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三亚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抱坡岭,曾被老百姓称为“啃了一半”的山,如今的它披上了“绿衣”;三亚河,曾略显发黑且不时散发出腥臭味,如今的它变得清澈了,引来了众多白鹭;市民果园,曾是堆满砂砾和红土的工地,如今的它景色宜人、硕果诱人……

为了使三亚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空间和一流的人居环境,近年来,三亚市委、市政府狠下决心,投入巨资,先后修复了“伤痕累累”的山体,整治了污染严重的河道、海滩,修建了便民利民的公园、广场。三亚在治理“城市病”中大刀阔斧地开展生态修复工作,并通过规划和建设重构城市生态空间,真正实现了还绿于民、还山河海于民,为市民游客提供了优良的人居环境。

秃头山“穿衣披绿”

受损山体成功修复

由于多年来过度采矿,三亚产生了55座废弃矿山,其中要数位于三亚绕城高速荔枝沟路段的抱坡岭最为“出名”。当看到它重披“绿衣”时,市民们发现,“双修”修的不只是山,修的也是市民的幸福生活指数。

从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由于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够,缺乏规划指导的破坏性开采,致使抱坡岭原始生态地貌景观被破坏、植被损毁。多年的采石挖山在该山体形成了大片的裸露山岩,裸露面积达到6.3万平方米,石块温度高达70 ℃。受损山体的水土涵养能力几乎丧失,潜藏着危岩崩落、水土流失等问题。抱坡岭,在三亚当地被老百姓称为“啃了一半”的山。

“就是一个秃头山,一个非常扎眼、看起来很怪的山体。”三亚华盛水泥粉末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邢玉庭这样形容修复前的抱坡岭。

“抱坡岭受损部分的山体几乎是垂直的,再加上石灰岩的山体特点,这样的山体基本涵养不了水和土壤,要想靠自然状态下自行恢复是很难的。”有相关专家表示,如果不及时进行修复,这样的山体将对三亚的旅游城市形象和生态环境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2015年,三亚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后,将受损矿山恢复作为重点工作,抱坡岭成为首批山体修复试点之一。经过一年多努力,“啃了一半”的秃头山丰满了,整个山体也变绿了。复绿的山体与周围的建筑和谐相融,成了一道别致的风景

让三亚市民欣喜的不仅于此。据市林业部门负责人介绍,三亚今年计划对24个项目共35个山体展开修复工程。目前,已有14个项目完成招标工作,其中有9个项目已进场开始施工,另外5个项目也将陆续进场。所有的山体修复工程都将分为项目组建及场地整理、V型槽施工、造林施工、管护验收等四个阶段进行,预计工期长度从180天至300余天不等。

市委书记严朝君曾在调研时强调,生态环境是海南最大的优势,任何规划都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优先地位,严格规划管控。全市上下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将生态环保与开发建设科学统筹起来,绝不允许任何项目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山体修复作为生态修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双修”中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尤其是对抱坡岭受损山体的修复,更是成为“双修”工程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成果。

重拳整治脏乱差

探索治污新模式

曾经受到污染让人触目惊心的三亚河,如今恢复了河流水生态,成为三亚一道美丽风景线,并发展起内河旅游,这是三亚交出的一份完美的河流治理答卷。

治河先治污。河道污染,腐臭难闻,怎么治?有人建议进行河道疏浚,因河淤疏河见效快。但三亚最终放弃了这条“捷径”:河道两旁和中间都有红树林,疏浚会破坏红树根系,从长远看,得不偿失。水系治理,三亚清醒地认识到,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只能“舍近求远”,堵住一切污染源排河,让污水入管网,恢复河流水生态。这些工作要做好,人力、物力、财力、精力,一样也不能少。

建设和改造污水处理厂3座,整治污水排放口221处,建设污水和雨水管网267公里,设立移动污水处理站20座,依法拆除200多户沿河养殖场,加大违规排污企业处罚力度……经过短短一年多的治理,三亚河重展曼妙身姿,水质由劣Ⅴ类迅速提升至Ⅳ类,部分河段水质还达到Ⅲ类标准。

这一串串数据背后,则是一个个充满艰辛、令人起敬的故事。就拿巡河来说,三亚河沿岸植被茂盛,给排污口提供了天然的遮蔽。要在20多公里的沿河岸线徒步行进,准确找出零散分布的排污口并彻底将其拆除,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为三亚河其中的一任河长,丁建国对此深有感触,在巡查时稍不注意就会陷进河岸边的小沼泽地,他的鞋里也因此常常灌满污水。河岸边的违法养殖户会跟他们“打游击”,有些企业甚至会偷偷把排污管道建在水下。长期的巡河工作让他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而在全省首推河长制,是三亚重拳整治内河污染的一项重要措施。

严朝君曾指出,要坚持绿色生态不动摇,保护三亚的青山绿水,将我们的城市建设得更加漂亮,更加吸引人。要通过规划管控,项目精选,严格执行环保标准,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保护好生态环境,建设好生态环境。

让河水不臭,只是三亚河综合整治的第一仗。随后,三亚又将目光盯向了三亚河的生态建设。实施水系连通工程,整治修复两河四岸景观带,补种红树林,建设金鸡岭公园东岸湿地公园,生态护坡护岸、生态河床、生态浮岛,水生植物和水生生物重构……

如今,漫步三亚河畔,天蓝水清白鹭飞,红树林等植被愈加茂盛,倒映在水中宛如“缎带”。三亚正逐步兑现“彻底整治好三亚河,还三亚人民一条干净清洁、生态优美的河流水系”的承诺。

景观提升绿意浓

城市公园“遍地开”

凤凰路、迎宾路、榆亚路,全长37.85公里的这三条道路作为三亚的主干道,也是三亚的门户道路。对道路景观绿化进行修补,是服务于城市发展的需求。2015年5月,市园林环卫局按照“双修”要求,对三路道路景观进行科学、高品位的修补和管理,并于2015年底前完成景观提升工程,扮靓了三亚城市,使城市主干道呈现出绿意浓浓的新形象。

过去的凤凰路、迎宾路、榆亚路,显得有些繁杂、无序、凌乱,如今,景观提升后的这三条道路,应该用统一、有序、整齐等词汇来描绘。这三条路变身三亚的“颜值担当”,各有特色,用惊喜、赞叹的口吻来表达也不为过。

为了提升道路景观品质,三亚将迎宾路、凤凰路、榆亚路列入“双修”工作内容,为道路“梳妆打扮”。“现在的道路看起来赏心悦目,可以说是三亚的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住在凤凰路的市民陈锋拿出手机对比两年前的凤凰路照片,不禁大赞。他说,如今凤凰路、迎宾路、榆亚路道路沿线绿化提升,进一步营造了具有浓郁热带风情的门户道路景观,可谓三亚城市道路的3.0升级版。

城市公园的建设也是提升市民幸福指数的一项举措。“每天晚饭过来走一圈,促进消化,也正好锻炼身体。”年近花甲的王奶奶每天晚上都拉着老伴儿一起出来散步,恰好她家对面就是市民百果园,再走一点就是红树林公园。您可能想象不到,市民百果园原为城市建设用地,计划建设两栋20多层地产项目;红树林生态公园原为富斯·福水湾项目,规划建设一幢酒店和7栋高层住宅。

保护青山、保护红树林,一场生态保卫战打响。经过大量的实地调研,三亚市委、市政府广纳谏言,不惜一切代价,通过土地置换等方式将原本的地产项目用地,着手改建成市民休闲娱乐的城市公园。2015年7月,人们发现,一度热闹的两处施工工地停工了,取而代之的是开始建设便民、利民的公园了,三亚市民无不皆大欢喜,他们的幸福指数也随着城市公园的日益增多而提升。

过去一年多的不断探索中,三亚坚持“还绿于民,还景于民”,将市区重要地块保留下来建设成多个公园,形成白鹭绕城、绿色腰带贯穿鹿城的城市美景。今年,三亚将深入实施生态修复工程,着重“建绿”,全面推进三亚东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同时新建鹿回头公园、抱坡溪生态公园、三亚河与临春河滨水生态绿道,力争在市民聚集区多修建公园。

繁花似锦、绿草如茵、虫鸣合唱,人在城中,城在绿中,一座“花园式”城市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Hash:0fb1b9bb2902a900dbdd262baf2a4e0266dd42fb

声明:此文由 搜狐焦点三亚站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