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北楼口

北楼关古亦称北娄[1]、碑楼关等;北楼口位于应县城东南28公里翠微山,是翠微山麓最大的隘口。北楼关,左襟雁门、右带平型、南通代冀[2]、北壮云幽[3],具有独特的地缘优势,历代为兵家所重且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的孔道[4]与平台作用。

一、北楼关长城历史溯源

据当地耆老霍万红称“北楼”的称谓可能与春秋战国时的少数民族“楼烦”有关。而据山西文物工作委员会古建队的《山西省境内长城简况》称:“战国时,秦赵燕为防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在各自疆域的北部筑起长城。山西北部当时为赵国的一部分”。关于这条长城的走向,明代尹耕在《九宫私记》中写到:“大约自雁门抵应州,至蔚东山涧。”而成大林先生经多年勘查也证实:“这条长城西起山西省吕梁山区,经山阴县代县、应县、广灵,人河北蔚县......[5]”故此按上述文普资料结合北楼附近地缘综合推析“北楼”之称谓盖与春秋时晋国抑或战国时赵国在此设关“北据楼烦”有着密切的关联。(备注:早在春秋时期晋国已在北楼关南缘即今繁峙县城附近设置了霍人城[6])

当然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学者在为《史记·赵世家》所作注中,混淆了赵国南北两条长城的概念,如为“(赵肃侯)十七年,围魏黄,不克。筑长城”所做的注中错将赵南长城位置的谬注于赵北长城,导致以讹传讹。为此高鸿宾在《张家口战国赵长城》一文中指出:成大林先生勘查证实的这段长城应考虑其为晋国长城或代国南长城,但史料没有晋、代两国筑长城的记载。他认为有关这条长城的位置、走向及修筑形制与史料相符的记载首见于《后汉书》[7]。

据《后汉书·王霸传》载:建武十三年(37年),“是时,卢芳与匈奴、乌桓连兵,寇盗尤数,缘边愁苦。诏霸将弛刑徒六千余人,与杜茂治飞狐道,堆石布土,筑起亭障,自代至平城三百余里。”飞狐道,即今蔚县南山飞狐口(现称北口);代,即代郡,治今蔚县代王城;平城,即今山西大同。其后《魏书·世祖本纪》载:“丙戌(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发司、幽、定、冀四州十万人筑散上塞围,起上谷,西至于河,广裹皆千里。” 又据寿鹏飞《历代长城考》考证:“其曰`畿上塞围’者,魏初都大同,大同之北已有泰常八年之筑,此城更包大同之南,为畿辅固本之计。”按其所指长城整体走向,也应与应县南山一带长城存在着承继关系。

北齐时期对于这段长城修筑的记载则具有较为明确的连续性,如《北齐书·文宣帝纪》载:“文宣三年(552年)冬十月乙未,至黄护岭(今山西汾阳西北),仍起长城,北至社平戌(今山西五寨县)四百余里,立三十六戍。”’“(天保)五年(554年)十二月庚申,帝北巡至达速岭(今山西五寨县北),览山川险要,将起长城”“(天保)六年,发夫一百八十万人筑长城,自幽州北夏口至恒州九百余里。”’再如《北齐书·解律金附子羡传》载:后主高纬天统元年(565年)“羡以北虏屡犯边,须备不虞,自库堆戍(今山西朔州西南)东拒于海,随山屈曲二千余里,其间二百里中凡有险要,或斩山筑城,或断谷起障,并置立戍逻五十余所”。”所记载的修筑方式、走向与应县南山长城也较为接近。

王杰瑜等在《山西省北齐长城调查与研究》一文中对北齐长城亦有较为明确的调研报告:北齐长城中的应县段:长城遗址由代县长城村延入本县。经下马峪、犁树坪、白马石、北楼口等乡,于北楼口乡入浑源县。大体呈西南—东北向,全长约100公里。大部分墙体由片石垒筑,有个别地段为土夯或削石为堑。墙体塌损严重,现保存于地面之上遗址残高0.6~3米,宽2.6米[8]。

综上所述,按相关考古资料结合典籍等综合考量与北楼口有关的应县南山段长城应始建于战国(备注:抑或为春秋晋国北长城待考),继建于东汉、北魏,而后完成于北齐,增修于明清

二、唐代北楼关----启雁北陉岭开关互市之先河

典籍中首次出现“北楼”的相关记载是唐武徳七年(公元624年),据《新唐书.突厥传》载:“颉利遣使来,愿款北楼关请互市,帝不能拒”这说明早在唐初武德年间北楼便已是重要的孔道与平台;武德七年,唐高祖李渊同意颉利可汗的要求,开放北楼关与突厥互市,使北楼关在唐初便成为汉人与突厥等少数民族进行边贸往来的孔道与平台。

据当地耆老常亮、李仕盛等称北楼关之所以能被颉利可汗作为开关互市之首选地,主要得益于其天然险要的地理形势。首先是北楼口南部孔道是兵家望而却步的“六十里绝死孔道”,故绝少有战事,不惧“冒商之敌”的发难。其次是其四通八达的交通区位优势,北楼口南可通“忻代盆地”、“河北平原””;北可达“大同盆地”、“蒙古大草原”及“西域丝路”等通衢古道

故此唐初的北楼关便发挥出重要的贸易平台作用,各路各族商家蜂涌而至,“三教九流”“七十二行”和各族各色商贾云集在北楼口。北楼口也成了千年“商活边安”的著名边榷互贸市场。实行边榷互市后,北楼口便成为各路各族商贾趋赴之所,成为各色货物屯集交易之场,成为汉戎物流的中转商埠[9]。

三、宋代:杨家将与北楼口

宋代北楼口为雁门十八隘之一,据耆老相传北宋杨六郎麾下大将金刀岳胜曾于峪口东梁筑堡驻军,民间称位于北楼口村东侧山梁上的古城堡遗址为“岳胜梁”。而北楼峪口向南的跑马梁风景区,传说是当年杨六郎曾驻防于此,因天气炎热口渴难耐战马用铁踢在山顶上刨出泉水,故谓之马刨泉。又因山顶宽阔,能跑马,故谓之跑马梁。村北的两处宋代古遗据传是穆桂英的点将台与演武场(今已修葺一新)。

岳胜梁(堡),堡城见方70×50米,筑有一敌台和两烽火台。此堡城石基土墙,传说有通山下北楼城南关运兵地道。现堡、燧较为完整。

北楼城堡。又称义兴堡,“周四里余”。石基土墙,城高三丈六,顶宽一丈,位于峪口偏东处,现存有残城墙十多段。北楼城廓。北楼城廓见方七里半,现存有1200多方米,完整的有二处。义兴寨。原建于西关白道坡上,现已无存。它与北楼峪六十华里处的南口、杨六郎建的“义兴寨”“大营”遥相呼应。教场即练兵场。在城北一里处,现存点将台。南仓。即军用仓库,库址在旧南城南端的南仓处。

图表1点将台

图表2教场

四、明代:雁门十八隘的北楼营与徐霞客笔下的北楼口

作为内长城翠屏山段的最大隘口,明代的北楼口迎来了其高速发展的辉煌时期。

明正德九年(1514)北楼口筑城堡,当时称“北楼营”,有四门四关。

据《读史方舆纪要》载:“北娄口州(指应州)东南四十里,今为北楼口堡,属代州繁峙县。又黄沙口,在州东南六十里,北接牛槽峪,南通代州。《一统志》:北娄口东有黄沙、徐峪、康峪三口,其西则有牛槽、大石、小石三口,是也”;“堡城正德九年(1514)筑,嘉靖二十三年(1544)万历五年(1577)增修,周四里有奇,所辖边二百五十三里。东起平刑界石窑庵,西抵广武界东津口,皆近腹里。山南一带,层峦茂林,为内地屏障。堡地势宽平,土田沃饶,东有正峪,西有白道坡,俱为要冲”

据明《山西通志》:

“北楼口南通朗岭关,嘉靖二十三年置游击将军别为营驻北楼口三关叅将守备分驻北楼口各一员”

“北楼口城(代州)东北一百一十里布政司(太原)东北四百二十里东至平刑关六十里西至小石口堡三十里南至繁峙县界四十里北至大同府广昌县界二十里。明正徳十一年城北楼诸堡凡十有一幷设北楼仓北楼北口在应州东南四十里 北楼口南通朗岭关 嘉靖二十三年置游击将军别为营驻北楼口三关叅将守备分驻北楼口各一员” 

此外明代曾任山西提学副使的胡松在《答翟中丞书边事书》中指出:“雁门守备虽带管其地然设在代州,势难遥制且代城甚坚,其中固有代州振武卫与按察分司自足捍御,宜改置北楼口使备东十隘”。胡松认为雁门守备设在代州有鞭长莫“势难遥制”的缺憾,不如改置在北楼口使其备防雁门十八隘的东部十个隘口。而后世对胡松《答翟中丞边事书》给予了较高评价,认为系“经世之文…….颇见谋略”(详《四库总目提要》)

明朝的北楼口堡属井坪路,为九边重镇大同区域边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屯有重兵。嘉靖二十三年置游击将军别为营驻北楼口,三关叅将守备分驻北楼口各一员。

从上述“辖边二百五十三里”、“置游击将军”、“三关叅将守备分驻北楼口”及胡松“宜改置北楼口使备东十隘”的建议等可窥知明代的北楼口在雁门十八隘口中所处的重要军事枢纽地位。明代雁门十八隘一度仅设两营:即位于北楼关的北楼营与位于雁门关的广武营。

而北楼口作为通往大同府东部的孔道要塞,竟被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载入游记中。

据徐霞客《游恒山日记》载:

沙河堡依山瞰流,砖甃高整。由堡西北七十里,出小石口,为大同西道;直北六十里,出北路口,为大同东道。

从上述游记可知,徐霞客从五台山去往恒山的途中,经过了沙河堡(今繁峙县沙河镇);沙河堡依山傍河,砖砌的堡城高大而齐整。从沙河堡往西北走七十里出应县小石口便是通往大同府的西大路;而从沙河直往北走六十里,出北路(楼)口则是通往大同府的东部孔道(大路)。而徐霞客关于北楼口的相关记载也间接证明了明代北楼口所处的孔道要塞地位。

五、清代北楼口---孔道平台地位的凸显

据光绪《山西通志》载:

孔道,繁峙县东北一百一十里至北楼城,此孔道。而实峻山崇壁,险道也[10]。

从上述光绪《山西通志》可知北楼口虽崇山峻岭崎岖难行,但当时朝廷却明确其为重要的孔道,其交通地位甚至超过了位于今左砂(左云到砂河)路要冲的小石口)。这说明清代的北楼口比明代发挥出更加重要的孔道与贸易平台作用。而有在某些晋商研究者的笔下有清一代北楼口之繁华富庶甚至可与当时的杀虎口、碛口等商贸重镇相提并论[11]。

据传当时北楼城是四门四关城。由北城、南城、东关、西关、北关、南关组成。南城北城之间还建有城墙。中间有跨街鼓楼,名叫钟鼓楼,也叫中鼓楼。楼下城门设关门,连接南北城通道西城外设见方三丈六之暗河,周铺巨石条。暗河从城南关外的暗门入,贯通全城,从北关处的“望龙洞出”,北行20多里流入浑河。南关暗河入口处还建有大型水打磨为军兵磨面用。南城住武衙门,北城住文衙门。西关为商铺,东关为庙宇,北关、南关住“佥民兵壮”。寺、庙、观、阁、台、庵遍布城内外。北楼城四门,南门称“启详门”,东门称“迎辉门”,北门称“北胜门”,西门未详。尤其是“西关”,鼎盛时“商铺林立”、“人海为患”、“酒旗呼风”、“市声盖耳”、“货仓连栋”人口过万。每逢利市、庙会、“月戏(每月三场戏)”之际,更是“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挥袖连云”、“呵气成雨”。

财富的繁荣往往伴随着信仰的虔诚,这也是为什么北楼口寺庙如此之多的原因。据载到清乾隆时北楼口寺庙多达72座。老年人记忆中存在的有:狼神庙、火神庙、财神庙(2座)、龙王庙(4座)、关帝庙(3座)、花园寺、太和寺、三教寺、西天寺、十王庙、马神庙(2座)、玄天庙、真王庙、恒山庙、城隍庙、菩萨庙(3座)、奶奶庙(4座)、河神庙、山神庙、五道庙(10座)、岳王庙、鲁班庙。这些寺庙中数西天寺大,有三个院落。此外在“北楼营”的城墙上还有魁星楼,南城门上有玉皇阁,城中心有三层高的鼓楼。而其中较具特色的当属西域商人所建的耗子庙、狼王庙、马王庙[12]。

清末北楼口商贾贸易趋于衰落,地方学者认为有三个主要因素:一是边关峪口的开放,原来只开放宁武关、北楼关,清末已开放了十八隘;二是商业贸易的城市化、平原化;三是边防线的北移,即由原来的内长城移到了外长城,商贸集聚地也随之撤到了右玉县杀虎口一带[13]。但从当时晋商整体衰退的角度考量,显然时局大气候是至关重要的。清末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进犯,辛亥革命等无穷无尽的社会混乱,一次次阻断了传统经济自然演进的路程,最终摧毁了山西商人,称雄商场500年的晋商日渐式微,逐步淡出了历史舞台,而作为商埠重镇的北楼口自然亦难以幸免。

图表3保存较完整的清代商铺

六、民国时期的北楼口--------盛极一时的商埠重镇

民国初年,在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影响下,北楼口的商贾贸易竟然奇迹般地迎来了新的繁荣期。至民国十五年、十六年臻于鼎盛。“南到罗家大店、北到福善堂,全长三里半的大街挤满了店铺,连北楼口当地的老百姓也成了半农半商,当时共有大小商店、铺面100多家,使北楼口成了出名的不夜城。当时大商店有10 家:罗万寿的“福兴昌”;霍佳隆、贾开恒、霍怨、常福的“四盛永”;熊善绪、李通的“兴隆永”;张继侃的“永生昌”;杨大万的“万义荣”;梁华的“福兴和”;常英的“长善永”;李如云的“西庆祥”;周义的“天合祥”;熊朝岳、熊章岳、姚浚的“公记”等.........最兴隆的商号“福兴昌”是罗万寿靠一匹骡子起家的,发展到民国初年已有房子35间,配备了会计、采购、跑账的、长帮骡子队、营业员、伙夫等10多人。当时的各大、中商号也都设有会计跑账的、营业员、伙夫;合伙经营人数最多的是“四盛永”,四家合开;店面最好的是“永生昌”,上下三间的二层楼;..........北关的“瑞庆店”有住房10多间,马棚10多间,生意兴隆,顾客盈门,为此人们就把这条街改名为“店门”,一直流传到今天[14]”。

“河北的货郎,关南关北的盐贩往来其间。从河北运来棉花布匹,从关南驮来日用杂货在此集中分散,店铺、油坊、缸房、饼面铺、大豆铺、麻花铺很多......”“....骡子经营的业务主要是驮脚,走时驮上本地的白菜、山药小杂粮,到浑源换炭;到本县刘霍庄、胡寨等村换盐;到河北行唐曲阳阜平安国等县换回布匹、棉花,发到各个商号,从中获利.....[15]”

当时在城隍庙南设立盐局,由应县和繁峙两县掌管,收取盐税。因为“税收丰盈”,应县、繁峙两县争抢管辖权。北关、北城归应县管;南关、南城归繁峙管;西关商铺多税丰,由两县递年分管。北楼口的管辖权直到民国二十四年(1935)才由阎锡山按峪口流域走向归属法,将峪口水流向北方应县境内的“北楼口”及“北楼口流域”最终划归应县版图。

图表4清代遗存商铺的护窗

七,民谚“先有北楼营后有大同城”的考释

典籍中首次出现“北楼关”的记载是唐武徳七年(公元624年)。据《新唐书》、光绪《山西通志》等载:

“颉利遣使来,愿款北楼关请互市,帝不能拒”

武德七年,唐高祖李渊应颉利可汗的要求,开放北楼关与突厥互市。则至迟在武德七年(624年)北楼关的便已成为当时汉族与少数民族边贸往来的重要孔道平台。 

而史料中首次出现了“大同”称谓的则是天宝元年(742年)。据《新唐书•王忠嗣传》载:“拜左金吾卫将军,领河东节度副使、大同军使,寻为节度使。二十九年,节度朔方,兼灵州都督。天宝元年,北讨奚怒皆,战桑干河,三遇三克,耀武漠北,高会而还⋯⋯筑大同、静边二城.....”(备注:唐代的大同军城,系王忠嗣大将在北魏平城基址上的重新修缮)

比对之下,史书所载北楼关之称谓最晚出现时间为唐武徳七年即公元624年,而大同城之称谓则最早不过天宝元年即公元742年。

由此可知民谚“先有北楼营后有大同城”之说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其历史渊源的。

八、重整雄风在今朝

历经岁月沧桑,雄镇一方的北楼口早已容颜不再。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一场洪水将北楼口的西路关近万居民、几百商家席卷而去。清咸丰六年年(1856)又一场洪水再次将城西墙淹没在泥沙中。文革”时期的1966年,残存的寺庙难免浩劫,几乎被一拆精光,现存的仅有大庙山上的恒山庙和村里的关帝庙。这座千年古镇,随着历史的变迁,已经变成了一座普通村落。

但北楼口的根还在,魂还在。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这个千年古村重振雄风提供了独具特色的基础条件。

近年来,村两委抓住国家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历史性机遇,依托本镊历史文化资源,积极探索产业融合新路。先后完成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3000 亩,完成街巷水泥路8 公里,整修古石板路3公里,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完成了村庄绿化、亮化、排水等基础工程,全村村容村貌大为改观,自然环境进一步改善。在此基础上,村两委引导群众大力发展具有区域竞争力的特色农业,目前,按照旧制在原址重新修建了杨家将点将台,建成优质干果500亩,发展山地蔬莱300亩,发展优质小杂粮基地30 亩。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乡村旅游产业体系。自然风光旅游区、特色农产品等巳成为该村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动力产业、优势产业和绿色产业,进一步加大力度发展乡村旅游巳成为全村干部群众的广泛共识和热切期盼。

北楼口村已经明确了下步的发展方向。总的思路是:以创建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村为主题,科学规划,规范管理,强化服务,打造品牌,走产业融合的路子,积极构筑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发展格局。总体布局和发展重点是:打造历史文化、生态自 自然、特色农产品三个优势产业区,互相融合,共同促进。历史文化产业区;重点打造以杨家将点将台为主的”北楼营景区”。以关圣帝庙申请省级文保单位为契机,积极开发以恒山庙、关圣帝庙及全村七十二座庙宇为主的“宗教文物景区”。同时,开发以战国长城、明长城、岳胜堡为主的”古边塞军事风景区”。生态自然产业区川小岭村千亩原始桦树林为主,与柳坪、四道沟、黑拉桥、长城沟等自然林区连接,打造5千亩自然生态风景区。特色农产品产业区:进一步拓展土豆、小杂粮斤果、黄芪基地。在做大规模、做强品牌的基础上,深度挖掘文化内涵,重点发展生态农庄,办好传统的北楼口庙会,开展北楼口古村落游,吸引休闲采摘,促销特色农产品[16]。

沧桑北楼口,正在迎来新的契机,期冀新的辉煌。

[1]详《明一统志》

[2]代:山西代州;冀:冀州。旧时北楼口是通连忻代盆地及河北平原的重要孔道

[3]云:指云州即大同;幽:幽州即北京

[4]孔道:,通衢大道之意。按《说文》:‘孔,通也。’故大道亦谓之通(孔)道。

[5]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古建队:《山西省境内长城简况》,载于《中国长城遗迹调查报告集》,文物出版社,

1981年。

[6]见谭其骧《中国历史的图集》第一册,第23页

[7]高鸿宾:《张家口战国赵长城考》,《文物春秋》,2003年第6期,第40页

[8]摘自王杰瑜等:《山西省北齐长城调查与研究》

[9]摘自常亮:《撩开北楼关神秘的面纱》

[10]《新唐书》列传140,《山西通志》(光绪志),第1824页

[11]北楼口、杀虎口、碛口,这些名不见经传,今天在地图上都不易见到的地方,曾经有多少商家好汉从这里腾飞;摘自《读《商镇·商道》文稿感受》一文

[12][12]常亮:《撩开北楼关神秘的面纱》

[13][13]孙莱芙:《北楼口》,《典藏朔州》,三晋文化出版社

[14]蔡升元:《北楼口商贾贸易追踪》

[15]据孙莱芙:《北楼口》,《典藏朔州》,三晋文化出版社

[16]常亮、刘继丰《千年古村北楼口》,《应县今古》,2017年第一期,第64页

山西文史系列

Hash:efa47030ce7079f102e3775160a210c1de39810c

声明:此文由 太原道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