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子湖畔起草“五四宪法” 照亮新中国依法治国之路
1953年12月至1954年3月间,毛泽东在杭州起草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
“五四宪法”起草地旧址
杭州西子湖畔,北山街84号大院30号楼,静静地坐落着由一幢平房和一幢二层小楼组成的历史建筑。这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五四宪法”)的起草地。
1953年12月28日至1954年3月14日,毛泽东主席率领宪法起草小组在杭州历时77天,起草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草案初稿,为1954年宪法的正式诞生奠定了重要基础。
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开启了中国法治新时代。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西湖边起草的“五四宪法”,将永载中国史册。
西子湖畔,做立国安邦之大事
195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主席60周岁生日。这一天,他是在火车上度过的。
他的专列1953年12月24日离开北京,经南京、过上海,于28日零点抵达杭州,一直到1954年3月17日夜才回到北京。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首次来浙江杭州,也是住得最久的一次。
这是一次身负重任的南下——主持起草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来杭列车上,他曾对随行人员说:“治国,须有一部大法。我们这次去杭州,就是为了能集中精力做好这件立国安邦的大事。”
北山街84号大院30号楼,毛泽东主席率领宪法起草小组成员在这里度过了77个日夜,阅读、钻研了中外各类宪法,包括1913年天坛宪法草案、1936年苏联宪法、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法国1946年宪法等。往往一干就是一个通宵,起草了宪法草案初稿(史称“西湖稿”)。
宪法起草小组先后拿出了初稿、二读稿、三读稿。经杭州、北京两地人员分头讨论并修改后,1954年3月上旬又完成了四读稿。接着,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四读稿。宪法起草小组在杭州的工作圆满结束。
立宪是一个过程。“五四宪法”是“开门立法”“开门立宪”的经典之作。
1954年6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并予以公布,交付全民讨论。从初稿的提出,到最终的通过,全国上下讨论持续多月,参与人数高达1.5亿,占当时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各方提出的意见共有118万多条,公众参与热情空前。根据这场全国大讨论中提出的意见,宪法起草委员会又对宪法草案做了多次磋商和修改。
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全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由此诞生。
开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建设新纪元
毛泽东指出:“用宪法这样一个根本大法的形式,把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固定下来,使全国人民有一条清楚的轨道,使全国人民感到有一条清楚的明确的和正确的道路可走,就可以提高全国人民的积极性。”
“五四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它总结了100多年以来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历史经验,反映了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根本要求和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共同愿望,规定了中国过渡时期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宣布了国家过渡时期的总任务。
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使中国人民的基本人权在新中国第一次获得了宪法的保障,“人民”二字重千钧。
中共杭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志办)研究员曹正法表示:“‘五四宪法’作为党执政后制定的第一部宪法,不仅为新中国建立后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各项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法律基础,更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石,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依法治国历史进程中的一座历史丰碑。”
“依法治国”是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主题词。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已成今日之共识。
12月4日被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历史明晰地告诉未来,只有真正落实依法治国、依宪治国,才有真正的立国安邦、国泰民安。
讲好中国宪法故事,让法治精神深入人心
2016年12月4日,这幢宪法起草小组当年工作的小楼,被设立为全国第一家以宪法为主题的陈列馆——“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填补了我国宪法主题纪念馆的空白。馆内的一件件文物、一张张图片,让那些关于新中国首部宪法的红色记忆被重新唤醒,鲜活如新。
开馆仪式上,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了“五四宪法”。设立“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对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增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推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具有重要意义。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任务。“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努力为普及宪法知识、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宪法实施作出贡献。
2017年12月4日,“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栖霞岭馆区正式开放,成为宣教现行宪法的重要平台。北山街和栖霞岭两个馆区一起,生动展现了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的光辉历史,讲述了中国宪法故事,弘扬了依法治国方略。
“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副馆长王永翔介绍,陈列馆积极搭建宪法宣誓和宣讲“两个平台”,从2018年起,陈列馆定期举办“法治大讲堂”“宪法微课堂”,注重讲学互动,弘扬宪法精神。同时,积极拓展线上阵地,探索“智慧陈列馆”建设,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辟“法治大讲堂”直播云课堂和云观展,打造24小时不闭馆的线上宪法宣传教育阵地。
历史资料来源
中共杭州市委党史研究室(杭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
Hash:e5fb2542c8aa010a7070b746ded66535364cebf5
声明:此文由 搜狐焦点杭州站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