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发现古代“厅级单位”,占地近2万平米,专家:古代高级衙门
遗迹顾名思义是古人遗留下来的痕迹,我国著名的遗迹有万里长城、兵马俑等。这些充满了历史沧桑的遗迹,就像见证历史的证据一样,历经几千年的时间流逝,最终成为了人们了解古代史的突破口。
2019年3月29日,
南宋衙署遗
址入选“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个消息被各大媒体争相报道。
这座始于南宋时期的衙门,总面积约为1.5至2万平方米,时至今日依然是我国出土的规格较高的南宋衙署。
第一、悠久的历史名城
重庆是我国为数不多的直辖市之一,人们都习惯称它为“渝”,作为我国西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对四川省的经济、运输业发展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重庆得名也非常传奇,早在1189年北宋皇帝宋光宗赵惇,先封恭王再即帝位,所以自诩“双重喜庆”。至此之后重庆之名应运而生,时至今日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了。
但重庆的历史却可以追溯至“巴渝”时期,这样算下来它的历史足有3000多年了。作为巴渝文化的发祥地、以及“红岩精神”的起源地,即使到了现代社会也依然是名城之一。
第二、南宋衙署遗址现身
2004年重庆市合川区东城半岛的钓鱼山,发现了钓鱼城范家堰遗址,也称作重庆合川区钓鱼城范家堰遗址。
在这座历史悠久的遗址中,考古专家又挖掘出了南宋衙署遗址,作为考古界取得的重大突破,证实了重庆的名称来源于宋代。
据考古学家查阅史料后得出的结论,早在公元1259年宋蒙战争期间,钓鱼城范家堰遗址就曾是古战场。
而南宋衙署遗址,则是宋军的指挥部,很多关于战争方面的情报、信息,以及指令都从这里源源不断传往宋军各部。
据史料记载公元1259年,蒙哥汗曾亲率大军兵临钓鱼城。但是镇守在当地南宋将士们,在军事统帅的指挥下,开始了顽强的守城战,致使蒙古大军的进攻步伐受阻。
钓鱼城保卫战断断续续地打了36年之久,但蒙古军队始终都没能攻下这座易守难攻的城池。后世史学家也不禁为此感叹,原来南宋将士绝非软蛋。
只不过在文人主政的大趋势下,武将的权利受到 了严重的制约,因此才会导致国力日渐衰弱。但在钓鱼城保卫战中,南宋军民借助山城设防击败蒙元铁骑,创作了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
第三、“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据相关文献资料记载,宋蒙战争时期钓鱼城,成为了防御蒙古军队南下的屏障。如果从军事角度来讲,由于这里的地势易守难攻,所以根本不是最佳的进攻地点。
但蒙哥汗却执意要攻下钓鱼城,原因就在于这里曾是重要的军事指挥中心。而南宋时期衙署遗址,就是钓鱼城中的指挥部。
按照现代的行政划分来看,至少应该属于南宋时期的“厅级单位”。这座建筑采用的是庭院式设计,分为前院、中院、后院三个部分,依山而建、坚不可摧,否则也不会流传至今。
这座衙署由北向南延伸,依照山形建成了三层阶梯式式的建筑。一二级阶梯级差约3米,二三级级差约8米。
后院还有一个十分隐秘的地下室,入口处高2.3米,宽约1.6米。由于这个地下室处于十分隐蔽的位置,所以专家推断可能是一个金库,或者说存放贵重物品的地方。
南宋衙署遗址总面积约1.5万-2 万平方米,核心区域约8000多平方米。从建造面积和规格来看,应该属于南宋时期的高规格建筑。
像这样的单位,只有经过皇帝亲自批准,才能建筑如此规模的衙署,可见它的战略地位有多高。
从钓鱼城遗址就可以看出,这座位于重庆的重要防御城池,无论是规模、规格还是地位,都足以和南宋其他要塞相提并论。
目前,钓鱼城内的南宋衙署,入选了“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后续还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结 语
一座历经三千多年风雨的城池,一段蒙宋战争的缩影,如果不是钓鱼城遗址被发现,或者说南宋衙署遗址出土,或许这段历史将被永远埋在土里。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了重要的旅游观光地,继续散发着独特的历史魅力。
Hash:7c4bbb41eec6d884e5c25adffedea3032832c6a5
声明:此文由 残城碎梦醒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