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出过内阁首辅!新余这个900年的古村,再也藏不住了……
朋友
当你兴致勃勃来到
小新建议你
最好去严嵩故里介桥走上一趟
那里必定会有你料想不到的惊喜
在袁水河畔、分宜县城南群山翠峰环抱之中,镶嵌着一颗璀璨的古村明珠,这就是素有“方伯世家”“八世一品”之美誉的严嵩故里介桥古村。该村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多样的民居造型,先后获评江西省历史文化名村、国家“2A”级风景名胜区、江西省省级生态村、中国传统村落、全国生态文化村。目前正在申报国家“3A”级风景名胜区。
迄今900多年历史的介桥,是由一人之子孙繁衍聚居的自然村庄,始祖严季津于北宋元祐年间(1086—1094),从福建邵武来到袁州府(今江西宜春市)做官,而后定居袁岭北麓的“打铁坑”即现在的大连坑自然村,至第四代严大华迁至介桥村西面的坑头,到第六代严洪伯才逐渐形成现在的介桥村。
屋后七峰袁岭秀 门前一水介溪清
在一个阳光明媚、天空湛蓝的夏日,笔者驱车来到分宜镇的介桥村。沿着新修的柏油路往村里走,路两旁绿意盎然,远远便能见到一座写着“严嵩故里”的新建牌坊,穿行在介桥古村内,一栋栋斑驳的、青砖灰瓦的明清建筑,掩映在青山绿水之中。一棵盘根错节的古樟,宛如无数双“脚”稳稳定在地面,助其历经数百年风雨屹立不倒,将老宅深深地拥进自己的怀里,庇护着介桥的子孙后代,抵挡住无畏岁月的雪霜风雨。此刻,徜徉在这美丽的古村里,沉迷在浓厚的乡村气息中,显得格外的闲适和恬静,让人不禁去畅想当年丰盈隽永的历史故事……
对于介桥村名的来历,有不同的说法。据介桥严氏族谱记载,介桥所在之地,因山坡长满黄竹曾名为“黄竹坡”,到元朝末年才因地理环境而改称“介桥”(界桥)。介桥西北的谭家边村有股山泉水,自西向东流至介桥,与村旁的官道相遇,遂折转为一口被称为“介塘”的泉塘,溪水自此被叫作“介溪”——严嵩因此号称“严介溪”,继续向东汇入袁河,后又因村民捐资在介溪上修建了一座石桥,村庄便改名“介桥”。
村委工作人员曾媛介绍说,介桥古村坐北朝南,其选址和建设顺应了古代风水学背山面水、负阴抱阳的手法。前有介溪拱翠,后有袁岭揽护,20余棵千年古樟树环绕全村,素有“屋后七峰袁岭秀,门前一水介溪清”的美誉。目前,古村现有古建筑群40余栋。毓庆堂、瑞竹堂、时中堂、进笏堂、飨褒堂(怡庵公祠)、“科甲第”等组成了一个明清古建筑。
“目前,介桥村尚存的象征着严氏文化的历史古迹大部分都收集在严氏祠堂。”在村民的带领下,边走边看,这里的古建筑群,有三进式的、有喜雀聚巢式门楼式的、有孱亭式的,其装饰雕龙画凤,古色古香。竟不知觉,抬头一看,一座古朴、庄重的祠堂屹立在眼前——毓庆堂,堂前有轩廊,轩廊前两屋柱上镶嵌一对木雕狮子,门前鎏金书写的正额“方伯世家”,两侧楹联分别为“介水流长连绵甲第金瓯固;笏峰俊秀璀璨人文玉树芳”。推门进去,厅堂有三进,房屋的布局由上前厅、后厅、正厅、左右厢房构成,中间有粗大厚实的木板隔离,堂内悬挂众多充满历史痕迹的匾额。
从毓庆堂出来,沿着门前这条清澈见底的介溪独自漫步,溪水静悄悄地流淌,闪动着粼粼的水光,好似闪动着明亮的眼波,凝视着这山野的秀美。仿佛间,似乎看到了严嵩儿时在溪边玩耍嬉戏的身影。
毓庆堂
耕读传家久 诗书继世长
流连于青砖灰瓦的明清建筑群,不禁在心里自问:介桥这个看似普普通通名不见经传的村庄,是怎样培养出严嵩这样一位官至宰相位高权重的历史名人的?
介桥严氏家族自古以“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为传统,特别是在高祖严孟衡永乐十三年(1415)中进士后,耕读之风日渐盛行,村民们在耕作之余,皆崇尚儒学,务习经史,父子叔侄兄弟,自相为师友。
明成化十六年(1480)正月二十日,伴随着一阵啼哭声,一位男婴降生了,他就是严嵩。严嵩是介桥严氏家族的第十四代,少有神童之名,19岁中举,26岁中进士并入翰林,62岁开始任武英殿大学士,入值文渊阁,先后执掌礼部、吏部,进而于嘉靖二十三年(1544)升任首辅。
严嵩从小就深受先辈们影响,特别是在兼做私塾先生的父亲严淮的教导下,他苦读诗书,发奋图强,四岁就能背《三字经》《千字文》,八岁已精通经史,吟诗作对也屡有奇语……还在严嵩牙牙学语时,父亲严淮便抱他在膝上授课,寒暑不辍,孜孜不倦。由于家境贫寒,碰到好书没钱买时,严淮就为儿子手写抄录。
弘治十八年(1505),这一年朝廷开科取士。严嵩考中殿试二甲进士第二名——实际上是全国第五名的成绩,为严氏族谱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村里一直有这样一个传说:严嵩学识渊博、才高八斗,是因为有狐仙相助。据说,有一次,严嵩在县学念书上下学往返途中,暴雨淹了独木桥,一位白发白须的老人驮他过了溪。此后,每逢涨水,老人必准时候于溪边,背严嵩过河。严嵩问老人为何要帮助他。老人说自己是一位私塾先生,看严嵩是文曲星下凡,严嵩听不懂,只觉得老人很亲近,像他的祖父。所以,有一次严嵩从家返校,老人邀请他上自家学堂看看,严嵩毫无戒备地答应了。老人的学堂设在洪阳洞内,黑咕隆咚的。老人手一挥,洞就亮了,一块平地上摆着张书桌和几排摆满书的书橱。严嵩好读书,看到这些书,不禁眼中一亮。老人还把女儿唤出与严嵩相识并陪伴他读书。读到肚子饿了,女郎就从嘴中吐出一颗红色珠子,让严嵩吞下。严嵩吞下珠子后,顿感神清气爽,饿意全无。严嵩在洞中读书,不用进食也不知饥寒,还有了一目十行、过目成诵的本领。后来,有人说,老者和女儿都是狐仙,红珠是千年修炼而成的内丹。
考取功名后的严嵩,除了热心儒学外,还不忘报效家乡。据说,嘉靖三十七年,分宜加固城墙,受阻于财力,群议汹汹,郡守、县令及百姓联函向严嵩求助。严嵩捐资三千两白银助修,还为分宜城墙重修争取到了公帑项目,减轻了百姓负担,在组织动员方面,严嵩也起了不小的作用,使分宜城墙的重修工程得以顺利完成。严嵩还在分宜捐资助学,曾捐资兴建特书院、扩修分宜县学、新建“尊经阁”“敬一亭”等儒学建筑,并多次捐书资学,使分宜县学规模一度成为袁州一府四县之最。
严嵩除两度归乡隐读近十年外,先后在朝五十余年。他既在嘉靖朝的政治舞台上呼风唤雨,又是名重一时的诗人书家。严嵩一生先后著有《钤山堂集》《南宫奏议》《历官表奏》《嘉靖奏对录》《直庐稿》《南还稿》等两百多万字的书稿。至今在北京地区、山东曲阜、孔庙、杭州西湖、辽宁锦州、山海关“天下第一关”、天津独乐诗等全国近二十个著名景点里都有他的书法手迹。
介桥村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流韵千年,至今仍生生不息。据载共出进士7名,举人20余名,民国以前七品以上官员有100多人,如今出国留学学子和高级知识分子达数十人之多,文化氛围浓厚。先后出过以称“严青菜”著称的四川布政使严孟衡、一代权臣严嵩、战功显著抗倭英雄严绍庭、江西首位武进士严从云等历史名人。
钤阳书院
“文旅融合”让古村重焕生机
“过去介桥村环境比较差,进出村子的路都是狭窄的泥土路,村里的年轻人大都外出务工,很多古建筑因年久失修而破损、废弃。”说起过去的村庄,30多岁的介桥村民严玉环摇了摇头。
近年来,我市启动古村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介桥村积极响应,邀请市博物馆专家赴村实地考察、对该村规划开发设计提出科学合理建议,进一步整理严氏古籍、名册等相关资料并汇编成册。坚持“不改变文物原状”、最小干预、有根据复原和严禁“做旧”等基本原则下,积极推进遗存建筑物的保护性加固,清除杂草和垃圾,对现存的残垣断壁进行原貌加固。
介桥村的“竹坡公祠”被打造成“分宜县廉政文化教育教学点”、毓庆堂后方的两层砖混结构的楼房变身为“严嵩史料馆”……在修缮保护的同时,介桥村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出了古村与新村两个区域,大力实施道路周边绿化提升工程和亮化工程,继续保护和传承优秀家训家风,打造古村落文化旅游点,让古村落焕发新生机。
如今的介桥村,村容村貌整洁、道路平坦、绿树环绕、古韵流香,处处洋溢着文明和谐之风。走访中,笔者看到陆续有人驱车来往介桥村,54岁的宜春市民李阿姨就是其中的一位,在她的眼中,介桥村代表分宜的一张名片。“宜春离分宜近,没事时都喜欢出来走动下,带着小孙子来这里了解下历史文化。”
“当前,介桥村正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将乡土文化、民俗文化、历史文化、现代文化与旅游有机融合,夯实文旅融合的根基,通过追溯历史、观赏风情、品尝美食、享受生态等特色旅游项目,努力打造文、农、旅、产等融合发展的旅游古村落,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新的动能。”该村委工作人员曾媛介绍,目前介桥村正在申报国家“3A”级风景名胜区。
来源:新余日报(视频来源:新余市广播电视台专题中心)
Hash:0ee2a12122df46265753e68904d150c2e8b4449a
声明:此文由 新余本土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