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封英雄长眠美国73年,河南人民:回家的路永在! | 豫记
在美国德州的国家公墓内,长眠着57位中国军人,其中包括来自河南登封的刘凤瑞。刘凤瑞是抗战期间登封告成街走出去的第一个大学生,他在国难当头之际毅然投笔从戎当了空军,最终牺牲在异国土地上。73年了,不朽的老乡灵魂还在异国漂泊,还没有找到回家的路,我们不该忘记了他。
·美国德州国家公墓,刘凤瑞长眠于此
赵呆子 | 文
晓鹏 | 编辑
57位英雄异国长眠
英雄刘凤瑞家在何处?
2019年3月27日,郑州朋友转发了一条微信,题目是《美国国家公墓埋葬57位中国军人,他们都是富二代》,我被作者李安在文章最后的一句话所深深触动:“死亡,不是真正的别离,忘却才是。”我更被文章后附的如今还安葬在美国德州公墓的52位中国空军的名单所吸引。
据本文的原作者、在美国公墓中找到其二叔李嘉禾的李安统计,这52人中,截止文章发表之时,已找到家属的有21位,尚有34名未能找到。
·安葬在美国的中国空军名单
在未找到家属的名单中,第39位名字就叫刘凤瑞,竟是我们登封人,空校及赴美期数为“空校22期”,出生日期空缺,牺牲时期为1946年1月17日。
我看后,毫不犹豫地转发了此文,并直接备注说:“有河南登封的刘凤瑞,家人知道吗?1946年1月牺牲。”
然而,在我的朋友圈里,似乎并没有人关注。但刘凤瑞这个名字对于我再也挥之不去,他不时把我拉回到70多年前的历史岁月里,凭着蛛丝马迹猜想他的身世细节。
家国一片焦土
书生刘凤瑞投笔从戎
70多年前,山河破碎,一片焦土。
1937年,日本以一个士兵拉肚子未归的可笑理由,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开始了八年抗战。
为对付日本空军,国民党政府特邀美国空军上尉陈纳德来华担任中国空军上校顾问,他在中国看到了诸多日军暴行后,就回国呼吁美国空中援华。
1941年8月,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由他任司令的中国空军美国支援队宣告成立,并在中国抗日战场很快发挥了作用,被国际新闻界誉为“飞虎队”。为加大对中国的军事援助,美国同时启动了协助中国培养空军飞行员的计划。
那么,我的老乡刘凤瑞又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呢?
上世纪四十年代,登封是豫西抗日的重要阵地,形势复杂,境内并存三个政府:国民政府、日伪政府、共产党建立的抗日民主政府。战火纷飞、自然灾害频发。老百姓的生活在水深火热。
由此不难推断,刘凤瑞家庭应是相对殷实的,否则他不可能有外出上大学的机会。在外求学,他更多地感受到国难当头的苦难屈辱。国难面前,他毅然去美国参训,投笔从戎。
可是,他求学的是哪所大学?投笔从戎,其父母知道吗?父母若知道,会同意让他参加这么危险的事业吗?
如今,从他牺牲时间算起,已是73年了,其父母肯定也早已作古,我们已无法知道他父母当年的态度了,或许他为了不让父母操心,根本就没有告诉父母实情;或许他告诉了父母,父母并不同意,而他却还是一心报国,决然而去。
总之,他正像他的名字一样,真如一只凤凰,曾翱翔于异国的蓝天之上,但他却也没有完全像他的名字那样,给父母和家庭带去祥瑞,而是如一颗划过夜空的流星,短暂而令人悲伤。
但无论如何,他都是我们应该永远铭记的英雄。我们能看到,国难当头,那一代年轻人汹涌心中的报国热血,他更让我们珍惜和平,感恩于他们为国赴义的伟大付出。
·刘凤瑞墓碑
可是,73年了,这些不朽的灵魂还在异国漂泊,他们还没有找到回家的路,而我们呢,竟差点就忘记了他们。想想有些惭悔,我以前从未了解到与其有关的任何史料。
可如今了解了,又如何找到我这位英雄老乡的家呢?
英雄回家可期!
尘封多年往事令人悲恸
2019年4月24日,郑州晚报登封融媒中心的记者们获得这个寻人的消息后,在“郑州晚报登封播报”公众号,又以《你认识刘凤瑞吗?他,登封人,是一位长眠美国73年的飞行员》为题发布了寻人文章。
文章发出后,在登封的微信圈里迅速刷屏,且在当天下午,就有了令人惊喜的消息:登封市告成镇告成村16组村民刘双圈拿着自家的《刘氏家谱》向记者证实,刘凤瑞是他的二叔。
·郑州晚报的报道
细问究竟,刘双圈说,刘凤瑞73年前投笔从戎,其家人、村人是知道的,只是时间太长,如今了解情况的人大都不在了。
为什么英雄在这么短时间就会被人遗忘了?
看到记者后续报道后,我多方打听,电话联系上了刘双圈老先生,并说出了我的疑问,而他老人家的回答更令我感慨万千。
·刘氏家谱中刘凤瑞的名字
刘先生说,他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生人,他的上辈兄弟三人,父亲是老大,叫刘凤典,刘凤瑞是老二,老三叫刘凤山。他记事时,二叔已牺牲十多年了,当时爷爷奶奶还都健在,可家中似乎有什么忌讳,家人很少提起二叔的事,只是后来听同村的长辈说起,二叔是告成街走出去的第一个大学生,还当了空军,去了美国,后来飞机失事牺牲了,和他一块死的还有两个美国人。
刘二圈说的与史实完全相符。据新闻报道,美籍华人李忠泽先生为此还找到了当年报道刘凤瑞牺牲的美国原版报纸。我把原原版报纸的照片发给正在上大学的女儿,让她给我翻译了一下:题目是《空难遇害者身份已确定》,大概内容为:
俄克拉荷马1月19日电,俄克拉荷马空军基地确认,昨天两架B-25中型轰炸机在空中相撞,造成四名飞行员死亡。死者是两个美国人、一个中国人,一个巴西人,其中,其他三个人都被送回了故乡安葬,只有中国河南省(原文是“hunan”,大概是弄错了)登封市刘凤瑞的遗体将被送往得克萨斯州布拉斯堡。
·当年报道刘凤瑞牺牲的原版报纸
从刘双圈先生讲述的看,刘凤瑞牺牲的事,通过渠道还是通知到了家人,可能因为时代局限,国民政府无睱操办英雄遗体回国安葬,只好就地入了公墓。
但是,这对于刘凤瑞的家人来说,又是何等残酷的事情!
特别是他父母,当自己孩子成为当地第一个大学生时,一定高兴极了,他们一定希望孩子学业有成,衣锦还乡,做个官老爷,好为他们刘家光宗耀祖。
可谁想,几年之后,回乡的只是一个死亡的消息,连儿子的尸首都没有见到!难怪刘先生说小时候家中是很少提及二叔,对他们来说,刘凤瑞已如一根永远的刺,只要触及,便会疼痛。
然而,刘先生还聊到了让人更无奈的时代伤痕。
他说,现在大家都认为二叔是个为国捐躯的英雄,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谁又敢提起?二叔1946年牺牲,三年后全国解放,在那个年代,二叔作为国民党政府派去美国参训的飞行员,不仅不是英雄,连好人都不是。别说家人唯恐提起这件事,即使同村的人,也尽量三噤其口。
饶是如此,刘二圈先生的三叔仕途也受了影响。
他家新编的《刘氏家谱》中有个小传,说刘二圈的三叔刘凤山“曾任文职领导,中岳区委及公社党委书记和县委办公室主任等职。”
刘双圈老先生说,三叔是个很有才华的人,工作能力非常强,可就因为有个当过国民党空军的哥哥,多次失去了提拔的机会。
了解至此,我们终于明白,为什么刘凤瑞本来是早已找到了家属,却又长期无“家”可归。这里,没有对错,时代就是如此。当然,我们要相信时间的力量,它最终会洗去某一时代的局限性,还原后人真实。
英雄不分国界
郑州也曾三救美国飞行员
唏嘘之间,我不由想到当年发生在登封关于“飞虎队”的事件。
1944年4月,美国第十四航空队(即中国空军美国支援队)一架战机,从成都起飞后,到郑州附近对日军驻军进行轰炸时,被日军高射炮击中,后飞至登封徐庄的马峪川降落,好在机上7名飞行人员全部生还。
当地老百姓发现后,及时报告了当时登封县国民党政府,后由登封县与临汝县官民多方努力,说服当地主张抗日的土匪黄万镒,派30人护送7名飞行员到南阳西峡汤恩伯处,又由汤备车安全送到重庆。
为了更多了解这件历史事件细节,在查找有关资料时,竟又读到了2015年发表在郑州日报上的《河南郑州,一座勇救美国飞行员的城市》的文章,说在郑州市档案局馆藏的一份泛黄的《五年来工作纪要》中,记载了抗日战争期间,郑州人民三次营救美国飞行员的事迹。其中两次发生在新密区域,一次发生在新郑区域,而发生在新郑的那件最令人沉痛。
据档案记载,1945年6月20日,“有盟机三架,由西南飞抵新郑城郊上空,对地面施行扫射后,内有一架因内部机件发生障碍机身焚毁,落于新郑车站东南半里许赵庄村西北方,经该县驰援肇事地点查悉该机内有驾驶员六人,均被伤身死……”
救援人员通过搜寻,把飞行员的诸多遗物一同送交河南省第一区,然后转交西安空军办事处,再转寄美国家人,以告慰英魂。
我本以为当年像刘凤瑞这样的青年才俊,为战争赴义固然可敬,但毕竟太年轻了,实在令人惋惜。可再看看“飞虎队”里的那些美国青年,出于国际道义,不远万里为中国人民抗战支援,特别是在新郑坠毁的美国飞机,机内6名飞行员最终牺牲在了异国土地上,不更令人觉得惋惜吗?
相比,我的老乡刘凤瑞和德州国家公墓里埋葬的其他50多位中国空军又是幸运的,他们的尸骸还在,还有刻着名字的纪念碑。而在新郑牺牲的6名美国飞行员,尸骨都找不到了,这对他们的父母和亲人,又何等残酷!
结语
英雄火种永不熄灭
在郑州晚报的后续报道中,刘二圈老先生陪同记者,看到了刘凤瑞当年曾经居住过,如今已坍塌的房子,让人不禁又生伤感。但他老人家动情地说,虽然老屋不在了,但回家的路还在!
·刘凤瑞老宅
是啊,73年了,我们终于为英雄找到了回家的路!可这路何等曲折!这73年来,英雄的名字都曾不能被提起,但英雄终归是英雄,当年的刘凤瑞们不管有着怎样的出身,也不管有着怎样的信仰,其爱国之心,日月昭昭,历史永鉴!
正写此文中,突然看到新闻,5月8日,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火种将在刘凤瑞的家乡--登封市告成镇观星台采集。
我想,英雄有灵,一定会为家乡而自豪!
届时,我也一定要再到英雄的家里去看看,由于那里也一直有着一烛火种,熊熊燃烧着,从未熄灭!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赵呆子,原名张国昌,登封人,1970年生,1993年毕业于郑州大学中文系。文学创作以散文为主,兼及诗歌、小说等。
豫记版权作品,转载请关注“豫记”微信公众号,后台回复“转载”。投稿请发送邮件至 yujimedia@163.com
微信公众号搜索:豫记
Hash:82ce21913f0d3c3211583ad090273815cf2414bc
声明:此文由 豫记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