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关”管外商,“常关”管华籍,粤海关居然“一关两制”| 千年粤海第一关㉒

黄埔文化遗产

挖掘黄埔文化遗产

传播文化黄埔

从1757年到1842年,清廷一直推行一口通商政策,限定广州为唯—允许外国商船来往的口岸,在此年间“粤海关”成为中国海关或大清海关的代名词。

▲ 清代粤海关

1843年,中英签订新海关税则后,粤海关丧失了对外贸易主导地位,同时也失去了关税修订权。

粤海关的“一关两制”

1859年,为推行外籍税务司制度,英国人李泰国在两广总督和粤海关监督的邀请下到广州设立新关, 1860年:粤海新关正式成立。粤海新关即“粤海关税务司署,俗称“洋关”。

此后广州海关的行政管理机构及进出口监管业务权一分为二:一个是“新关”。又称洋关,专职监管外轮货物的稽查征税;另一个是旧关,又称“粤海关常关”,管理华籍民船贸易。

“新关”实行一整套半殖民化的海关制度,海关税务司及高级职员均由外籍人担任;与它相对应的,“旧关”或“常关”仍由清政府官员主管。

粤海关旧址

粤海关这种常关与洋关并存的二元管理体制,一直到1931年国民政府裁撤各地常关和厘金局,常关体制才彻底消失。

其实,清政府决定把海关业务一分为二,将外商外船业务分离出去由洋关管理,除了是外国人的主意并受外国人胁迫以外,也有清朝政权在外交事务上的一贯懒政思维的原因:在鸦片战争前是一味的防夷,想通过严防死守来阻止外国人进入;打不过外国人,被迫开放国门以后,又想以夷治夷,用外国人管外国人。

当英国人提出由他们来管理“来往之商人,加意约束”,所收得的税金用来支付战争赔款,清朝官员一听就同意了,反正都是外国人的钱,收进来再付出去,好像是无损帝国的买卖。

30万银元建起粤海关大楼

康熙年间设立的粤海关办公地点在广州海珠广场旁的天字码头附近。鸦片战争后,洋人在沙面岛建立广州租界,粤海新关建立后,为方便外籍人士办公,就在六二三路附近兴建了一栋两层楼的粤海关税务司公署。

最初的那个办公楼经历数次重修,后来被大火烧毁。

民国三年(1914年)粤海关大楼在原址奠基,由英国建筑师戴卫德·迪克(David C. Dick)仿照欧洲古典建筑样式设计,华昌工程公司承建,1916年5月竣工落成。这就是如今的“大钟楼”。

▲ “大钟楼”变成了博物馆

“大钟楼”共花费30万银元,结构为整体钢筋水泥,用大块麻石作基础,十分坚固。楼内大理石来自云南大理,楼顶机械大钟为1915年英国制造,是现时全国历史最长的英国制全机械传动式立钟。

粤海关大楼也是现时全国历史最长的海关大楼,比上海江海关大楼(1927年)和武汉江汉关大楼(1924年)的历史都要早。

2006年9月广州海关办公地点迁往天河区珠江新城,原广州海关的“大钟楼”成为中国海关博物馆分馆。免费参观。

地址

广东广州市荔湾区沿江西路29号

公交

文化公园总站下,可乘坐81路上下行,102,103,105,106,110上下行或乘坐地铁1号线到黄沙站下。

粤海关馆舍

在沙面法租界内还有一个建筑,曾经用作粤海关馆舍。因为其建筑外观主色调为红色,人们称之为“红楼”。又因沙面岛西端的苏联领事馆也是红色调的建筑,故它又被称为“东红楼”。

解放前“红楼”是粤海关俱乐部,只有中、高级以上官员才有资格入住。解放后,它曾被用作海关员工宿舍。

▲ 沙面“东红楼”

该建筑是由治平洋行、来自澳大利亚的建筑师帕内设计及建造。该建筑坐北朝南,位于沙面大街东端,因其所处的特殊位置、建筑独特的造型和鲜明的色调,它已成为沙面标志性建筑。

民国时期的粤海关

辛亥革命以后,民国政府多次在国际会议上提出关税自主的要求,但直到1925年在北京召开的特别关税会议以后,就关税自主和裁厘加税问题才取得三项协议。

此后中国人民为了完全收复海关自主权进行了长期的斗争,但外籍税务司海关制度依然尾大不掉。

▲ 历尽沧桑的粤海关

1938至1945年抗日战争期间,粤海关受日本侵略军控制,并由广东伪政府任命海关监督,税务司也由日本人担任,监管进出口货物以日货为主。这一时期粤海关沦为完全殖民地性质的海关。

1949年10月14日广州解放,同月25日,广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正式接管粤海关。从此,旧海关变为独立自主的人民新海关。1950年1月31日,粤海关改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州海关”,直属海关总署。

声明:本公众号推送内容属非商业行为,如涉及著作权问题,请著作权人或著作权持有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妥善处理,联系邮箱:3461003623@qq.com(本QQ为工作号,不加好友)。

Hash:ece5fbe6d3a058f707a666c8056903d76a1fb7c8

声明:此文由 黄埔文化遗产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