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纪丨深藏在大山深处的小山村,美食美景撩人心~

富阳最南端湖源窈口村,大自然赐予了她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同样也因为山大沟深,交通不便,让她沉寂于喧闹的城市之外。在物质极为丰富的今天,憨厚、淳朴的湖源人依然传承着祖辈留下来的味道!

@邢捕头 摄

@zbb255 摄

窈口村

原汁原味的湖源小山

窈口有四样特产不得不提,那就是灰汤棕,石斑鱼,手工面,还有手工豆腐皮

↓↓↓

1.灰汤粽

灰汤粽是窈口特有的,粽子个头并不大,剥开粽叶,粽子光滑金黄,咬进嘴时,有异样的清香,糯性特足。据说包这粽子还挺复杂,要把糯米在用稻草烧成的灰里,用水泡,然后洗净用新鲜的棕叶包裹,再放大锅里煮熟。

2.石斑鱼

石斑鱼肉质细嫩,味道特别鲜美。生长在水清的乱石溪中,连有淤泥的水塘和溪滩都不长。湖源溪没有工业污染,水质好,石斑鱼就又多又肥。红烧石斑鱼也就成了窈口农家乐的特色招牌菜。

3.窈口村手工面(索面

村上春树说:“我煮意大利面条是为了活着,活着是为了煮意大利面条”。人类对于面条似乎有着与生俱来的热切渴望,这在湖源窈口人身上表现得尤为淋漓尽致。

在窈口人的印象中,色白、细长、煮熟不用加盐的传统食品窈口手工面是他们心中最美味小吃

||十斤面粉一根面

窈口手工面可以说是一种功夫面,首先做面的材料,取自村民自家地里种植的小麦,自然没有污染。其次制作时间也长。每次左面都要从凌晨开始做到上午晒面,10斤面粉两个人要忙活8个小时;而且10斤面粉和的面饼就拉成细细长长一根面,所以这面晒起来气势可不是一般的大。

|| 十个步骤一根面

切好的面段用手搓园拉长,将大拇指粗细的搓好的面条盘在盆里。

然后把面条绕在两根小竹杆上,再一挂一挂的挂在特制的架子上。

先利用竹杆的重量一点一点把面拉长,再不时用手工拉几下,在挂和拉的不断作用下,工面就逐渐变得又细又长了。

整个手工面需要经过和、揉、干、切、搓、盘、绕、挂、拉、晒十个步骤。

4.窈口手工豆腐

窈口村的豆腐皮名气虽说没东坞山豆腐皮大,但论味道,二者却不相上下。窈口手工豆腐皮用村民自己亲手种植的黄豆和山泉水纯手工制作,传承了多年技艺。

制作出的窈口手工豆腐皮薄如蝉翼、皮薄油润、晶莹剔透、落水不糊、入口即化、外形美观、油润白净、味道鲜美。

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窈口手工豆腐皮有一特点,这里的豆腐皮多放几天就会长毛?因为这里的豆腐皮生产是纯手工的,不含任何化学成分,如防腐剂、强筋剂、耐煮剂,也不加有没有加吊白块和胶水,所以常温多放几天就会长毛。

世界很小,胃口很大

让我们以美食美景作为媒介

去富阳最南的一角偶遇吧!

富阳旅游∣一个有用的公众号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Hash:3ae85166d4d47341e39194e80fb08ccb8ce84d06

声明:此文由 富阳旅游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