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几百座水府庙中硕果仅存的董市水府庙,今天是什么样子?

府庙大门

如果你是一只背负青天朝下看的鸟,你锐利的眼睛一定会发现,在万里长江沿岸的大堤上,如今只剩下一座水府庙独立于苍茫的寒冬之中。你会联想到独钓寒江雪的老翁,古诗的意境就在眼前。你也会想象那个站在江边的老夫子,正在感叹逝者如斯的情景。还有老子——孔子的老师,蹀躞在江畔,面对浩浩江流发出上善若水的呼唤。

你怎么想象都不过份,甚至可以穿越历史隧道,回到遥远的明朝。那是明洪武元年(1368年),太祖昭告天下,册封萧天任为天下水神,并责令长江沿岸州县兴建水府庙供奉萧公,以图保护沿江生灵。所谓水府庙,就是水神管辖流域的庙宇。正因为萧公神在鄱阳湖大战中帮助朱元璋打败了陈友谅,所以朱元璋登基后以感恩之心命沿江州县各立庙祀之。枝江县衙选址在董市镇的董市水府庙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得以建成。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了。

岁月沧桑,年代久远,除了感叹还是感叹。孔子的逝者如斯是时间的哲学,老子的上善若水是道德的哲学。道德融入时间之中,便会产生源远流长的陶冶心灵的作用。董市水府庙像一个独立寒冬的智慧老人,日夜倾听着长江涛声,诵读着老子的《道德经》,传达着挽狂澜于既倒的心愿与灵气。明代几百座水府庙都去哪里了?何处去追寻水府庙的遗踪?

日军占领下的水府庙

据史料记载,民国29年(1940年)五月初,日寇飞机连番轰炸后侵犯董市,先占据水府庙,后进驻董市老街,小镇惨遭5年蹂躏,13座庙宇“佛去僧散”,香火灭绝,几成废墟。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水府庙厄运再降,宝塔被撤,神像被砸,神器被毁,庙堂被改做库房。因此到了1993年3月,远安县鸣凤山道观道长马诚子考察时发现,长江沿岸古代所建的几百座水府庙、萧公庙均不复存在,唯一幸存的只有董市水府庙了。孤独而又寂寞的水府庙,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在那个年代,在某种意义上,与“道德经”精神真是背道而驰。

我爱读《道德经》,“九九”八十一章,虽然只有五千言,但是其人生哲学对我的影响是深刻而漫长的。北京一位画家赠我画作时,我点名要了一幅《老子青牛出关图》。我认为道教这种本土宗教,也许比其它宗教更接地气、更适合国人。老庄哲学历来是中国文化人独善其身的一种修养和寄意。这也是董市水府庙牵动我心的一个原因。现在来看,董市水府庙的香火至今经久不衰,既是保护长江母亲河的一个象征,又是人们期待和谐家园的一个夙愿。

明代的老砖

正因如此,据说董市水府庙香火旺盛、香客众多,做法事盛会时甚至有成百上千的人赶来参与其事,有人不理解并指责这是迷信活动。我以为这不过是香客们精神上的洗礼虔行,怎么能扣上迷信的帽子呢?记得作家陆波说过一段颇有意味的话:“我想,如果把民间的神祗崇拜简单理解为迷信并不能深解其深意。多么贫贱的生命也有他心目中的盛典,和他们亲身体验下的生命的辉煌。”

我去拜谒董市水府庙那天,是2020年元月九日。枝江市前夜下过今冬第一场雪,田野上留下残雪斑斑。天色阴沉沉的,冻雨断续,唯寒而已。可喜的是枝江市一班文朋诗友和民俗文化收藏者陪伴同行,又给我带来一阵阵温暖。我想,莫非是水府庙在向我招手?长江在唱着涛声依旧?水神萧公在诵读经文?水府庙,我终于见到了你了——历经岁月坎坷而初心不改的沧桑老人。

参观围墙边的石碑

董市水府庙是一处古朴幽雅之地。古建筑特别讲究风水,水府庙自然包含了道家风水的惯例。此庙傍水而立,长江依身而过,岸边杨柳芦苇,江面清彻宁静。它坐落于长江北岸,背倚金盆山,古称董滩潮。其山门面向西南,其建筑均为黑瓦坡顶,灌斗砖墙木结构,古风犹存。其围墙、天井、大殿、侧院,殿房相套,自成格局。由此看来,道家把阴阳五行落实在建筑风格中,无论是风向山水,还是阳光江流,绝对都是标配。小庙与周围环境顺其自然而又井然有序,让人感受到如此排列组合,自然会给人心理上注入一种平定风波消除灾难、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氛围和寄托。

进庙之前,我们围着院墙转了半圈。红漆剥落的墙面上青砖裸露,走近细看,砖脊上刻有“水府廟”三字。这是明代建庙时定制的砖,脱胎出窑后,字迹保存完好。水府庙在历次修整中,坚持修旧如旧,尽量保持原貌,让后人从中感受老祖宗的神韵。除了墙砖,地砖也是如此。几次重铺地砖,他们都不主张使用现代的新砖,而是把旧砖拼凑起来,尽管有些旧砖已残缺不全,铺出的地面略显凹凸不平,但在这个具有南方民间四合院式建筑风格的庙里,依然体现了道家看重生命本身而不在乎金玉其表的精神内涵。

嵌入墙角的纤夫石

走到院墙拐弯处,墙角里嵌砌着一块半人高的条石。条石身上有一道一道的石槽,是被长江纤夫的纤绳长年累月地磨勒出来的沟痕。为了保留这块原生态的纤夫石不至于在露天丢失或风化,水府庙把它砌进墙体,成为水府庙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细节。我伸手摸了摸那些石槽,粗糙,冰凉,凝固着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仿佛有撕心裂肺的纤夫号子从岸边传来,呐喊着,鼓荡着,绕过水府庙逆流而上。纤夫以血泪放歌,以纤绳留痕,以卑微的生命与命运抗争,水府庙以纤夫石见证并抚慰了长江纤夫布满创伤的心灵。

在院墙南面,大约有上十块石碑靠墙而立。遗憾的是,历经几百年风雨,大多字迹模糊,只能依稀辨认出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等年号,其中不知有多少故事都于岁月风烟中湮灭了。倒是山门上“恩济万姓”的匾额提醒我,只要施恩于人,为万姓奉献大爱,将道德根植于人心之中,碑文其实就镌刻在民众的心里。

屋梁上的阴阳图

这时,刘道长走来,将我们迎进庙里。刘道长带我们参观前殿后殿。他指着屋梁上一根柱子说,那上面有最初建庙时画的太极图案。我眼睛高度近视,加之天气阴沉,室内光线偏暗,可惜未看清楚。董市水府庙在前殿供奉的水神主要有萧公、水官大帝和四海龙王,后殿供奉的神仙有观音玄武和财神。人们一见观音菩萨,立即就会产生亲和感与敬仰之情,与其说她是一尊神,倒不如说她是一个充满爱心的母亲。令我迷惑不解的是,董市水府庙怎么会供奉武财神赵公元帅赵公明呢?于是请教同行的枝江朋友。枝江朋友说:“这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董市镇明清时期就是商业重镇,是鄂西一带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上下码头,商贾云集,都要来庙里拜一拜财神爷。二是赵公元帅的经商理念契合世间人心,他讲究做生意要以诚为本、守信行仁,因此最受商家尊崇。”寥寥数言,解惑释疑。于是我想到,经商者,须以善求财也;求道德者,便坐地成仙也。

观毕,我们走进小庙茶室饮茶谈经。来的人都是有几把刷子的文化人,从老子《道德经》说到道教创立者张天师,七嘴八舌,谈兴甚浓。记得那天说得最多的是老子的一句话:“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照我理解,老子是强调水柔弱不争的品性,道家为此倡导太上不争的教义。我边饮茶边思考,从根子上看,追求和谐社会才是一种大道。如今世界上并不安宁,国与国之间为了自身利益动不动员就兵戎相见,弱肉强食,愈演愈烈;商场上甚至文场上占山为王,欺世盗名,争名夺利,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确实需要一种清洁的精神,一种上善若水的精神。否则,世风日下,物欲横流,人类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堕落之阱。且让东去的江水,来洗涤人心的污浊吧。且让我们记住:天道有轮回,苍天饶过谁?

在将近半天的游览中,董市水府庙的简朴与深邃使我受到启迪和教益。现在回想起来,这次枝江之行真是值得。没想到临走的时候,竟有些难舍难分。《诗经·采薇》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挥手道别,水府庙默然无语。也许是心灵感应,我在车上回首一望,仿佛听见它喃喃自语:水和庙是相通的,人和道也是相通的,有了一种天人合一的自然情怀,又何必多言?就连再见两个字,也可以省略了。

哦,独立寒冬的董市水府庙,愿你福泽人间,福佑长江。

作者简介:

甘茂华,土家族,知名散文家、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华散文网特邀作家。历任湖北作协理事,湖北流音乐艺术委员会理事,宜昌市作协常务副主席,宜昌市散文学会名誉会长。已出版小说、散文等各类文学著作15部,获得湖北文学奖、湖北少数民族文学奖、湖北屈原文艺奖、全国冰心散文奖、文化部群星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等重要奖项。散文集代表作有《鄂西风情录》《三峡人手记》《这方水土》《穿越巴山楚水》等。歌曲代表作有《山里的女人喊太阳》《青滩的姐儿叶滩的妹》《清江画廊土家妹》《敲起琴鼓劲逮逮》等。

Hash:640777670bf3d18059107a71e472b3ecf947d343

声明:此文由 新锐散文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