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街上华琚北魏墓上榜!2021山西重要考古发现

2021年,

中国考古走过百年历程,

作为华夏文明发源地的山西

考古事业在栉风沐雨中,

拥有着众多高光时刻,

一代代考古人用最质朴的情怀,

缩短着时空与历史的距离。

1月11日下午,

第二届山西考古新发现论坛

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内举行。

经过专家和媒体投票,

六个项目成功入选

“2021年度山西重要考古发现”。

它们分别是:

(按时代早晚为序排名)

太原草坪镇城新石器时代遗址

临汾襄汾陶寺新石器时代遗址

运城垣曲北白鹅两周墓地

大同平城区智家堡北魏吕续浮雕彩绘石椁墓

临汾霍州千佛崖遗址

太原小店区明代藩王墓

大同市平城区智家堡北魏吕续浮雕彩绘石椁墓

发掘单位:大同市考古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张志忠

主要参加人:靖晓亭、李志国

执笔:靖晓亭

为配合大同市上华琚棚户区改造建设项目,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在位于大同市开源街北、永泰南路东,智家堡村西北的建设项目用地范围内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北魏时期墓葬67座。其中,发现了大同市目前唯一的一座浮雕彩绘带前廊仿木石椁墓,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M57航拍图

墓葬形制

M57,长斜坡墓道方形石椁墓,坐北朝南,方向185°,石构封门将墓葬分为墓道和墓室两部分。墓道长约13米、宽1.1米,有两个过洞一个天井,墓底距现地表5米。墓道近封门处东西两侧各有一壁龛,壁龛较大,壁龛内未见器物。墓室南北长约3米,东西最宽处3.6米。甬道前设石门,高1.52米、宽1.6,门楣饰门簪三枚。墓室中央偏北置一带前廊且有浮雕彩绘的石椁,南北长约1.8米、东西宽约3.3米、最高处1.9米。

石椁:砂岩质,平面呈长方形,位于墓室中部偏北,为仿木构房型,单檐悬山顶,两面坡,前廊后室,面阔三间,明间开门洞,无门。

▲石门、石椁

椁顶:椁顶刻瓦垄,近梁处素面,近廊处下部涂朱。

前廊:四个覆盆式蟠龙浮雕柱础上立八边形廊柱,廊柱上承一斗二升拱,上接八边形廊椽承托檐顶,均涂朱。明间西廊柱正面竖刻两列铭文,为“惟大代太安二年岁次丙申正月丁亥朔廿三日己酉石文□江将军扶风太守槐里界雍州扶风郡槐里县民吕续石屋一区”。

浮雕彩绘:石椁外南壁和石椁内东、西、北壁均有浅浮雕,画面形象生动、手法古朴典雅,刻工精细,彩绘以红、黑、白色为主,色彩鲜艳。

北壁上部中央浮雕彩绘墓主人升仙图,两侧分别为鼠头鸟身、牛头鸟身侍奉神兽,北壁下部中央浮雕彩绘盘蛇龟玄武两只,两侧为浮雕彩绘朱雀两只。

▲墓主人升仙图

▲牛头鸟身侍奉、鼠头鸟身侍奉

▲石椁北壁浮雕彩绘

西壁上部浮雕彩绘持幡引路羽人,下部浮雕彩绘白虎一只。

▲石椁西壁浮雕彩绘

东壁上部浮雕彩绘持幡引路羽人,下部浮雕彩绘青龙一只。

▲石椁东壁浮雕彩绘

椁室南壁未进行雕刻,仅彩绘有两名侍俑,画面已漫浸不清,仅见轮廓。

▲石椁南壁东侧彩绘

南壁外部东西两侧,浮雕彩绘异域风格的镇墓武士各一人,面貌威严狰狞、身着异域服饰、袒胸露腹、赤足、手握三叉戟。西壁外部近北上角处侧向浮雕坐佛一尊,未施彩。

▲南壁外部的浮雕镇墓武士

▲石椁外侧坐佛

出土器物

该墓出土遗物数量较少,有镇墓武士俑、镇墓兽、石灯、釉陶壶、陶罐、陶壶、铜带饰、云母片、漆盘等16件。

▲出土陶器

▲石灯

初步认识

M57石雕彩绘石椁墓,是目前大同市发现的唯一一座北魏时期石雕彩绘石椁墓,椁室内雕刻的墓主人升仙图、导引图、四神图等有明显的汉代遗风和宗教色彩,而南壁外侧所雕刻的异域镇墓武士的发型、样貌、体态、穿着等,明显与汉文化风格不同,为研究民族融合、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明间西廊柱刻有北魏太安二年(公元456年)铭文,为该墓提供了确切纪年。铭文记载墓主人为扶风县民,可以断定墓主人来自河西地区,与史书记载的北魏人口大迁移史料相吻合。特别是M57西壁外的随意雕刻疑似坐佛像,推测可能与云冈石窟的开凿有关,仍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墓铭

来源 | 文博山西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Hash:b99689ff0709efcfe1db355d83ef012ceac578d6

声明:此文由 新大同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