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黎历史文化

十四,昌黎古代遗迹

韩超墓。位于昌黎县荒佃庄镇韩营村东南500米处的田野间,韩超墓葬地南北长51米,东西宽65米,封土高1.5米,在墓西北处有一条长30米,宽2米的墓道。韩超为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韩愈的三十三世嫡孙,清道光年间被选派到贵州都匀府,先后任三角屯副知州、独山知州,咸丰年间升任镇远府清江厅通判、石阡府知府和贵州粮储道、贵州按察使,到同治元年(1862)加布政使衔,获赐“武勇巴图鲁”称号,得授二品顶戴,升任贵州巡抚。同治二年(1963),其“乞病回籍”;回乡后,主持团练,于光绪四年(1878)病死家乡。其墓在1969年被平,平坟时发现棺外有椁,但棺中的金银首饰被盗,有一颗鸡蛋大小的珠子帽顶和3颗朝珠尚存。据韩营村民介绍,韩超去世后,后人将他生前喜爱的战马和铜制马鞍、马镫、上马石等一同埋到墓道内;1969年平坟时,马鞍、马镫、上马石等未出土,依然埋在墓道处。2005年7月,韩超墓被昌黎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 韩营韩氏祖坟碑座

除了以上所讲的古遗迹、古墓葬以外,昌黎县尚保留基座古建筑和古井。

据2015年统计,全县共有古代建筑7处,其中国保1处,省保4处,县级文物点2处。

源影寺塔。位于县城源影寺路东侧。始建年代无考。从塔的建筑风格和造型特点看,属辽金时代塔型(省人民政府公布文物保护单位时标明为金代所建)。2001年6月,被国务院正式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罗哲文赞誉源影寺塔:“全国罕见,造型特别优美。”并与2008年录入罗哲文、柴福善编著的《中华名塔大观》。

此塔为13层实心密檐砖塔,呈8面,高36米;平面面积90平方米。塔基上有须弥座,其上端用斗拱承托着的平座、望柱、栏板上雕有几何图案花纹。平座上有仰莲2层,托着砖雕的天宫楼阁。天宫楼阁以上直至13层檐下均施斗拱。各檐层飞有卷刹。13层顶上为砖筑,上有风磨铜顶。整个建筑秀美、古朴,工艺水平较高,富有浓郁的北方文化色彩。历代文人对源影寺塔多有赞誉。民国二十二年(1933)《昌黎县志》记其景云:“每当暮霭残霞,朱晖赮驳,遥望塔尖俨如倒参彤管,咄咄书空。”因此,称其景观为“霞晖窣堵”,列为古碣石十景之一。塔下有井,泉水旺盛、甘甜。原寺名失传。从明代起,称其寺为“古塔寺”。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知县杨于陛重修古塔寺,因塔下有一井,说:“水自有源,塔自有影,各不相假。”于是定名为“源影寺”,塔名源影寺塔。清光绪二十七年(1902)改名为“万寿宫”。民国年间改建为古塔寺小学。据史料记载,源影寺塔于“明嘉靖、万历年间,清顺治、乾隆年间皆重修”。最大一次重修工程是明嘉靖二十年,也就是公元1541年开始的,至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竣工,历时10年。重修时,“立瓶于顶,挂响铃于檐”,整个源影寺塔“焕然一新,警人耳目”。

▲ 源影寺塔旧貌(辽金时代建,明万历四十八年,知县杨于陛定塔名“源影寺塔”)

源影寺塔曾为一座寺院所在地,异常奇妙的是,寺院的水井就开凿在源影寺塔的西侧,距塔极近。到明朝时,寺名年久失考,寺院被俗称为“古塔寺”;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昌黎知县杨于陛在主持重修寺院时,以塔下有井,而“水自有源,塔自有影”,定寺名为“源影寺”,塔遂称“源影寺塔”。到清朝光绪年间,源影寺曾被改称“万寿宫”。

近代,此塔年久失修,加上地震自然灾害,逐渐破损。民国二十二年《昌黎县志》载:“光绪戊子五月地震,塔尖圮坏,铜顶落地。重十余斤,金光照人。”响铃也多堕失。此塔尖为风磨铜所制,竟被知县原恩瀛拿走。其后几十年,不断损坏,特别是1976年唐山——丰南一带大地震波及到昌黎后,塔身倾斜,并出现大裂纹多道,有倒塌危险。1982年,省文物局拨款11万元、县筹款2万元维修加固,1983年动工,1987年6月竣工。

2006年,省文物局投资20万元,进行塔基顺水、排水,塔基护栏和避雷设施检修工程。2013年,国家文物局拨款33万元,实施源影寺塔防雷工程。2015年,国家文物局先后拨款61万元,实施源影寺塔安防工程。

双阳塔。位于荒佃庄镇陈青坨村村南。始建于明代,据史料记载,初为东、西二塔,故名为双阳塔。居东者为赵翁宝塔,居西者为郑翁宝塔,至清同治元年(1862)郑翁宝塔倾毁,赵翁宝塔独耸至今,现仍称双阳塔。1992年,荒佃庄乡政府拨款修葺。现存塔5层8面,宝瓶顶,塔高约6.5米,每边长0.78米,每面一层檐下有砖雕两块,二层檐下正南镶有一方塔铭,上刻“赵翁宝塔万历癸丑孟夏吉旦”。1985年,被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省文物局拨款20万元,实施双阳塔维修加固工程。

关于双阳塔,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一个深夜,狂风大作,电闪雷鸣,下起了大雨。突然,从天空中降下两个巨大的黑色物体,发出了震耳欲聋的轰响,顿时风止雨停。

第二天,乡亲们出门一看,只见村东村西一夜之间就长出了两个大土岗子。说来也怪,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了,两个本来相距十多里的土岗子,也十里、九里、八里……越来离得越近了。乡亲们不知是啥原因,几个老人一商量,想请位风水先生看一看,到底是咋回事。

这一天,风水先生被请来了。风水先生问了土岗的一些情况,然后分别围着两个土岗转了三圈,说:“这两个士岗原来是在天执事儿的一条龙,只因它触犯了天规,玉皇大帝一怒之下,命天兵天将将其斩为两段,抛于此处,变成了两座土岗。此龙乃是天上神灵,虽被斩为两段,可灵根未灭,经过几年养息,就渐渐地恢复了元气。据我相观,不下十年此龙将会首尾合一,乡民将必受其害!”

乡亲们听了,一个个又惊又怕,纷纷询问破解的办法。风水先生说:“要在两岗之间造宝塔两座,一塔镇首,一塔镇尾,此龙就永世不得翻身,可保万年太平。”听风水先生这样一说,乡亲们就推赵姓和郑姓两位主持修建宝塔。时间不长,宝塔修好了,因塔建在朝阳庵,就取名为“双阳塔”。为了纪念赵翁郑翁造塔有功,分别在两塔的正面镶了石牌,石牌上刻上了“赵翁宝塔”“郑翁宝塔”四个字。从此,两个土岗就再也没有移动过。时至今日,西塔已不复存在了,可东塔的方石牌上,“赵翁宝塔”四个字还隐约可辨。

五峰山韩文公祠。位于两山乡五峰山村西北西五峰山半山腰,占地1000平方米,原为圆通寺旧址。坐北朝南,东、西、北三面环山,南临深谷。现有房屋4处,山门2处,山洞2处,水井1口,碾1副,石刻7处,碑碣10通,残碑5通,塑像1尊。明崇祯十四年(1641)春,山石道范志完谒拜昌黎县城的韩文公祠后,来此游览,称其地“天成文笔峰”,提议再建一座韩文公祠,正殿3间,内塑唐代文学家韩愈的泥塑像一尊。当年在圆通寺之西施工建成“正祠献殿共六楹,次及斋室、厨房,再次及品墙、碑楼”。范志完还在庙后峭壁高处让人刻下“泰山北斗”“五峰环翠”8个大字。清朝时,五峰山韩文公祠有明确记载的重修有两次:第一次是康熙十年(1671)至十三年(1674)的扩建工程。祠堂因“地址狭隘,室宇幽晦”,而由圆通寺僧人济存“发愿增修”,“举梵宇而新之,移祠堂而右之,撤庭舍而葺之”。同治十三年(1874)春,昌黎县韩营村举人韩振先筹资并主持扩修。20世纪初,革命先驱李大钊多次到这里游览、山居和政治避难。1919年,他在这里撰写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和《再论问题与主义》。李大钊还在此写过一些游记诗歌、信札等。1924年夏,李大钊为躲避北洋军阀通缉,到此避难。并由这里受中共派遣赴苏联参加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此祠因年久失修而开始坍塌,1948年前后被拆除。1986年,中共昌黎县委、昌黎县人民政府为缅怀革命先烈,教育后人,采用“公办民助”的方法,募捐集资12万元,省、市拨款3万元,复建韩文公祠。1986年10月动工,1987年4月正殿、客厅3间、耳房2间主体工程竣工。1999年10月,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将此地定为五峰山李大钊革命活动旧址,确定为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五峰山韩文公祠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待续)

作者:肖沛昀

编辑:张茵娉、刘泽宇

编审:李雁锋、秦勇

end

Hash:e9a75c88dc94b72150cd4ba53a5d8e607c62389b

声明:此文由 昌黎文化旅游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