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望台,这里有浓浓的首义文化
得名于楚昭王
筑台望帝京
武昌区文体局文化科刘心敏科长介绍,这里之所以叫做“楚望台”是有历史典故的。
元朝末年,朱元璋进军武昌,曾驻军在此,闻报得第六子,高兴地说:“子长,以楚封之”。朱元璋称帝后,于洪武三年(1370年)封第六子朱桢为楚王。次年,便在武昌高观山(今蛇山)下大兴土木,修筑楚王府,历时八年竣工。楚王府位于高观山南麓,坐北朝南,背依高观山,东西宽2里,南北长4里,占地8平方里,相当于当年的半个武昌城。
从后世的零星记载中可知,当年的楚王府内遍筑宫殿、楼阁及水榭庭院,宫殿、宫室、堂库、宗庙等800余间。周围垒石为城,高二丈九尺,号称“王城”;开四门,正门称镇楚门,俗称公衙门,至今尚有地名曰“王府口”。正殿基高六尺九寸,正门、前后殿、四门城墙饰以青绿,廊房饰以青黛。四城正门,以丹漆,金涂铜钉,豪华壮观,犹如皇宫。清初曾有文士吟咏楚王府“朱甍绣瓦倚斜曛,楚歌燕舞镇目闻……离宫别馆连天起,王砌金铺辉月明”。可见当年楚王府之繁华。
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桢就藩武昌,在梅亭山树立分封楚王的御制碑文,并建“封建亭”。朱元璋期望朱桢的武昌藩地成为拱卫京师(南京)的战略要地,一旦天下有变,即可率大军顺江东下,讨伐乱臣贼子,屏蔽皇室。故当年朱桢所统护卫竟多达6500人,比赫赫有名的燕王朱棣所统之5770人犹有过之。
朱桢自就藩武昌起,直至建文帝即位的17年间,曾多次统帅大军征战,立下赫赫战功。就连信国公汤和、江夏侯周德兴等开国元勋都受朱桢的节制,对朱桢俯首称臣,朱桢实质上成为朱元璋在湖广的一个化身。
朱桢不忘父皇之恩,常在梅亭山遥望帝京,故又建“楚望台”。从此,梅亭山一带被称为“楚望台”,是明清两代武昌较为著名的风景名胜之地,也是著名的忠孝文化之地。如今,这里修建成了一个非常漂亮的楚望台遗址公园。
碑林、浮雕
前日,记者来到位于武昌首义南路的楚望台遗址公园。公园内,有一片纪念辛亥革命百年主题碑林——首义碑林。其中,有毛泽东等人25件原作手迹,还有80件国内当代书法名家佳作。
记者在公园里的首义碑林看到,碑林由景观石刻、组合碑墙和碑林长廊构成。景观石刻大多是历史名人原作手迹。
碑墙和碑廊中的当代书法名家作品,基本代表了中国书法界的最高艺术水准。湖北著名作家、诗人熊召政所撰近400字《首义碑林记》也镌刻于石碑之上。
整座碑林石材以中国黑、万年青、汉白玉、红花岗石为主,有圆有方,有墙有廊,安放各异、形式多样。其镌刻直、圆、尖、麻,雕工精细,笔墨风姿尽显,又不失石碑天然本色,再配以园林景观,错落有致,别具一格。
记者在公园内还看到了一个大型浮雕《首义烽火》。浮雕正面再现了百年前“炮队进城”的恢弘场景,背面则是“夺取军械”的激战场景。浮雕里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生动、直观地展示了武昌首义革命者抢占军火库、占领起义门的历史事件。
提到“楚望台”,大家可能第一个想到的是“楚望台军械库”。的确,这里是武昌起义起义军占领的第一个目标。
当时这里存有124门大炮、5.9万支步枪,是全国乃至远东最大的军械库。武昌起义第一枪后,起义军迅速占领楚望台。
此后,楚望台一时成了起义军的大本营。起义军在此补充弹药后,发动了向湖广总督署、张彪的第八镇司令部的进攻。
不过,这里之所以叫“楚望台”,还有更悠久的历史典故。
版面制图童胤文
Hash:822242e823ac15d87f9abc933dd88c00ddd6932d
声明:此文由 汉网_plth1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