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曹操高陵发现过程,墓中出土曹操遗物,那么遗骨是他本尊吗?

集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才华于一身的东汉末年杰出领袖曹操无疑是历史上首屈一指的风云人物。“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位爱才惜贤,以齐桓公、晋文公为榜样,以“安民定天下”为己任,追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壮士暮年,烈心不已”人生境界的一代枭雄,不但生前搅动天下,书写属于自己的历史,死后还要留下谜案,考验世人的智慧。

关于他的死因以及陵墓所在,一直是中国王陵墓史上的一大疑案,据传说,曹操设置了“七十二疑冢”。此事到底是真是假?在这“七十二疑冢”中到底有没有曹操的真墓?要想解开这一系列疑问,我们还需一层一层抽丝剥茧。

一代奸雄的死亡之谜

关于曹操的死因,一直是一个不解之谜。史书上说曹操死于头痛,至于其他没有更多记载。

民间流传过关于曹操头痛请华佗治病的传说:曹操经常头痛,因此十分痛苦。他听说华佗医术高明,遂请来医治。华佗给曹操诊断过后认为,要想根治头痛之症,必须打开头颅,取出病灶。

一听此话,一向多疑的曹操立刻提高警觉,怀疑华佗别有用心。不但拒绝“开颅手术”,还命人把华佗关进牢中,害得一代名医病死狱中。而曹操自然也为自己的讳疾忌医付出了代价,最终被这种头痛病带走性命。

上述传说虽然流传广泛,但是其中有很多疑点。首先关于那个时代是否能进行“开颅手术”,大多数现代人持怀疑态度,所以这种说法一直被后人认为是牵强附会。

如果曹操死于头痛的说法不成立,他又到底是死于何因呢?很多人根据《三国演义》中关于曹操死亡的描述,提出了更具体、更深层次的猜测。

在《三国演义》第七十八回中记载道:

曹操自葬关公后,每夜合眼便是关公,心中惊惧不安,遂准备自营宫室迁居他处。匠人称有一神木可做栋梁。时有乡人劝阻,言树上有神人居住,不可伐。曹操不信,拔剑斩之,即感血溅满身。晚间隐几而寐,睡卧不安,梦见梨树之神拔剑斩其头,醒来后头疼难忍,数日后,夜间惊恐忽见伏皇后、董贵人,二皇子并伏完、董承等二十余人,浑身血污,立于愁云之内,隐隐闻索命之声。次夜,又闻殿外男女哭声不绝,至晓。又次日,觉气冲上焦,目不见物。不久长叹一声,气绝而亡。

关于这段描述,大多数人都以为是古人的迷信以及作者的小说虚构,可是有一些现代人大胆猜测,怀疑当年曹操患上的是“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这种病是一种由脑部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病发时会产生幻觉,然后头痛难忍,与上述描述基本很相似。如果历史记载属实,那么曹操死于这种疾病也是很有可能的。

“七十二疑冢”的古今探秘

作为一代帝王,曹操死后究竟安葬何处呢?要想解答这个问题,我们还得从历史上流传的“七十二疑冢”之说说起。史载:建安二十三年,曹操预感自己寿数将尽,于是特意颁布一道《终令》,安排身后之事。

因曹操对邺城(今河北临漳县附近)有着特殊的感情,敬仰西门豹在邺地投巫开渠的英明果决,他希望自己的墓地西门豹祠比邻。两年后,这位杰出的风云人物病逝于洛阳

临终前他留下《遗令》:

“殓以时服,葬于邺之西冈,与西门豹祠相近。无藏金玉珍宝。”

魏文帝曹丕遵照曹操的遗嘱,将其遗体运回邺地安葬。从现存的史料看,曹操对自己墓葬的安排得到了认真的落实。于是,曹操“七十二疑冢”之说始传于世。

再加上漳河确实罗列着众多小山似的墓冢,即所谓“漳河累累漳水头,如山七十二高丘”,所以这一说法就更加为人们所信。

及至宋朝,这一说法又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宋代后期,宋金对峙,宋朝出于政治需要,以蜀汉自居,谩骂金朝为夺权窃国的曹魏。金朝干脆以曹魏为正统,推崇曹操,每年到陵上祭祀曹操。

因曹操陵在地面上已经难以辨认,于是,金人就将错就错,以“七十二冢”为曹操的墓葬祭奠之。那么上述史料所载是否可信呢?现代考古学家一直在进行努力探测,试图找到确凿证据。

安阳陵墓的证据挖掘

1998年,考古学家在西高穴村西北0.5公里处出土一块墓志,墓主为卒于公元345年的鲁潜。志文中提到鲁潜墓距魏武帝陵的方位与距离,据此推测曹操墓应在西高穴村附近。鲁潜墓的时间距曹操下葬不过百余年,因而考古学界认为这一记载十分可信。

2008年12月,经报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局组织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始进行发掘工作,在高穴村南发现了一座大墓,位置与文献记载、出土鲁潜墓志等材料记载完全一致。这座东汉大墓平面为“甲”字形,坐西向东,是一座带斜坡墓道的双室砖墓。

它主要由墓道前后室和四个侧室构成,总长度近60米,占地面积740多平方米。考古人员在墓室中发现人头骨、肢骨等部分遗骨,初步鉴定为一男两女。其中墓主人为男性,鉴定年龄在60岁左右,与曹操终年66岁吻合,推测是曹操遗骨。

考古学家指出,该墓的墓葬规模巨大,结构复杂,砖券墓室的形制和结构与已知的汉魏王侯级墓葬类似,这与曹操魏王的身份相称。文献记载曹操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墓地未发现封土,情况亦符合。出土的器物、画像石等遗物具有汉魏特征,年代相符。

而曹操本人主张薄葬,曾写下“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临终亦留下“殓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等话语。如今发现的大墓虽规模不小,亦出土了200多件器物,但墓内没有壁画,装饰简单,十分朴实。随葬的兵器、石枕等,有文字证明是曹操平时常用之物,与他的丧葬观念一致。

虽然种种迹象都表明,考古学家们在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发现的高陵极有可能为曹操真墓,但是要真正下定结论,还需要更加确凿的证据。于是,考古学家们又对高陵进行了进一步考察,并且从墓葬中发现了更有说服力的确切证据。

这些证据是8件分别刻有“魏武王常用格虎大戟”等铭文的随葬物品。曹操生前先受封为“魏公”,后晋爵为“魏王”,死后谥号为“武王”,这些石牌、石枕所称“魏武王”正是曹操下葬时的称谓,是确定墓主人身份最重要、最直接的历史依据。

墓志铭”引发的疑问

按照上述所说,专家们在安阳县发现的高陵即为传说中失踪的曹操墓。可是为何,人们对该陵墓的真假还会存在疑问呢?

关于这一点,专家解释说,墓志的起源与发展存在一个漫长的过程。究竟什么可以叫作“墓志”,怎么区别墓志的前身或祖型,学者之间存在不同理解。埋入墓中的石刻,自称为“墓志”或“墓志铭”的始见于南北朝初期墓。

目前已知最早的有两例:一是早年在山东益都出土的刘宋大明八年刘怀民的墓志铭,方形志石上首题“宋故建威将军北海二郡太守笠乡侯东阳城主刘府君墓志铭”。二是辽宁辽阳出土的北魏承平至和平年间的刘贤墓志,碑形螭额上题“刘戍主之墓”。

此后,“墓志”一名才开始迅速普及,志石的形式也由过去的碑形竖立变成了方形平置。孝文帝迁都洛后的北朝,开始出现带盖的墓志。隋唐以后,志盖相合,遂成定制。志文内容也逐渐规范化。

可是到了魏晋时期,严禁在墓前立碑,因而出现将小型墓碑埋入墓中的情况。而真正在墓中设置并形成定制是在北魏以后。

曹操高陵年代属东汉末年,正好处在废除墓碑、墓志还没出现的过渡期。再加上曹操掌权后禁碑,主张薄葬,因此曹操高陵没有墓志也是正常的,这也并不能够成为否定高陵是曹操陵墓的理由。

Hash:41382a3a95aa0f2e58bf5df2dd3a3304070228c5

声明:此文由 奇谈史话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