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城丁氏:齐文化成就了“丁百万”
在明代初年,丁氏先人逃荒要饭来到黄县(今龙口市),后来靠卖烧饼、稀饭谋生。至清代康熙年间,由于以德为本,刻意经商,家族开始致富,鼎盛时,总资产折合白银达5400万两,相当于清政府两年的财政收入,时人称之为“丁百万”。
丁氏家族走出了一条长盛不衰的致富之路。纵观丁氏家族的发展历史,其繁盛时代跨越了整个清代。
盖了三千多间房
龙口市中心,就是当地人所说的黄县城,沿街建筑大都只有两三层。步行至龙口市博物馆,就会看到一座极具特色的老宅,这是清代“丁百万”家族留下来的。
当地至今流传着一首“黄县房,栖霞粮,蓬莱净出好姑娘”的民谣,丁氏故宅就是黄县房的代表。“丁百万”家的房在鼎盛时期有三千多间,占据了大半个黄城。
目前的丁氏故宅为“西悦来”的局部宅第,仅存55栋243间,占地约1.5万平方米,不足原有整体规模的十分之一。
丁氏故宅是目前国内保存较好的四合院式建筑群。始建于清朝雍正初年,建成于清朝道光年间。由爱福堂、履素堂、保素堂、崇俭堂和清代私家园林林漱芳园组成。建筑风格具有浓厚的京城府第和胶东民居的神韵,每路中轴对称布局,五进四合院落,属木构架结构,硬山坡顶,屋面覆以仰合鱼鳞青瓦。1985年8月被龙口市政府定为博物馆并对外开放,1996年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的丁氏故宅是曾被部队用作营房的房子,其余的房子都已经损毁,这里还是莫言先生参军的营房旧地。
“丁百万”的称号不是针对丁氏某一个人,而是指整个丁氏家族。
据《黄县志》书载:“山东言富者,德望推丁氏焉。”丁氏的富裕,不仅仅局限在龙口一地,在整个山东都首屈一指。通过经商,丁氏家族资产不断累积,在鼎盛时丁氏家族的总资产折合白银达5400万两。
开典当行获得皇家特许经营
从逃荒要饭到家财万贯,丁氏家族用了几百年的时间。
丁氏发家经历比较传奇,当地流传过各种版本,其中一个流传较广的版本是这样说的:丁氏先祖来到黄县城后,开了一家小店,以卖小米粥、烧饼为生。数年后,江南一盗贼偷了皇家一批珠宝,被官府判为死囚,押入黄县大牢。明清时期。囚犯必须由家人送饭。因其系江南人。无人送饭。丁家行善。一日三餐都给盗贼送去。有一天,盗贼边吃饭边告诉丁家人。在城南五里桥下有一包东西,请丁家拿回家去,以答谢每天送饭的恩德。
丁家到五里桥下取回包裹,见是一批珍贵的珠宝,随即带回家,之后便用这钱开起了当铺,继而发家。
龙口有句俗话叫“没有外财不发家”,这个传说符合人们的猎奇心理。但追溯族谱,丁氏先祖积德为善,理财有方,这才让家族逐步昌盛。
丁氏家族以当铺起家,相继创办了八大支系,每个栈房都有自己的字号,如“文来”、“泰来”、“西悦来”、“东悦来”等,号称丁家的“八大钱囊”。
一家、两家、三家……丁家的当铺越开越多。在鼎盛时期,丁家在全国建有当铺百余座,遍及11个省市。
丁家当铺有自己独特的规矩,收当时坚持不压级、压价,不勒索克扣当户,赢得了许多客人的信任。对过期的“死当”,丁氏当铺也针对不同情况区别对待,适当照顾,很人性化,吸引了更多的客人。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当铺内还悬挂着“四不当”的牌匾:“小件劣物不当,军械戎装不当,旗锣伞扇不当,皇家禁品不当。”
丁氏家族在人员的任用上也是独具慧眼,当铺所挑选的经理,往往能够“于远方僻地,察其人民生活之需要,筚路蓝缕,创立此业(典当业),复能持以恒久”。
为了保证选用的伙计也能诚实守信,丁氏家族自己设计了检验伙计人品的方法:老板在伙计的屋里撒下一把铜钱,次日天明再去检查,如果钱被放在了柜台上,那就表明伙计诚实本分,可以重用,如果钱不见了,则说明伙计爱贪小便宜,会立即被开除。
当铺中,质押款额一般在抵押品价值的六成以下,质押期限一般为六至十八个月不等,过期不赎视为“死当”,当铺即没收质押品拍卖处理。清代典当行业税率很低,丁家当铺业的利润十分丰厚。
由于生意兴隆,富可敌国,丁家的当铺生意得到了朝廷的关注,并获赐“龙票”,意思为“皇家票号”,相当于国家颁发的经营许可证。这意味着丁家的店铺获得了朝廷的特准经营,官吏、恶霸、地痞等不得干扰店铺正常营业。有了皇封的保护伞,再加上丁家“以仕保商”,丁家商业不断发展壮大。
据说,当时的丁家人进京办事时根本不用住旅店,一路上住自家的当铺分点,就可以到达京城,足见当时丁家的当铺之多。
靠读书为官,提高社会地位。黄县有重商的传统,受齐文化熏陶。境内多丘陵山地,沿海多盐碱地,可以农耕的土地很少,康熙《黄县志》曾称“地狭人稠,有田者不数家,家不数亩”,这让经商成为当地人的谋生手段,“养生者惟贸易为什”,“总黄之民而计之,农十之三,士与工十之二,商十之五”,经商之人远多于务农之人,这在整个山东都很少见。
丁氏家族正是在这种人人经商的环境中脱颖而出,发家致富后不忘教育后人苦读书,走上了治学为官的道路,提升了家族的社会地位,成为胶东的文化望族。
为了给子孙后代提供更好的教育,丁氏家族建家学楼,耗巨资聘请知识渊博的饱学之士执教,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堪称国家栋梁的优秀人才。丁家始终坚持儒学传家,族内子弟自幼就开始接受儒学教育,为科举取仕做准备。自清代以来,丁家先后有380多人成为各级学府的生员,其中到北京国子监和太学读书的达241人之多。
据《丁氏族谱》记载,丁家在清代从九世起至十七世止,通过科考、捐纳、因袭等途径,共有378人为官,官至五品以上的有149人。十一世泰来的丁元沂一家,祖孙四代均为从一品官衔。从东阁大学士刘墉、内阁大学士翁方纲等一批高官到名重一时的书画家文征名、郑板桥、石涛、李桂馨等,均与丁家有过往来,为丁家题写匾额楹联,足见丁家在当时的社会影响力。
丁氏家族经商致富之后,“以商养学”培养出了不少文化人,从十一世到十六世,几乎每一代都会涌现出代表人物。
中国历代王朝一直推崇“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以学入仕,以仕保商,以商养学”,丁家当铺繁荣兴盛的根本原因实际上是官、商、儒三位一体:读书是做官的根本或基础,做官是经商和读书的保障,经商则是致富的源泉。
丁家更把读书作为族规家训告诫后人。丁氏故宅明柱上有著名书法家汤志忠题写的楹联,“古今来多少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清代大学士贾桢的题词,“勤俭持家能遵祖父遗训便为世业,读书宜兴莫使子孙废读即是福基”。这些楹联都反映了丁氏家族对读书的重视。
Hash:c4c3285c2482e824ce32f8ba82cbc02b6b76a283
声明:此文由 烟台旅游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