余杭家门口的风景,好美!

余杭家门口的风景

苕溪!

▲苕花飞舞

苕溪是太湖流域的一条干流,长约150千米。

早年沿岸多生芦苇,入秋芦花在阵阵秋风的吹拂下,飘散飞扬于沿溪两岸,如雪花般凌空飞舞,形成一道独特风景,人们称芦花为“苕”,故以“苕”而名,称苕溪。

苕溪在余杭境内统称东苕溪,源出天目山马尖岗。

上游干流习惯称南苕溪,由中泰街道入余杭境,在汤弯渡接纳中苕溪、北苕溪后经瓶窑镇、良渚街道、仁和街道入德清县境,最后注入太湖

▲苕溪芦花白

苕溪是浙江省八大水系之一,

也是浙江省洪涝灾害严重的河流,

昔日流域内水患频繁。

因此,苕溪沿岸的众多历史遗迹

大多与水利息息相关。

西险大塘

西险大塘是东苕溪右岸的防洪大堤,因位于杭州西面,堤塘险要,故称西险大塘。

有明确记载是在东汉熹平年间(172~178年),余杭县令陈浑建造的,经历代不断培修,加固而成。全长约45公里,余杭境内长约39公里。

西险大塘是抵御苕溪水患的重要水利工程,是整个杭嘉湖平原的安全屏障,千百年来大塘屡修屡毁,屡毁又屡修。

水城门

水城门,位于余杭镇西北,南苕溪北岸

据清嘉庆《余杭县志》载:“明嘉靖三十五年,知县吴应徵因寇乱筑城……南临苕溪有水门二”。

东门在原孔庙前,西门在旧县衙前。城门内设闸槽一道,既御盗又可防洪。两处水城门成为余杭古县城的孑遗。1986年,被列为余杭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镇溪双塔

旧时,苕溪屡发水灾,余杭古镇首当其冲。因此明代在苕溪北岸堤塘上建塔镇溪,以祈减少水患。

舒公塔为方形砖塔,又名地宝塔、雄宝塔,塔共七层,塔身略斜,容颜苍老,每层都有四角挑檐,塔内原有楼梯,因年久失修,檐与梯早毁,近年经能工巧匠修缮一新。

另一塔为安乐塔,由五代十国吴越王钱鏐(852 - 932年)所建,又名天宝塔、雌宝塔。塔为六面七层楼台式砖塔,高36米,初建时为五层,明万历年间县人董钦出资增筑为七层。1983年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进行了全面整修。

安乐、舒公双塔隔溪耸峙,镇锁着苕溪这条桀骜不驯的蛟龙,放眼望双塔,对影映苕溪,为余杭古镇一景。

通济桥

通济桥本名北溪桥,俗呼大桥,位于余杭镇西北,南北向跨于南苕溪上。

该桥为三孔石拱桥,拱券采用纵联并列分节砌置法,西边迎水面,桥墩外筑有两堵分水角,上方各开一个溢洪券洞,以备天目山水猛涨时泄洪之用,设计科学。桥长50米,通高9.6米。

据清嘉庆《余杭县志》载:通济桥“汉熹平年间建,名隆兴。五代钱武肃王重建,改名安镇”。

通济桥河段是东苕溪河段较严重的束窄段,因其严重阻水使余杭镇水位壅高危及西险大塘的安全。

根据东苕溪流域治理规划,2002年10月到2004年12月,余杭区实施了余杭通济桥退堤扩孔工程,通济桥向左岸扩3孔。

退堤扩孔后行洪流量从原来的370秒/立方米提高到现有的960秒/立方米,大大减轻了通济桥以上段西险大塘的防洪压力。洪水通过能力达到“百年一遇”的标准。

▲扩孔后的通济桥

安溪广济大桥

安溪广济大桥俗称“安溪大桥”,始建于南宋,重建于明朝弘治十五年(1502年)。大桥全长59.2米,宽4.5米,高9.2米,是苕溪上最大的五孔石桥,中孔最大,跨度有16米。

安溪广济大桥是东苕溪上最具规模的古代桥梁,苕溪各支流上的古桥,无法与之相比。

民国18年(1929年)以前,瓶窑尚无横跨东苕溪的大桥可过,翻九度岭越安溪广济桥是杭宁古道的必经之路。乡人竹木运输,商贾南北往来,均走此道。乃至行军作战,安溪大桥也是必经之地。大桥连接桥南桥北两大片集镇中心,屹立不倒五百年。

但是,由于大桥年久失修,加上苕溪运量大增,过往船只频频撞击桥墩,以及不均匀沉降、桥身扭曲、边孔变形等情况,1986年,有关部门以大桥阻轰、不利水上交通运输为由拆除大桥。

从此,苕溪上那座古朴秀丽的广济大桥,只能从泛黄的史籍和人们的记忆中寻找了。

来源:余杭史志

Hash:ee59a830d6eeb2b333f5310251cb8443a18ab201

声明:此文由 江南文艺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