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访古系列之8 走黄姑

平湖访古系列之8

走黄姑

黄姑镇地处杭州北岸,杭嘉湖平原平湖市境东南距县城14.5公里。南滨杭州湾、东与全塘镇紧连,西与乍浦镇、林埭镇接壤,北与广陈镇、新仓镇交界。全镇总面积61平方公里,海岸线长7.5公里。因黄姑塘贯穿全境,故名为黄姑镇。相传黄姑塘挖掘于明朝万历年间,清乾隆年间又进行了疏浚,并在此建造了两座石桥,分别取名为“虎啸”、“吟龙桥”,系吉祥、昌盛之意。后逐繁衍成集镇,取名虎啸桥镇。民国时期,分别是黄姑、秀平、独山之一部分,属乍浦区管辖。民国三十七年一月平湖县调整乡镇保甲,黄姑将(甲)改为丁级镇公所。一九四九年五月解放,建政为黄姑乡、秀水乡、渡船乡,一九五六年三月黄姑乡、秀水乡,以及渡船乡大部分和韩庙的两个行政村合并为黄姑乡。一九五八年十月成立黄姑人民公社。一九八三年九月政社分设,建立黄姑乡人民政府。一九八五年六月又改为黄姑镇人民政府。直到一九九九年七月乡镇区域进行了调整,共建乡撤并入黄姑镇。

黄姑的遗址很多,有坟浜遗址、平丘墩遗址、运港窑遗址、田畈遗址、施家遗址和郭家遗址,其中坟浜遗址位于独山港镇新港村姜家浜。遗址三面环水,总面积约9万平方米。此处原为高墩,20世纪九十年代土地平整过程中原有地貌被破坏,现地表除少量民居外,其余均为农田。地表散见瓷片、印纹硬陶片、鱼鳍形鼎足等,文化层厚约0.4米,是一处主要包含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时期和少量春秋战国至汉六朝时期堆积的聚落址。

平丘墩遗址位于独山港镇运港村卫国河5号桥东北,东距卫国河东岸约230米,南至夏家浜,西距卫国河东岸100米,北距沪杭高速南侧250米,总面积约19万平方米。卫国河南北穿遗址而过,现地表主要为农田和民房,与周围土地地势相当。遗址于1969年开卫国河时发现,当时出土了大量的陶、石器。1980年12月至1981年1月,浙江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卫国河五号桥北侧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770平方米,清理良渚墓葬28座,其中6座无随葬品,有4组墓葬存在打破关系,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等。1995年9~10月,平湖市博物馆对遗址北部进行抢救性发掘,共清理400平方米,发现良渚墓葬8座,出土各类器物71件,主要有玉锥形器、玉管、玉珠;石钺、有段石锛、石镞;陶鼎、陶豆、陶盆、双鼻壶、陶罐、陶簋等。

运港窑墩遗址在运港村村部西南200米,南至运港河,北至蒋家浜,西至田畈浜,总面积约18万平方米。遗址范围原地势较高。在2004年土地平整过程中曾出土过大量良渚文化时期的石器和陶器。现遗址范围内除少量民居外基本为农田,地势较低,海拔2.6-4.1米。遗址文化层厚约0.9米,主要为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时期堆积,同时包含少量商周时期堆积。地表采散见大量良渚文化时期遗物,主要有夹砂红陶和泥质灰陶片等,可辨器型有:鱼鳍形鼎足、鼎腹、敞口罐、平沿罐、平沿盆等。另外还有少量商周时期的印纹硬陶片,纹饰有席纹、弦纹等。该遗址附近还有平丘墩、施家桥良渚文化遗址,表明史前时期附近人口较为密集;文化层堆积较厚,显示良渚文化先民在此处居住时间较长.田畈遗址在聚福村田畈自然村,田畈西南70米便是施家遗址,郭家遗址则位于渡船桥村郭家自然村,以上四处遗址均是新石器时代遗址

韩庙村上建有寺庙,名曰“利济”, 始建于明朝年间,大殿前碑亭一座,竖有“乾隆旧碑” 据说当时有一个任押运军粮的小官,姓金,嘉善魏塘镇人,排行老七,所以都叫他七老爷,朝廷派他把100艘军粮船从杭州运到南京,经过西塘,江南大旱,沿岸灾民向他苦苦哀求借粮,自古军粮不能动用,违者问斩,无奈之下,七老爷与当地知县商议救粮办法,知县也苦无良策,七老爷眼望老百姓无奈,心一横,足将100船军粮全部赈灾,事后自己投河自尽,以免百姓蒙罪,后来老百姓为了纪念他,集资筹建了七老爷庙;2004年在原古庙旧址上重建后,取“安乐千秋歌盛世、利济万民展宏图”之意改用新名利济寺。但在寺南约3米处尚存一明代河埠。

在韩庙老街东侧,利济寺西10米处有座重建永寿桥,建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单孔石梁桥,南北向,各六级台阶,中间四块长石并排,两边刻有“重建永寿桥”及民国二十六年六月落的字样。在新港村茶家浜有座重建远长桥,建于清代,系单孔石梁桥,东西向,中间三块长石并排,桥额“远长”二字被敲掉。桥墩松塌。

在小营头村也有两座石桥,薛家圩自然村的广福桥,建于民国七年(1918),三孔石梁桥,南北向,用六条长石并排三节,中间桥柱是两条长石并排竖立而建成,南侧有损毁,桥面倾斜、变形。两侧已无路。祥林埭自然村的清代石桥为启建张家万年桥,结构与广福桥一致,三孔石梁桥,南北向,用六条长石并排三节,中间桥柱是两条长石并排竖立而建成,南侧桥墩经过改动,桥面石开裂、移位。当地人也称“汉家石桥”。

虎啸桥村竖头沼的启建永秀桥,建于清代,三孔石梁桥,南北向,南侧桥墩已塌,而陆沼村新开沼的启建众福桥,建民国二十四年(1935),系单孔石梁桥,东西向,上述两石桥因两边杂草丛生,只能远望。

重建梁庄桥位于渡船桥村梁庄桥自然村,三孔石梁桥,东西跨于梁庄港上。全长3.32米、宽0.42米。桥面由六块条石分三组并列铺设,弧形桥耳,四块条石分两组立成桥柱,桥墩由小块石错缝砌置,内部填土。桥耳上部可见明显的锯齿状凹痕,推测原来中星门桥面石下有木材支撑。南北桥额阳刻“重建梁庄桥”,桥柱内侧有阴刻的铭文已模糊不清。边星门桥额有仿木构“雀替”浮雕。桥身倾斜,西侧桥墩松塌,西侧边星门南面桥石断裂坠入梁庄港中。石桥俗称“北梁庄桥”,南侧曾有“南梁庄桥”,附近原有古城名曰“梁庄城”。石桥始建年代无考,其形制古朴,推测应为明代始建,清代重建。

在梁庄桥北200米有重建南渡船桥,建于清代,系三孔石梁桥,南北跨于独山塘上,全长18.4米,宽1.7米,中洞宽5.7米,边洞宽4.3米,各11级台阶,桥面用九条长石并排三节,中间桥柱是三条长石并排竖立而建成。桥额两侧刻有“重建南渡船桥”铭文,桥柱两侧各有楹联一对,但可惜字迹已十分模糊,无法看清,此地在清朝划归东19都,清光绪《平湖县志》内:东19都载有渡船桥。

丰荡村车路自然村原有万恩桥,据车路64号的老农反映,3年前石桥已被人拆除,不知是否叫万恩桥,渡船桥村戚家桥南500米有福星桥,笔者找的不知道是否该桥,因桥面及桥额铭文被水泥覆盖,当地人之为“星桥”。

黄姑的掩体群就不多说了,太多了。

黄姑有两座礼堂,本不在此次探访范围内,但有文革时代特色,是特定历史时期产物。值得一看,一座是韩庙村楼底桥北的红旗大队大礼堂,占地面积392平方米,建于1968年,坐北朝南,砖木结构,由门厅及北侧大厅组成,平面呈“凸”字形。门厅砖木二层,三开间,门前有三级扇形石阶,台阶两侧有圆柱。门厅二楼外墙为五花墙,最高处墙面堆塑红色五角星,其下墙面书写“永远忠于毛主席”、“忠”、“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等文字。门厅北侧有长方形大厅,大厅北面有弧形舞台。另一座是运港村村部西约200米的运港大队大礼堂,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同样建于1968年,坐北朝南,砖木结构,由门厅及北侧大厅组成。平面呈“凸”字形。门厅砖木三层,面阔三间,南立面上有多处标语。北侧大厅平面呈长方形,大厅北有弧形舞台,舞台底部楷书堆塑“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中间有3颗红心,内书“忠”字。舞台两侧圆柱,红底黄漆书“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持家”。

此外,黄姑的老宅有一处,即旧塘村七子桥19号的清代民居。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记载,海塘村独山西侧有一明代的抗倭军事工程,西司城遗址或称明巡检司城遗址,遗址坐北朝南,东傍独山,南濒杭州湾,平面呈长方形。现存高出地表约1.2米的南北两段墙基,南侧墙基残长131米,宽5米,四周青石垒砌,内填土,靠北面有多处块石砌置的台阶;北侧墙基与南侧墙基相距54米,仅存夯筑的土坯,残长100米,宽5米。据清光绪版《平湖县志》记载,独山巡检司城,县东南四十里,在独山南。明洪武十九年(1386),乍浦设千户所,巡检张观音奴建城于独山居焉,城周一百二十丈,高一丈五尺,濠深二丈,阔一丈五尺。笔者也试图去寻找一番,但可惜该遗址没有明确标注,且该区域正在围海开发,一时间未能找到,截一张网上的图吧,但愿有爱好者能找到。

来源:似水年华的博客

Hash:35e2f552a33b3484aec82844fd23e0b45d182e20

声明:此文由 虎斋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