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为你,游西湖 ⑭

杭州刺史李泌凿“六井”,

西湖水入城,

解决了居民用水问题。

——李泌引水装置

美丽杭城,西子湖畔,有着道不尽的画意诗情。静观远望,那一湖春水,几重远山,浓淡相宜,总让人浮想连翩,心意向远。

“‘音’为你,游西湖”栏目将带您云游西湖,深度探访不一样的西湖。期待今天的 特邀萌趣小嘉宾,给大家带来惊喜!

准备好了吗?

闭上眼睛,打开耳朵,

跟小可爱们一起云游西湖吧!

主播:然然+珊珊

今天的主播小助手是

我们的老朋友啦!

然然小朋友

又要带我们去哪呢?

14

李泌引水装置

湖滨公园,有着这么一组奇特的装置:它长方形的区域内对称摆放着六口古井,中间有石台,台上并排放着六根铜管,铜管两头不断地流出水来,缓缓流向四周的水渠,这让人不禁好奇:眼前这些管子究竟是做什么用的?它们和边上的井又有什么关系?

揭开历史的重重帷幕,与之相关的是大唐名满天下的奇才、名士李泌。

李泌字长源,史书记载说他是京兆(今西安)人,一生从政47年,经历了4位皇帝。《长安十二时辰》里李泌的开场白:“吾六世高门望族,7岁与张九龄称友,9岁与太子交,何监是吾师,王宗汜将军是吾友,亦随叶法善师修道近十年……”所言不虚,确实如剧中所说李泌不仅出身高贵,而且从小聪明,博古通今,满腹经纶,能诗会文……

公元781年,59岁的李泌来杭州任刺史,历时28个月。由于当时杭州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居民生活条件都较差,地下水十分咸苦,不能饮用,百姓的生活十分不便,“饮水难”成为当时杭州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李泌当即决定把解决百姓饮水问题作为第一任务。

可是,哪里才有百姓能喝的淡水呢?杭州地下水咸苦,打井肯定是行不通的。苦恼不已的李泌边想边走,不知不觉来到了西湖边。看到眼前这一池碧波,他突然灵光一闪,掬起一把西湖水倒进嘴里。他惊喜地发现,西湖水竟清淡可口,十分适合饮用。

水源有了着落,事情就好办多了。李泌计划利用西湖水平面高于湖东陆地的有利条件,改革打井方式,采用凿暗渠的方法。

首先对西湖东岸的涌金门至钱塘门一带进行疏浚,把湖底挖成入水口,再砌上砖石,外面打上木桩护栏。在入水口中蓄积清澈的西湖水,有的还设有水闸,可随时启闭。然后,在杭城西面人口最为密集的地方开凿了六口大井(相国井、西井、金牛井、方井、白龟井和小方井),这六口井类似地下蓄水池,用来蓄积饮用水。最后,再在西湖入水口与六个出水井之间开挖深沟,沟内安装空心竹管,使入水口与出水井相连。当入水口的闸门开启时,清澈的湖水就通过管道源源不断地流入出水井里,城中的百姓再也不用为了喝水发愁了。从此“民足于水,井邑日富”。南宋周淙《乾道临安志》中这样记载他的政绩:李泌,字长源,代宗朝为杭州刺史,引湖水入城,为六井以利民,为政有风绩。

李泌是历史上第一个将西湖水用于居民生活的人,不仅切实解决了当时杭城老百姓的饮用水问题,也为杭州城市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故千百年来被杭城市民传为佳话。之后杭州城的父母官,如白居易、钱鏐、陈襄、苏东坡等,也不断的对这一水利系统进行疏浚和修缮,使之得以继续发挥作用。

时光浩渺,斗转星移,杭州城早已物是人非,六井也仅剩一口相国井。历史失语,唯物能言,我们感念这位睿智的先人和他的“六井”,在昔日李泌引西湖水入口的位置,设置了引水装置和六井标志表示纪念。

来源:西湖水域管理处

编辑: 陈志华 范雨涵

Hash:44453ce06f7be911742cf5593260efb3069acc24

声明:此文由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