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古村落旧址已淹入太河水库,它的前世今生留下不少惊人故事!

太河庄旧址

城东40里有一庄,名曰太河。约建村于元代,据考,于、郑、丁、鹿诸姓明代以前已在此地居住。村初建于金鸡山下,因遭洪水村址南移。以村东太河取名太河庄。太河原属山东淄川县怀德乡,元至元二年淄川的孝妇、怀德两乡划归益都县,太河随之划归益都县。颜神镇古称颜神店,从隋代开皇十八年就属淄川县,元代至正二年(1336年)置颜神镇属益都路益都县。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清廷下令,以益都县颜神镇孝妇、怀德两乡,北割淄川十七个村,西割莱芜七个村置博山县,属青州府辖,太河随之划归博山县。1958年11月太河划归淄川。

据西太河王忠良先生听老人相传,太河战国时期就立庄,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春秋时期,齐鲁交界在太河之南20华里的(淄河镇)城子村,至今齐长城还有遗迹。以此推断,太河是齐国的边陲要地,并为齐之前沿要塞屯兵之所。后人在太河庄旧址曾发现古代军士的护心镜和青铜宝剑等兵器和古物。证明太河庄早已存在。

最初的庄址在淄河东岸金鸡山南侧,庄旁有两条河交汇,故初名“两河”庄。东边的一条河较小,叫太河。其水源有二:一、据民国二十六年《博山县志》载:“青龙崮,县东六十五里,太河泉出此。”“太河,出县东青龙崮下,泉周数尺,其流西行一里入淄水。”其二、民国二十五年《博山县志》载:“家桑谷,俗呼太秋东峪(今潭溪山),县东六十五里,名见《水经注》,圣水之所从出也。”“东山众壑(峨庄嵧)合流成川,更受圣水,势益奔涌,西流转北,合太河泉注淄水。”

太河青龙山

西边一条河较大,古称淄水,今名淄河。明嘉靖·《淄川县志》载:“淄水,在县治东南七十里。《禹贡》潍、淄其道注:源出莱芜原山之阴,县之得名以此。不然何易菑以淄耶?《史记》注:俗传禹理水功毕,数里波若漆,故云淄。”淄水古称菑水,菑,异体字,同“灾”。淄,通“缁”,黑色。淄,是该河名字的由来,也是淄川县得名以此。

传说,齐国鼎盛时期,齐桓公沿齐鲁古道——长峪道(今淄河嵧)南巡,路经两河庄,看到庄周围山清水秀,北(背)靠金鸡(吉)山,是一吉利祥和之地,觉得庄名太俗,亲口改为“泰和庄”。庄处河床东边,淄河经常泛滥,但总是有惊无险,化险为夷,安然无恙。百姓认为这是皇帝御封庄名,河神倍加保佑的结果。庄中头人们聚议,把“和”改为“河”,以示对河神的敬仰和感激之情,故泰和庄易名泰河庄。因村边有一条太河,源於村东青龙崮,带有龙脉,会带来吉祥。故村民也习惯地叫“太河庄”。

现居太河庄的王氏有一本民国十八年《博山县泰和庄王氏族谱》载:“吾王氏自明初由直隶枣强迁至山东青州,由青州又迁至临朐龙泉庄(现捎门村,于明朝中期)又迁至益都县怀德乡,即今之博山县泰和庄也。”证明现在的太河庄民国十八年时还有泰和庄的叫法。

太河村旧址

据民国二十五年《博山县志》载:“雍正八(1730)年庚戌六月大霖,孝妇河溢,长峪道内淄水泛滥,田庐人畜漂没甚多,水中多见怪异,山有崩者。”这次水灾冲了该村,泰和庄由原址南迁至钓鱼台北侧。古人有:“冲了泰和庄,立下淄川(西关)集”之说。村人说,新建的庄址,按地形观之,东有太河,西有淄河,据清道光《济南府志》载:“淄河自莱芜县原山发源,初名太河。”两条太河在村北交汇,继续北流;东有金鸡山的山梁向西延伸,西有豹岩山的山梁向东延伸,两条山梁就像“太”字中的一横,交汇的河流就像“太”字中的人字;村庄就像“太”字中的一点。站在山上看,此处地形酷似一个“太”字,又是“泰”的谐音,《说文解字》注释,古文中用“泰”作“太”,“太河”二字书写方便,故更名太河,沿用至今。

建国后,修建太河水库,于1971年,太河庄搬迁至淄河东、西两岸,居东岸的名东太河,居西岸的名西太河。

经查《颜神镇志》和旧《博山县志》考证,清·康熙《颜神镇志》中就有“太河”庄的记载。康熙九(1670)年设泰和社,乾隆十八(1753)年设太河社,民国十九(1930)年为太河镇,且为镇机关驻地,至二十四(1935)年改为泰河镇。从现有志书记载,康熙年间有了“泰和”的叫法,民国年间有了“泰河”的叫法。但是自康熙至民国年间志书记载的村庄中只有“太河”的记载。太河名字的变迁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太河村旧址

太河庄地处齐鲁古道—长峪道。据民国二十五年《博山县志》载:“长峪一道,自莱芜达临淄,两山旁夹淄水,内流长150里,其山自泰山至海700里,相连不断,幽深危险,自古设防。”古代长峪古道上商贾云集,车马行旅来往不断。且该村西通淄川、济南,东通临朐、沂源南通莱芜、泰安兖州西南西河、博山,北通青州、临淄,交通便利。村东有太河,村西有淄河,两河在村北交汇,水源充足,地势开阔平坦,土地肥沃。可种粮、种菜,可扑鱼捞虾,山上可垦荒种地、种果、采药、放牧,又可利用地理优势经营商业。清康熙年间太河就是重要的集镇,至民国年间,太河镇就已成为东部山区繁华的重镇,街道宽阔,楼房鳞次栉比,酿造、食品加工等不下几十家,银行支行、酒楼、盐业、百货等商铺,如公顺东、协顺、义顺和、金星等大字号充斥街市,客栈之多,商贩之众,行人如织,车水马龙,一派繁荣景象。逐步成为淄河流域集商贸、文化、政治、军事为一体的重镇。

太河庄地处边界要冲,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据民国二十五年《博山县志》载,明、清、民国时期,莱芜、泰安、沂水、临朐、益都、淄川盗匪曾多次袭扰太河。

据《博山县泰和庄王氏族谱》载:“太河王氏七世保和,字武生,公轻财好义,慷慨乐施,经年荒景,盗贼四起,有土匪数十人,突至本庄,俘盐商炮烙索金,公慷慨借款,如数付之,匪人乃去后,盐商奉还,公坚辞不受,商人乃呈县宰,为公整理大门,彩画麒麟,以旌表公之厚德,公又施财铸钟铸炮,为防守本庄计”。

原来麦田是村庄

《博山县志》载:“清同治元年,淄川刘德培以抗漕事聚众据淄川城与清廷抗,闰八月,遣其众攻入邑东鄙太河庄,团总恩贡生陈知本、号徹源及子生员星灿与里正孟继均遇害。

民国十五年丙寅正月十五日,临朐匪盖三省夜袭太河镇,焚烧团局,大肆劫掠。”

为保平安,各村自卫,修建村围子。“太河王氏十世振玉,字崑岗,咸丰季年南匪北犯,公提倡修城,与族侄家宾共成善举。

乡人举公(十一世家宾)为团长,督工修城,同治元年春兴工,至秋闰八月工将告成。工将告成,淄匪大至,公为所虏,以巨款赎回,始免其害,乃徙居青州,乱平携家旋里。

光绪二十二年,时忽有匪警,而城墙已倾圮,公(十二世兰佩,家宾嗣子,字子黻)即提倡重修,曰:此吾先人之志,而吾继之,乃分内之事。”

Hash:577809cfc60b5aad9fec5d7c1e255e8ad7dab193

声明:此文由 感知时事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