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校庆 | 实图对照:穿越回93年前的中山大学

您是动人的故事,是美丽的歌谣,是无数莘莘学子的魂牵梦绕,也是无数国之栋梁梦的起点,是所有中大人的骄傲。如今的您青春不老,迎来了您的第93个生日。93年来,您历经风雨 , 却依然容颜未改,保留着最初的美好。但时间也在您的身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我们沿着时间的脚印,寻着您来时的路,穿越回93年前的中山大学,试图以这样的方式找回近百年里发生的所有故事,以此填充我们缺失的数十年记忆。

“你是一支美丽的歌谣唱了许多遍 ”

云山高,珠江水长

青树翠蔓,砖红瓦绿

风雨兼程,砥砺奋进

九十三载,您古老而青春

今时今日

您以矗立之姿

向我们诉说着当年岁月······

乙丑进士牌坊(落成于1635年)

乙丑进士牌坊为表彰七位进士所建。走进中山大学校园,人们会被葱葱绿树之间的众多老建筑所吸引 , 在这些建筑里面,历史最悠久的当属“乙丑进士”牌坊了。文革期间,牌坊被毁,幸运的是大部分石构件保存了下来。

于浩瀚烟海中迷惘时对您仰望,这一眼,忘却今生,穿越百年。斑驳石刻、梅雀棱纹,我们未曾将您遗忘。“书中自有光明路,后世崇仰话牌楼。” 行以修身,言以承德,您的学风您的气节,我们当不辜负。

马丁堂(落成于1906年)

简洁而庄重的马丁堂,红砖小楼,香花四遍。作为中国第一栋砖混建筑,以捐款人命名的马丁堂见证了中大的百年风雨。

一句“非学问无以建设”掷地有声,是中山先生对莘莘学子的厚望;费孝通先生题写堂匾、钟荣光先生觅得石狮······百年人类学,愿您在时间长河里璀璨依然,愿您在茫茫历史中风采超然。

马丁堂前,旧庙“南狮”,活灵活现。

麻金墨屋一号(落成于1911年)

兴建于1911年的麻金墨屋一号原是岭南学校附属中学校长的住所。那时的中国,风云称激荡, 人才亦辈出,陈寅恪,王起等知名教授都曾在此居住。

门前绿草上

陈寅恪先生安坐于藤椅、若闻若思

岁月流金,他许是看不见了

但他的心定然于绿树成荫处静默坚守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亘古流芳

黑石屋(落成于1914年)

曾为岭南大学第一位华人校长钟荣光博士的寓所,由芝加哥的布勒斯顿(黑石)夫人出资建造,现作为招待所使用。

中西合璧,璀璨明珠

一九二三年的黑石屋内

中山先生与岭南学子

论国是、谈建设、讲责任

九十余载后的今天

您向多少人诉说了前世今生

多少人又为您驻足流连

格兰堂(大钟楼) (落成于1916年)

格兰堂曾长期用作行政办公大楼,又称大钟楼。

拱券端重典雅,花窗通透别致

两方石刻记录着您的故事

钟声响起,踏进肃穆,走近您

迎接我们的又是新一天

怀士堂(落成于1917年)

又称“小礼堂”,1915年动工,1916年建成。未敢忘,中山先生“诸君立志,是要做大事,不可要做大官”的淳淳教诲;

又记否,陈平原先生 “登峰造极” “碌碌而有为”的勉励?怀士怀士,于今日,我们怀念过去志士,更心怀您的殷切嘱托,并为之不懈奋斗。

中山医学院北校区办公楼(落成于1918年)

竣工于1918年,当时是广东公立医科学校的医院用房。抗战之时,尖尖的楼顶挂上医院的白帆,无数志士在此地留下鲜血的印记, 恢复往日的荣光。如今,这里成了北校的心脏。

“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

朴实话语,寄殷切之望

清晨黄昏,日月流转

您铸就多少个慎思笃行的灵魂

见证多少仁医的诞生

一入神圣医学府

不悔行医济苍生

陈嘉庚堂(落成于1919年)

绿树掩映有小楼。1919年建造的陈嘉庚堂为纪念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的贡献而设立。今日,它仍被用作近岸海洋研究中心, 发挥着它的独特作用。

石墨

契斋先生的题写朴拙有力

红砖灰瓦,低调古朴

掩映不去的

是前人的赤子之心、教育热忱

缘结于此

是后世无数中大子弟的“童缘”

马应彪招待所(落成于1921年)

马应彪招待所由原岭南大学唯一华人校董马应彪先生所捐建。它不但解决了招待来宾无场地的问题,而且达到了招募学者,吸引学生的目的。中华崛起靠教育,招待所的建造,为当时中国的觉醒添了一把火。

历百年沧桑

您留下动荡时代的传说

您留下烽火年华的故事

吸引着后人仰望您、解密您

荣光堂(落成于1924年)

以岭南大学第一位华人校长钟荣光博士的名字命名,现为校内咖啡厅。荣光堂本建以纪念荣光先生对中大之贡献。

“尽瘁岭南至死”

何以理解“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

不妨回首首任华人校长钟荣光先生为人才培养而

“两半球舟车习惯 ,但以任务完成为乐”的峥嵘岁月

惺亭(落成于1928年)

惺亭,是岭南大学惺社同学为史坚如、区励周、许耀章三烈士所建纪念亭。而今,惺亭东对图书馆,南迎中山先生,缓缓微风中,莘莘学子匆匆往来。眼前的场景或许就是纪念烈士的最好方式。

题匾白漆已斑驳,惺亭二字仍苍劲

青翠间,蓝顶红柱的八角亭与孙中山铜像遥遥相对

无言诉说着上世纪康乐子衿的爱国情与革命魂

十友堂(落成于1929年)

1929年落成的十友堂由林护、蔡昌等十位岭南大学校友捐建,是四层(含地下室)的岭南风格建筑。两人合抱的大树边,红砖碧瓦,檐角四飞。容庚先生书写的牌匾下,如今的十友堂正是中山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办公楼所在。

十友堂落成一刻

数代学子的母校情怀便注定传承

悠久流长,桃李天下

汇聚的,是无数学子的感恩与爱

光阴常改,我们不散

岭南童子军军事训练

童子军平时做一些社会服务工作,清洁街道、扶老携幼 ,为一些大的社会活动服务 、维持秩序,同时,他们还是社会运动 、国家号召的积极行动者。抗日战争中,经过训练的童子军,在前线救护伤病 、慰问将士、探察敌情、修筑工事,甚至直接参与战斗, 在后方收容遣送难民、代收慰劳品、维持秩序等。

儿童演兵场上习武操练,扬中华少年之朝气 。整齐步伐 、激昂口令、威武军容,彰显了中华儿女不息自强的精神和追求民族振兴的不懈之力。

爪哇堂

爪哇堂现在是应用力学与工程学系教学楼,名字来源于1919年岭南大学校长钟荣光先生到印尼爪哇各地向华侨募捐兴建大学宿舍的经费,为纪念爪哇华侨的热诚而命名。爪哇虽不是本国名称,但却可见华侨对祖国的赤诚。身虽穿洋装,心仍向九州。梁园虽好,终非故乡。近百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无数优秀华夏儿女纷纷回国,为东方雄狮之觉醒注入了一股有梦想有激情的力量

邮局

康乐邮局是岭南大学和后迁入的中山大学的早期校内邮局,由清政府设立没有五彩琉璃,也没有鎏金铜瓦,她有的是在旧中国时期人们为国家民族,或为学术研究,或为社会民生写出的一封封书信,黄皮纸信里更是无数中华儿女在国家危难之时心系国运民生,民族自由的真实写照。

北校医学图书馆

竣工于1918年,最早作为医学生校舍,1953年后作为图书馆至今 。血色抗战,救亡图存。无数医学生在此地成长,为中华之崛起呕心沥血。大理石立柱支起了战士们的生命。方正厚重的大楼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教导我们认真踏实。莘莘医学子用这里的知识,为我们的胜利涂抹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南校广寒宫

1933年建成的广寒宫,一直是中大的女生宿舍。红墙绿瓦下住的曾是近代中国第一批的女大学生。红墙未褪,绿瓦依旧,先辈们对自由平等的追求精神亦永存。

历史上的“中山大学”

北门牌坊二三事

北门牌坊

端庄典雅,古色古香的北门牌坊一直是中大校园的标志。不管历经多少岁月的洗礼,多少时代的变迁,从开始的石牌校园的牌坊至如今各校区北门的标志,北门牌坊依旧是中大的标志,它也更象征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大人的不息奋斗的历史进程。珠江边的老北门牌坊在1975年随堤岸垮塌落入江中。

“你是一个动人的故事讲了许多年”

年华流转,不老的,是您青春的容颜

岁月如流,不变的,是我们对您的敬爱

母校啊,中山大学,让我们道出这真切的一句

祝您,生日快乐!

图文资料来源:中山大学新闻网

红楼谱之一:康乐园早期建筑群中的公共建筑》

《红楼谱之二:康乐园早期建筑群之住宅》

部分图片取自网络

+文稿:吴婕洵、江晓君、林海萍、刘慧双、赵雅诗、刘炽航等+

+责编:张容蝉、钟辰阳+

部分图片拍照:王蕾蕊、蔡依桓、徐秋怡、朱安良

+排版:古风云+

Hash:fd935add1a4865b0f57566470bc39555c7f9760b

声明:此文由 中山大学团委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