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农民军的最后一战——小闯王李来亨率部众三万余人力战殉国

南明政权一个个被清军击溃的时候,农民军走到了抗清斗争的前线,到顺治五年(1648年),农民军领袖高一功、党守素、贺锦相继阵亡,只有李来亨部继续高举抗清大旗,召集所部数万人,经过多次血战,最后在方圆150余华里的茅麓山高山之上、密林深处,建立起抗清根据地。他实行屯田自给、予民休息的政策,关怀山中百姓疾苦,深得民心,都称他“小闯王”。

李来亨,米脂人,李自成之侄李锦的义子。李自成在通城九宫山遇害后,其妻高夫人召集农民军20余万人,并在李锦、高一功等决策下,实现战略大转变,与南明政权合作,共同反清,永历帝授李来亨都督同知总兵,封三原伯。后张献忠部将孙可望围攻由贵州入蜀的高一功、贺锦、李来亨等部,只有李来亨力战得脱,高一功等均在混战中被杀,经此一战,大顺军实力大减。孙可望在之后与李定国的内讧中大败,兵败降清后被乱箭射死。李来亨召集所部数万人,经过多次血战,率领部众自贵州进入川、鄂边境,并联合当地其他反清武装,组成了夔东十三家军。最后在方圆150余华里的茅麓山深处,建立起抗清根据地并坚持抗清。之后他多次率兵出击,配合南明政权李定国等部给清军以沉重打击,被永历帝封为征虏大将军、太子少保、临国公。

但随着天下形势的发展,南明政权也岌岌可危,永历十二年(1658年),清军三路大军入攻云南,云贵沦陷。南明失去了最后的一块根据地,永历帝逃往缅甸,后吴三桂攻入缅甸,俘永历帝君臣,并在昆明将永历帝父子用弓弦勒死。清廷以永历帝之死招降,来亨皆不应。康熙元年(1662年)底,清廷兵分三路围剿,从川、楚、陕进迫夔东抗清基地,清廷不断进迫,靠着兵力优势将农民军控制区逐渐压缩,并于次年春攻入茅麓山。李来亨放弃九莲坪,将清军诱入险地,毙伤敌约万人。到了康熙三年(1664年),郝摇旗、袁宗第等原大顺军将领相继牺牲,只剩下李来亨部继续抗清。

康熙三年(1664年)春,清廷集合十万大军围捕李来亨,双方相持数月,李来亨部物资消耗殆尽。六月十五日深夜,李来亨亲自率领总兵五名、精兵数千名分路进攻清军防线,另派三名总兵带领士卒旁攻,牵制他部清军赴援。明军抬着云梯、盾牌,手持钩镰大斧,砍断木桩,填平沟堑,“炮矢如雨,蜂拥攻打”。由于清军防御严密,突围未能成功。闰六月初九日夜晚,李来亨再次率领数千名士卒向清军阵地发起猛攻,“槍炮齐发,势如风雨骤至”。明军战士“莫不奋臂争呼,拼死力战”。但因双方兵力对比悬殊,明军虽“连攻五阵”,结果仍被清军击退。

8月,茅麓山寨内弹尽粮绝,军心不稳,少数官兵私自逃出向清方投降。李来亨知道已经到了最后关头,事先妥善安排了老母的生路,先把妻子杀死,放火烧毁房屋,然后自缢而死,壮烈殉国。李来亨父子牺牲后,部下士卒三万余人,多半在混战中壮烈捐躯,部分逃散。茅麓山战役之后,以原大顺军余部为主体坚持二十年之久的夔东抗清斗争,以失败告终,大陆上公开以恢复明朝为旗帜的武装抗清运动基本结束。

Hash:0a40ce8846b4d82c627f20e0ee274146a30a4d9d

声明:此文由 历史人物志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