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知道潮汕三大古刹?

潮州开元寺

潮州开元寺位于潮州市区开元路,原占地100亩,现存20.3亩,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院。始建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元代称开元寺为开元万寿禅寺,明代起改称为开元镇国禅寺至今。开元寺经历代修建,带有宋、元、明、清的建筑风格和艺术特色。

开元寺规模庞大,肃穆壮观,是一组较完整的唐代建筑群。其山门外照壁,嵌有“梵天香界”石刻。全寺内分四进,分别为金刚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东西有廊厅,纵深60余米,建有观音阁、六祖堂、地藏阁、方丈厅等。

其主体建筑大雄宝殿建在高出地面的台基上,面阔5间,进深4间,重檐歇山顶,殿脊以葫芦、雉尾为装饰。大殿和殿台四周的石栏板上,嵌有唐代石刻78块,敷演释迦牟尼的生平事迹,并刻有猴子莲花等动植物图案。殿前有1对石经幢上镌《准提咒》和《尊生儿》。殿内神案前有元泰定二年(1325年),用陨石刻成的大香炉,净高15米,由大小6层叠成,上镌“天人献花”字样及走兽、蟋龙、变莲瓣、梅花鹿等图案,刀锋犀利,棱角分明,刻工精美,是十分珍贵的文物。殿内还有建于明末的金漆木雕佛塔,璀璨夺目。塔基6个柱头分别刻成6尊力士,基座6面浮雕唐僧取经故事,人物栩栩如生。基座的每个门洞,均置十八罗汉及二十四诸天尊塑像。此外,还有南宋政和四年(1114年)铸造的千斤铜钟、元代的铜声板等一批珍贵历史文物。寺内的藏经楼至今还保存着8大橱乾隆钦赐的雍正版《大藏经》7240卷,内有汉、番、梵对照本,还有木刻印刷的佛教故事、连环图卷,其数量之多,资料之全,为国内寺院所罕见。

开元寺古朴雅致,处处闪烁着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1980年,开元寺进行大规模重修,千年古刹又重放光彩。每天,前来朝拜旅游的海内外人士络绎不绝。

揭阳双峰

双峰寺为潮汕地区现存三大古寺之一,现为揭阳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揭阳市区马山巷。始建於宋绍兴十年(1140年),旧址在磐溪都双山(今桂岭镇双山村),为法山禅师所创。明初,石山禅师移建於县治马山巷今址,乃粤东地区一大丛林。是时寺宇壮观,佛相庄严,茂林修篁。每当夕阳西坠,钟鼓钹铎齐鸣,梵呗阵阵,木角笃笃,景色迷人,为礼佛和游览胜地。扩建后规模宏大,遂与潮州开元寺、潮阳灵山寺并称“潮汕三大名刹”。后历经两次扩建重修,全国佛协主席赵朴初为寺宇题匾。重修后寺院呈四合院布局,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前厅、大雄宝殿、泰佛殿,有东西两廊。寺中有历代文人雅士碑刻岁通,寺中有砖刻五块,其中虎寿碑最为珍贵。泰佛殿为楼阁式,正殿中金身泰式佛像一座,相传走近,其耳钩即不断轻摇,被传为异事。

改革开放後,县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宗教政策,决定修建双峰寺,恢复古迹,开辟旅游胜地。1986年10月25日举行奠基礼,破土兴工。经过整整61个月施工,耗资四百万元,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1991年12月10日隆重举行修建落成暨佛像开光典礼,盛况空前。

近年修建一新,楼阁浑雄,红墙雕栋,丛竹片修篁,绿叶遮道,古钟悠扬。古时称“双峰晚钟”,为揭阳古八景之一。诗云:古寺钟声清妙觉,庄严梵宇金城东

如今修建一新的双峰寺,殿宇更为壮观宏伟,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三宇并立,观音阁、地藏阁精巧玲珑,东西长廊、耳房及角楼,结构严谨,整个寺院雕梁画栋,古朴大方。寺内珍藏有泰国华侨赠送之观音菩萨铜像,人们前来瞻仰,常常见到菩萨的耳环在微微摆动,被称为双峰一奇。

潮阳灵山寺

位于铜盂镇塔口山麓,坐东北向西南。唐贞元七年(791)高僧大颠创建。长庆二年(822),穆宗赐额“灵山护国禅院”。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名僧觉然重建,是年朝廷赐新译藏经280卷;天圣七年(1029)诏改为“灵山开善禅院”;景祐元年(1034),邑人、刑部郎中许申撰文《敕赐灵山开善禅院之记》勒石立碑(今存)。宋高宗钦准邑贤王大宝奏请灵山为“祝圣万寿山”并立碑纪念(原碑已佚),今寺僧重立。明洪武二年(1369),僧空山重修建;正统、景泰、成化年间,又数度重修;正德十六年(1521)寺废;万历二十三年(1595),知县徐一唯主持建佛堂一座和三山门;崇祯六年(1633),知县杨灼主持续建完成;明末复废。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知县彭象升捐俸重建留衣亭,并礼请县城文照堂信如和尚主持重建,四十五年(1706)告竣。新中国成立后,于1952年名僧宽鉴、又宗组织潮汕各地僧众30多人,登灵山创办僧伽农场,并主持修葺工作。“文化大革命”后,寺藏经卷、字画及佛象焚毁一空,僧人返回原籍,古刹辟为农场。1979年落实宗教政策,以释又成、释定根为首僧众多人,重归灵山寺开展修复工作,并保留清康熙重兴的三厅六院九天井的建制、土木结构,进深74米、宽39米,占地面积逾5000平方米,有东楼西阁及僧房40间,山门两侧为钟鼓楼

20世纪80年代后,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海内外热心人士捐资帮助下,历经释又成、定根、新曦、明光、心印、光辉(现任)等六任方丈主持重兴,灵山寺开始大规模拓建。1981年4月塑佛像、造佛龛、添法器、修葺堂殿。1982年修复大雄宝殿,改建两侧通廊。1984年陆续修复拔木坞、白石槽、留衣亭、写经台、祝圣碑、舌镜塔、千丛果、开善藏等灵山八景。1985年起,兴建山门牌坊、塔院、僧舍、扩建东西通廊两侧厝包(僧舍),改建观音阁和念佛堂、钟楼、鼓楼,扩建新客堂和新斋堂,总建筑面积7660平方米。1989年于寺后约500米山坡动工兴建全石镇山千佛宝塔。1990年扩建北厢楼。1991年动工改建大雄宝殿为重檐四溜水之土木结构殿宇,同时扩建南厢楼和改建观音厅。1995年万佛阁、开善藏落成。1996年修建留衣亭、铺筑登山大道并建灵福亭。2000年新建大山门及六角亭。2002年动工兴建大颠祖师纪念堂。此外还构建方丈楼、素菜馆等,各项配套设施基本完备,使灵山寺的建筑面积从1978年前的2000平方米扩大至1万多平方米,千年古刹焕发划时代的风彩。2000年成功举办了1200多年来首次传戒大法会;2006年广东省禅宗历史文化系列活动在灵山寺隆重举行,使大颠祖师的道场更加声名远播。现寺内保存宋、明、清碑刻8通,收藏赵朴初、许涤新、饶宗颐、秦咢生、陈大羽、启功、释弘一、释茗山等海内外名家书画一批,并勒石陈列为碑廊,供游人观赏。

1978年11月20日,潮阳县革命委员会重新审定公布灵山寺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12月19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唐大颠祖师塔”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83年,国务院批准公布灵山寺为全国首批对外开放的汉传佛教寺之一。

图文: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长春有何功 常饮老还童

广东省岭南中药文化遗产

百年“萧广丰泰”

汕头酿酒厂20世纪80年末窖存,2003年封装,

Hash:705ebe0a2a8212476ea4d9b90e9cb1578c2ac12f

声明:此文由 潮阳耀明书院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