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藏着一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现存40多栋明清建筑 像极了古徽州

导读:

相信无论去过武汉的,还是没有去过武汉的,你问他对武汉的第一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绝大多数人给出的答案都会是“滚滚东流水”的母亲河长江。“中国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国内赏樱最佳目的地的武汉大学,还有百年老巷被誉为“汉味小吃第一巷”的户部巷也会名列其中。莎士比亚曾经过,“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武汉亦是如此,每一个人的眼中关于武汉的印象都有自己的见解。武汉,无论是它的名字,还是它的历史,对于我们来说都太过于熟悉,所以我最常关注到的都是它耳熟能详的东西,其实当我们真正的走进武汉会发现原来在武汉境内还深藏着很多“宝藏目的地”,比如距离武汉市区60多公里的黄陂区王家河街道的大余湾就是其中一个容易被忽略掉的宝藏目的地。

武汉是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城中交汇的城市,也是我国著名的江城,在这里孕育了太多的华夏文明。这座江城不仅拥有独一无二的自然风光,也讲述了3500年历史,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其境内历史文化遗迹众多,而且每一个都有着相当高的历史地位和名气。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的大余湾也列在其中,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但是它的名字却鲜为人知。

大余湾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木兰乡双泉村,南距武汉城区68公里。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没有车水马龙的街道,它是一个依山傍水隐藏于世的古村落,它是一处远离世俗喧嚣的风水宝地。置身于古村落,如果事先并不知道这是位于武汉的古村落,而是第一次来到这里,有误以为置身于安徽皖南的古徽州的古村落里。大余湾20余条古巷纵横交错,每一条古巷都是青石板路铺就的,青石板路的两旁是错落有致的石砌屋。

大余湾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至今已有650多年的历史。大余湾现有村民108户,居民324人,村里人余为大姓。从余氏族谱中可以了解到,在明代洪武年间,江西北部婺源德兴的余氏家族,在其一世祖余秀山的率领下,从江西迁徙到黄陂研子、木兰川一带,定居下来,繁衍生息,逐渐形成村落。在明清民国时期,大余湾的人们善于经商,在商场上发家致富,便开始在家乡大余湾大兴土木,至今仍保存完好40多栋明清时期的古建筑

大余湾保存下来的明清时期的古建筑,虽然陈旧,但是仍展现着当年的气势。古宅没有整齐划一顿砖块,而是把大块大块的石头裁打成方方正正的条石砌成的墙体。硬山顶、翘檐、檐额彩绘、天井、承水池、木雕隔屏、清式架子床、清式扶手椅,处处透露着古色古香,蕴含着浓浓的明清的建筑风格。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这里的古建筑被毁掉一些细节,正是这些模糊的画面,才让古村落增添一些沧桑感,才让古村落的历史痕迹更加明显。

走进大余湾,会发现这里的古民居也是粉墙瓦黛、马头墙,精致木雕,门前画檐廊,气派堂皇,这里似乎和我之前去过的地方似曾相似?对,和我去过的安徽皖南地区的古徽州村落极其的相似,也是粉墙瓦黛、马头墙,精致木雕,门前画檐廊,大余湾的古民居也处处彰显着徽州文化特色,这也正是典型的明清徽派建筑风格。如果不提醒说这里是在武汉大余湾,我真的误以为自己又来到了古徽州。

Hash:12cc3d2ab171d93f3c5734ca4c00fbc23b6d52ad

声明:此文由 朱桀的行走笔记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