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堆”里安息着4000“无耳”烈士

记者严珏 摄影詹松

武汉抗战纪念园

武汉抗战纪念园位于武昌石门峰,纪念园以武汉抗战为主题,是以中国抗日空军纪念碑、武汉抗战纪念馆、国防教育主题公园为主轴的国防教育平台。

其中武汉抗战纪念馆由“军民抗战”、“抗战文艺”、“日军罪行”、“武汉空战”和“保卫大武汉国防教育主题公园规划展”五部分组成。

以“同仇敌忾:军民抗战纪念展”为主题的军民抗战展区,拥有生动的图片、珍贵的史料文献以及真实可触的抗战文物。它向世人再现了那场血与火的战争中,军民同仇敌忾,团结一心,浴血奋战的历史场景。展区不仅有当时的武器装备如军用电报机、八路军自制手枪和德式手榴弹等,还有许多珍贵的文献资料,如当时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文件,以及在武汉创刊的《新华日报》。

苏军烈士墓

1938年的武汉空战中,苏联空军志愿队有100多人牺牲,被掩埋在万国公墓。1956年,部分苏军烈士的遗骸从万国公墓里分辨出来,迁到解放公园立碑安葬,即是现在的苏军烈士墓。

按照解放公园的路标指示牌,穿过几条幽静的小路,跨过一个小石桥,巍峨的苏军烈士墓碑悄然映入记者眼帘。两排整齐庄重的松树竖立在草坪前,像是守护着烈士英灵的战士般雄伟挺拔。穿过松树小路,在纪念碑的正前方铺展着一大片草坪,在草坪的中间园艺师傅们还修剪出了一个大大的五角星。烈士墓碑大约高8米、占地1平方米,碑身正面刻着“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墓”十个金色大字,令人肃然起敬。就在纪念碑的正后方是15位烈士的墓台,岁月的风尘早已在它身上刻下斑驳的印记,上面记载的是墓碑文和烈士们的名单。墓志铭上写道:“一九三八年,当中国人民正遭到日本法西斯疯狂侵略的时候,苏联人民无私的派遣了自己优秀的儿女——苏联空军志愿队来到了中国,援助了中国人民反对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伟大的正义的斗争……”

历史已成过去,但回想起那段峥嵘岁月,仍令人激动不已,把青春和热血埋藏在异国他乡,埋藏在自己战斗过的地方,那是何等悲壮的事情!

辛亥首义烈士陵园

1911年,武昌起义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也引起了清王朝的极大恐慌。

清廷急忙调动兵力来镇压湖北革命;湖北军政府也加紧扩军备战,誓死保卫武汉。

武汉保卫战于10月18日正式拉开战幕,整个保卫战系由汉口战役与汉阳战役组成,历时40余天。汉口古称夏口,因而这次发生在汉阳、汉口的大规模战役,一般称之为“阳夏战争”。

坐落于汉口球场路2号的辛亥首义烈士陵园,内有鄂军起义阵亡无名烈士墓冢6座,俗称“六大堆”。陵园中央耸立一座通高10.10米汉白玉大理石纪念碑,苍松翠柏下,6座烈士合墓并排3座,分列于纪念碑南北两侧。

据了解,这6座墓冢安葬着4000具“无耳”烈士遗骸,全是当年汉口保卫战失败后,被残忍的清政府为了区别清军和起义军尸体而割掉双耳抛尸荒野的首义烈士。最先安葬此处的原是“六大堆”2000具遗骸,1955年,因市政建设需要,将葬于单洞门的2000具烈士遗骸迁葬于此,建成7座墓冢。1985年江岸区政府拨专款重建烈士陵园,将7座墓冢重新合建为6座。

施洋烈士陵园

施洋烈士陵园位于武昌丁字桥,坐北朝南,主体由三部分组成。

从入口进去,拾阶而上,穿过牌楼,是一个瞻仰广场。施洋全身塑像,巍然耸立在广场中央。基座上刻有董必武同志1957年的题诗:“二七工仇血史留,吴肖遗臭万千秋,律师应仗人间义,身殉名存烈士俦。”纪念碑高5米,基座宽2.2米,长35米,左侧刻有烈士生平事略,右侧刻有“二七”惨案经过。纪念碑的后面就是施洋烈士的衣冠冢。烈士原来安葬在洪山脚下,后迁至山腰,修成现有的陵墓。墓坐北朝南,呈八方形,边长1.9米,其上书“施洋烈士之墓”。

整个陵园的设计,饱含着后人对先烈的景仰。台阶、塑像、墓道、纪念碑和四季常青的翠柏苍松,都以其庄严、肃穆,显示一种轴线对称的美。陵园四周有鳞次栉比的高楼掩映,陵园内有葱郁树术的环绕。既是先烈英灵栖息之地,又是广大青少年凭吊先烈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

▲今年清明前夕,辛亥革命志士后裔来到“辛亥首义烈士陵园”缅怀无名烈士。

▲施洋烈士陵园的施洋塑像

▲辛亥首义烈士陵园无名烈士墓冢。

▲苏军烈士墓。

Hash:db92c41caedb6d4694938a770f0a4ac7b3d2eafa

声明:此文由 武汉晨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