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福气!顺德这一平方公里地竟分布着十三座祠堂

据说,民国末年,小小一个大晚,光卢姓的祠堂,就有100多座。因卢姓最早到大晚开村,整个大晚几乎都是同宗的卢姓人,至今,居民仍八成以上都姓卢。

这大晚卢氏始祖颇有来历,是中华四大名门望族之一的 “范阳卢氏”后裔。这个世代簪缨之家,在大晚开枝散叶后,也名人辈出。如清代的武进士卢日盛,文进士卢同伯;民国时期创建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现广州中医药大学前身)的卢乃潼,清未报界名人、曾任国民党司法总长的卢信等。

昆池卢公祠

名人辈出的同时,大晚的经济实力也较为雄厚。据县志记载,清中期之前,大晚的工商业就已发展到村外。清中期,正是顺德兴建祠堂的用盛时期。既有光宗耀祖的名人,又具经济实力,大晚卢氏建起祠堂来自然就不甘人后,这样,就有了100多座卢姓祠堂的建成。

这些祠堂后来的命运不必多说了,但万幸的是,现在的大晚,仍有13座较为完好的祠堂散布在大街小巷,令人驻足,供人瞻仰。在大晚胜利大道的北侧,自西向东就有昆池卢公祠、敬业卢公祠、见宾卢公祠、日华卢公祠、月宇卢公祠五座祠堂朝南而立,是一个难得的祠堂集结地。其中的昆池卢公祠2009年被列为顺德区文物保护单位。它带有明显的晚清风格,现存三间两进和右侧“延青”青云巷门楼。

敬业卢公祠追远堂

离大晚居委会不远的卢氏四世祖祠堂浩所卢公祠,是整个勒流现存最古老的祠堂。它因门]前放置了一对粗面岩刻制的石鼓,又被称作“石鼓祠”。祠堂大门的楹联是“姜水原流远,范阳世泽长”,道出了宗族的不凡来历。从浩所卢公祠沿遗风街东行几百来,又有两所井排南向的祠堂,因采用的建筑石材一白一红,乡人习惯称之为“白祠堂、红祠堂”。

白祠堂为万庄卢公祠,面阔三间,进深两进,包括头门与后堂,其头门为塾台式,一色花岗石打造的前檐柱,弓形檐枋、雀替、铺作和塾台,洁白爽亮。祠堂里外有多幅署名杨瑞石(清末岭南著名壁画大师)的壁画,其中头门门额上方一幅水墨云龙尤为精彩 。

日华卢公祠

红祠堂为见川卢公祠,保留着始建时留下的红砂岩勒脚石、门洞和一支檐柱。据卢氏族人说,见川公是位大文人,也是顺德出名的大善人,祠堂大门门的对联就说“盛德鸿儒语俊秀,高才善士继英贤”。

除了以上祠堂,大晚还有慕湾卢公祠、觉悟卢公祠、正传卢公祠、乐松卢公祠、澄源卢公祠,一共13座保存较为完好的祠堂分布在不足一平方公里的社区内,这实在是大晚人,更是所有珍视祖先遗产的华夏后裔拍手称庆的事。

来源:顺德城市网综合

图片来源:顺德漫游

Hash:5eeb2b8c6bdf1812dbdd30573195d9c65a261c12

声明:此文由 顺德城市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