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见证无数人青春的钟楼,曾是双流最美的去处!
如果说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那么建筑就是一座城市的名片;倘若历史能言语,那么建筑一定是它最美的语言。
在双流,有一座钟楼,她耸立在双流教育的沃土上,也耸立在老百姓的期望中.
被一代代的双流人仰望成一座精神地标,典雅而庄重,巍然而神圣。
她就是双流中学钟楼,承载了一个时代和一群“求学者”的满满回忆。
╱俯瞰双流的欣赏者╱
双流中学创办于1940年,而钟楼始建于1949年。
钟楼远离红尘烟火,淡泊雅致地矗立在双流中学校园深处,她古朴典雅,为双流中学八景之一——“钟楼流韵”。
这座历经岁月洗礼的钟楼,是成都市文化地标,也位列成都市历史建筑保护名录。
钟楼坐北朝南,分三层,为三重檐六角攒尖顶楼阁式砖木结构建筑。
角檐下悬铜钟状风铃,清风徐来,清脆悦耳。底楼正门两角檐之上,塑衔珠龙头各一,皆昂首挺立;沿脊为龙身,背面两角檐为龙尾。
钟楼东侧的将军廊是爱国将领冯玉祥1939年向双流各界人士作抗日动员的演讲之所。
这里的每一处角落,都沉淀着历史,等待着人们静下心来慢慢去品味。
张老师是双流中学的老师,他曾在这里工作了三十多年,也曾在这座文化地标建筑里住了十多年。
据张老师回忆,当时的钟楼内设有办公室、会议室、教室、实验室、师生寝室等。
“我当时就住在里面,那时候还刚任教,对学校里的一切都感觉新鲜。每到夜深宁静时,看完书就去顶楼转一转,极目远眺远处的璀璨灯火,感觉世间的一切都显得特别祥和,内心也莫名的满足。”张老师回忆起往昔的岁月,脸上露出微微笑意。
╱悠久历史的见证者╱
作为学校标志性建筑之一,钟楼见证了双流中学悠久的发展历史。
1940年10月29日,双流沸腾着一则喜讯:设立双流初级中学。
第一任校长由毕业于北师大的刘尚武担任,当时学校规模很小,仅有初中3个班,学生199人,教职工18人。
那个时候的钟楼还未能“看到”双流县初级中学在1941年春季迎来首届学生的热闹情景,不知道那时候男生和女生是分开设班的,也不知道那时的两个班还只是暂借武庙一院来上课。
时光流转到1949年,学校增设高中班后更名为“双流县立中学”,其校名由近代著名书法家于右任先生题写。
笔者猜想如今镶嵌在校门上的“双流中学”四个字,或许是从这中间取出来的,而这一猜想,从学校老师口中得到了印证。
(图片来自瞿上)
1949年1月,钟楼建成。
钟楼属屋面为小青瓦,是传统意义上的魁星楼。
据学校老师介绍,当时学校享有“小华西坝”和“花园学校”的美称,是整个双流最美的去处,是双流人民心灵畅游和精神引领的神圣之地。
1996年,双流中学成为省级重点中学,同年3月,钟楼重新修葺,张老师和其他老师及学生们一起,搬离了钟楼寝室。
随后,钟楼改作双中“校史陈列室”,以展示双中悠久、艰辛、辉煌的历程。
在钟楼的校史陈列室里,各种奖杯、奖牌、校庆活动和历年来的优秀学生照片摆放得整整齐齐。
╱学生心灵的陪伴者╱
70多年以来,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双流中学已成为一所成绩斐然、闻名遐迩的学校。
这里校园如画、四季飘香,这里管理更趋科学化,设施日臻现代化。
这座双流中学历史见证的标志性建筑——钟楼,像一座永不风化的丰碑,镌刻着双流中学一路走过来的足迹。
让一代代“双中人”魂牵梦绕,竭尽全力为她付出青春、心血和智慧,让双流中学精神永远熠熠生辉!
“每当我走进双流中学时,有一种感动,从心底里渐渐地蔓延开来……慢慢地,这种感动就变成了敬仰之情。”曾就读于双流中学的一位学生说,钟楼唤醒了他们的灵魂,象征着双流中学几代人持之以恒的优秀品质。
“钟楼里面陈列着很多优秀学长们的事迹,时时刻刻都在激励着我们,温暖着我们。”因为建筑保护的原因,如今的钟楼又开始进行维护施工。
比起钟楼来,更值得让人骄傲的是双流中学的学子。他们在海内外、各行业,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创造着五彩的人生,也为母校赢得了声誉和荣耀。这是另一个精彩的故事。
编辑 曾万娟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Hash:7b50bccb52efc07ead37c22cccdc52bcf0fdfdfe
声明:此文由 双流文化旅游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