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武汉人也都快忘了,曾作为汉口主权丧失的醒目建筑们长什么样...

建筑是无声的诗歌,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

鱼游作者「清风一叶」

鱼达标签:80后,非典型性狮子女,武汉土著原住民;超龄文艺女青年,爱好文学+艺术+摄影+自由行

历史建筑是一个城市的历史见证,

旧时租界中的历史建筑“本无罪”,

我们必将永远铭记过去那段屈辱的历史!

家住汉口鄱阳街,我从小是听着江汉关的钟声,天主堂的祷告声长大的。作为一个地道的“武汉伢”,在旧时的英租界住了将近三十年,早就习惯了家附近随处可见又风格各异的“洋建筑”。然而,这些建筑原本是干什么用的,都有些什么历史背景及故事,其实我对此知之甚少。

我曾游览过天津的“五大道”和“劝业场”。同样都是旧时的租界,都是历史文化街区,给人的感觉却不尽相同。与之比较,武汉的“五国租界”从名气和整体形象上来说,比天津的都要逊色不少。实际上,从建筑本身来说,应该是不相上下的。但由于多年以来,武汉的诸多历史建筑缺少基本应有的保护,其所在的街道也缺少合理优化的规划设计和建设,自然就有不小的差距了。在相关的文化和宣传上来说,武汉相比天津也非常之欠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这次我不谈中山大道和沿江大道以及江汉路上的优秀历史建筑。那些“经典热门建筑”,想必武汉人都相当熟悉了。

我带大家看一看,在这两条大道之间的几条道路,诸如胜利街、鄱阳街等路上,那些“相对冷门”的历史建筑。

当前正值中山大道改造之后,其周边地区的扩展改造阶段,一起去看看“老房子”的现状和变化。那些我既熟悉又陌生的历史建筑,有些变得着实让我都认不出来了……

1861年汉口开埠以后,相继设立了英、俄、德、法、日五国租界,先后有20个国家在汉设立领事馆。租界设立后,汉口涌现了一批罗马式、哥特式、俄国式和日本式的建筑。

租界的存在,标志着汉口城市主权的部分丧失,但同时汉口各国租界的建筑布局和规划为华界的建设提供了借鉴的经验,使武汉市城市建设活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和发展。

作为我市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优秀历史建筑,主要由1861年汉口开埠至上世纪50年代这一时期的金融、宗教、外交、民居、工商业等历史老建筑组成,融西方建筑的古典浪漫主义和民族建筑的含蓄典雅于一体,是我市历史文化资源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

德租界与日租界毗邻,除中山大道、沿江大道、胜利街三条横向的马路外,有六条主要的纵向马路直通长江

这六条道路可以说是中国城市中最具特色的路名。分别是一元路、二曜路、三阳路、四唯路、五福路和六合路。六条道路在德占时期,都有一个德国名字:

一元路——奥古斯都街(Augusta street),

二曜路——维多利亚街(Victoria street),

三阳路——乌特森街(Utsen street),

四唯路——尼恩街(Nien street),

五福路——夏罗特街(Cnarlotten street),

六合路——多罗逊街(Dorotheen street)。

当时,幽默的武汉人觉得这种叫法太绕口。于是在这六条街道德语发音的基础上经过一些修改,配上符合中国风俗习惯的吉祥字来命名,分别被称为皓街,福街,禄街,寿街,宝街,实街。一战后,德国在华租界被陆续收回,这六条道路也改成了更具中国传统味道的名字。

一元路取“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意,

二曜路取“日月光曜”之意,

三阳路取“三阳开泰”之意,

四唯路取“礼义廉耻,国之四维”之意,

五福路取“、富、康、德、命”为五福之意,六合路取“六合同春”、“天地四方为六合”之意。

{ 武汉滴小伙伴们都知道吗? }

这六条道还直通武汉的1-6号码头

注:因本人于2017年5月多次路过拍摄,并非专程探访,上传的图片也没有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但朋友们可以从这六条路开始你的“汉口租界之行”!或者按照文末我强烈推荐的,非常详实的“汉口五国租界游览路线”来参观游览!

公馆

△“萧公馆”今日样貌

萧公馆于1925年建成,由罗万顺营造厂施工,为2层砖结构,临街而建,处于中山大道与胜利街的交汇口,十分显眼夺目。上世纪的九十年代,在上面加盖了两层,形成了现在四层的格局。公馆是一栋具有法国式晚期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

△中山大道改造前“萧公馆”旧貌,此图摘自网络,以示对比。

萧耀南,湖北黄冈孔埠萧家大湾(今武汉市新洲区)人。1921年任湖北督军;1923年任两湖巡阅使;1924年至1926年任湖北省省长。陆军上将。因其祖籍为浙江兰陵,也被人称作“萧兰陵”。

一代军阀萧耀南督鄂五载,身居高位,可以想象他当年何其威风,萧公馆又何其风光。他曾于一九二三年在军阀吴佩孚指使下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

汉口胜利街257号

△汉口胜利街257号

这是一个与曾经的豪华别墅“肖耀南公馆”对望的私人公馆,没有谁真正说得清这幢大楼最开始的主人是谁,所以在这块黑色的大理石牌匾上,这栋武汉市优秀的历史建筑是一处无名的街景——汉口胜利街257号。

这栋楼建于1927年,为二层砖木结构,属文艺复兴式建筑,位于胜利街与中山大道的交叉路口,视觉上非常抢眼,门口还建有一个别致的小院子。

△此图为中山大道改造前此处建筑的样貌。此图摘自网络,以示对比。

鲍公馆

汉口美最时洋行大楼(鲍公馆)旧址

1926年10月,北伐军攻占三镇,武汉成为大革命的中心。此后国民政府从广州北迁武汉,国际名人、国民政府总顾问鲍罗廷来到汉口,住进一元路口一幢三层楼西式房子,汉口美最时洋行大楼,后来人们习惯地称之为“鲍公馆”。 美最时洋行是德商银行,当时位于德租界。

汉口国民政府外交部旧址

汉口国民政府外交部旧址,此处现为武汉市档案馆(档案局),旁边还有个展厅,时间充裕可以参观一下。

武汉电影

原武汉电影院,现为一家特色火锅店。

此建筑建于1920年,位于法租界西贡街(又称河内街,在黄兴路与胜利街交汇口)。始名汉口大戏院,后变名为:“中华大戏院”、“康登大戏院”,系由法商立兴洋行租给意大利人鮑特经营。1930年由华商郑孝坤改建,并投资上乘的设备,更名“明星大戏院”。

△在网上找到了可以对比的老照片

解放电影院

△原解放电影院,多年前的旧照(网摘)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解放电影院和武汉电影院在武汉的名头可是响当当的。

那个时候,武汉的电影院还不多,有的偏僻片区方圆五六公里找不到一家电影院,可蔡锷路上的这两家电影院,却只相隔百米。可想而知,当年汉口法租界的娱乐业有多么发达!

现如今,旧时的“大戏院”变成了“火锅大戏院”(广告词:穿越到民国在戏院里吃火锅)

“火锅大戏院”的侧面有一排霓虹灯招牌,很有点复古的民国风情。

德明饭店小洋楼旧址

△德明饭店小洋楼旧址

德明饭店位于蔡锷路口、胜利街与中山大道交接的半岛形地段,三层砖木结构、覆斗形铁瓦屋面、圆形老虎窗和壁柱处理以及落地长窗直通花园,是典型的法国风格。

它就是武汉最早由洋人开办的旅店——德明饭店,至今已近100年了。1954年德明饭店被改名为江汉饭店,成为湖北省接待外宾的主要场所。

英国作家詹姆斯·迈克马努斯的小说《黄石的孩子》,2008年改编成同名电影引入国内,原著中有一个篇章专写中国汉口,其中就写到德明饭店。

江汉饭店

△网上的老照片(江汉饭店)

说起德明饭店,年轻一代的武汉伢可能感到很陌生。但说起江汉饭店,心里是不是就会有一个模模糊糊的印象了啊!

它是武汉最早由洋人开设的旅馆,1954年改为“江汉饭店”,是湖北省接待外宾的主要场所。已荒废多年,现已围起来,估计应该是开始整修了。

胜利街239号

未找到挂牌,暂不确定是什么建筑。

胜利街239号,暂未查询到该建筑的情况。这一带有好多像这样暂未列入“优秀历史建筑”之列的老房子。

驻汉口英国水兵宿舍

△胜利街261号,正在修复建设中

胜利街261号,其始建年代不详,大致在1926年以前,原为驻汉口英国水兵宿舍,1927年,北伐军攻克武汉,随着英租界的收回,该建筑也被武汉国民政府接收。

德国工部巡捕房旧址

胜利街与二曜路(原福街)的交叉口,是原德租界工部局、巡捕房旧址,门牌为胜利街271号。工部局是租界当局管理租界的行政机构,巡捕房则相当于现在的警察局。1900年此楼建成。这房屋的塔楼上原来是个金属质尖顶。在“大办钢铁”的年代把它拆去回了炉。

路过时并不清楚,回去上网查了才知道是德国工部巡捕房旧址。

德国工部巡捕房旧址的老照片,现塔顶已无存。

看来现在是在修复建设阶段,今后就是警察博物馆了。曾经参观过北京的警察博物馆,我大武汉也要有了,期待中……

洞庭街91--97号

△洞庭街91--97号

属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建于1937年前,纵横三段式构图,二三层采用外廊式结构,竖向铁壁柱贯通二三层,柱身有横向线条勾勒,柱头造型及檐口线条花饰精美,整体形象庄重大方。民国时期,一楼部分空间曾作为舞厅使用。

这是本建筑上挂的2012年武汉市人民政府公布的“优秀历史建筑”的标牌上的介绍内容。虽然是公布的优秀历史建筑,但是保护情况堪忧,可以清楚的看到此楼有一部分铝合金窗,与原建筑风格很不协调。

立兴洋行汉口分行(新行)旧址

△立兴洋行汉口分行(新行)旧址

1923年新大楼落成,老大楼先后转手给中法实业银行、发利饭店、比利时义品地产公司,2004年成为武汉市招商局驻地。新立兴洋行大楼在今洞庭街,亦为3层砖木结构,和隆营造厂施工,与老大楼风格类似。

这块牌子上介绍说是“三层砖木结构”,网上介绍也说是三层,但实际明明是“四层”,很让我疑惑不解!暂未查到是否有后期加层的信息。三层,四层!!??

△立兴洋行汉口分行(1923年落成的新行)旧址

网上查询“立兴洋行”时发现其汉口分行还有“新行”和“老行”之分。下图是网上找的“老行”的照片。

立洋行汉口分行(老行)旧址

△立兴洋行汉口分行(老行)旧址

老洋行大楼为3层砖木结构,立面纵向"五段式"构图,竖向以窗来划分墙面。一楼为长窗,只有门厅两边为拱券窗,二三楼为三联券柱式外廊,底层主入口有多立克券柱式3开间门廊。整个大楼以三顺一丁的方法砌筑,外墙的砖块红白相间,坡顶红瓦。

其位于沿江大道183号,建于1901年,19世纪70年代法国人在上海创办立兴洋行,1895年开设汉口分行,办理进出口业务,汉口地皮大王刘歆生,曾在这里和东方汇理银行当过买办。

到1923年时,立兴洋行又在法租界里盖了一个新大楼(今洞庭街82-84号),把这个老楼租给了一对德国叫发利的夫妇,成为了当时有名的发利饭店,后来发利病逝,另一个波兰人接着经营,1935年重建并改名叫汉口饭店,一直经营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初。

胜利街325号

△胜利街325号

文艺复兴式建筑风格,现为武汉铁路局武汉中力物流公司。可以看到明显在上面多盖了一层。在优秀历史建筑上擅自加层,违章搭盖的现象其实并不少见。

只知道“莉莉周花园餐厅”,你还不知道这房子的来历吧。

日租界军官宿舍旧址

这栋红房子属文艺复兴式建筑,建于1910年前后,清水红砖建筑,主体二层,混凝土柱式门廊,廊顶为阳台,局部建有瞭望塔,红瓦坡屋面,门、窗用圆弧形拱券,外墙有砖砌壁柱和隅石。每套住宅均有卧室、起居室、前廊房、厨房,水电卫生设备齐全。

此处原属日租界。1944年12月18日,原汉口日租界地区被美军飞机轰炸成一片废墟。战后,原日租界大部分地方演变为贫民区。仅剩的少量建筑遗存,这栋建筑就是其中之一。因日本在汉驻兵期间,曾作为日本军官宿舍使用,所以现在命名为“日租界军官宿舍”。

看多了文艺复兴的建筑风格,那再来看一栋简洁的现代派建筑吧。

安利英洋行汉口分行旧址

△安利英洋行汉口分行旧址

这栋现代派建筑,建于1929年,由景明洋行设计,钟恒记营造厂分两次施工, 1935年建成。由于选址在十字路口,设计师巧妙地将大楼设计成左右对称的布局,两侧墙体紧邻马路,而大门就是整座建筑的对称中心,很好的利用了地形特点,又不失美观、大气。

在以红色作为基底色的外墙上,整齐的布满了大小规整的玻璃窗,每扇窗户都用白色窗檐作为装饰。整齐的窗檐连成间断的白线,加上顶层的两条白色腰线,将大楼等分为五层,为整栋建筑带来了一丝灵动与活跃。

汉口英商电灯公司旧址

△汉口英商电灯公司旧址

当年是全国最大的直流发电厂。百年前汉口夜晚的第一束生活用电灯光,就是从这里输出的。现为湖北省电力博物馆

在我的记忆中是没有时钟的,怎么变成钟楼了?!不知道历史上到底有没有……

网上找到了改造之前的照片。果然没记错,不是时钟,是颗五角星。

电灯公司大楼是一幢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由英国设计公司景明洋行设计,3层楼,建筑面积2983平方米,混凝土结构,红瓦屋面,外墙仿麻石粉刷。

博物馆的大门就在“钟楼”旁边,是凭身份证免费参观的。另外,在博物馆的楼梯间挂有多幅武汉历史建筑的黑白老照片,也值得一看。

特别提醒,本博物馆的开放时间是上午9:30到11:30,午休,下午14:30到16:00,周末双休。

俄国总会

有一次路过一栋楼,抬头就看到优秀历史建筑的介绍牌上书----“俄国总会”,我感到好奇就进去看了一眼。里面就是普通民居和一间挂着“服装加工”牌子的小店,几个阿姨在里面摆了几桌麻将,正在搓得“哗哗响”。

黄牌子上显示现在此建筑已经是C级危房了!

△不知名的老房子

汉口圣亚历山大大堂

汉口的老建筑可谓多不可数,但如果要论起年龄和传奇性,当然不能错过圣亚历山大大堂

它是俄国侨民在中国汉口兴建的唯一一座东正教教堂,建于1893年,坐落在当时的汉口英租界内。今武汉市江岸区鄱阳街与天津路交界处。2008年,教堂被列为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

△汉口圣亚历山大大堂(目前的最新照片)

1891年,俄国皇太子尼古拉来汉口参加庆典活动。他许诺捐赠一座东正教堂给俄国侨民。1893年,新教堂建成,绿色铁皮瓦六边形攒尖式屋顶,底层砖墙面由六面透视拱券组成,造型活泼,非常富于变化。

△这是网络上找到的2012年的照片

这座教堂近年来改造过,但是当时还原度不够,没有顶部的“洋葱头”!这次改建得很好,也很“彻底”啊,“洋葱头”回来了!终于和老照片一模一样了!

△历史老照片(网摘)

宝顺洋行汉口分行大楼旧址

△宝顺洋行汉口分行大楼旧址

宝顺洋行属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约建于1916年,三层楼砖混结构,平面呈L型,沿天津路和洞庭街的转角处展开立面,转角处楼梯成圆柱形,主入口设于此地,清水红砖外墙,立面强调竖向线条,三段式构图,壁柱贯通三层,雕刻精致,砖拱木窗,三角形窗楣,门楣及露台等构件装饰精美,红瓦坡屋顶。

汉口平汉铁路南局旧址

△汉口平汉铁路南局旧址

这张拍摄的是“平汉铁路南局”旧址建筑的局部。这就是“罗马式卷拱敞廊”。

在汉口旧时租界区的街头,经常会看到“骑楼”,我早已习以为常。去澳门旅游时,在大三巴牌坊附近逛街,走在有很多“骑楼”的街头,竟自然而然找到了“家”的感觉~其实我知道,并不能简单的把“罗马式卷拱敞廊”理解为“骑楼”……

武汉保安洋行旧址

△武汉保安洋行旧址

属古典主义建筑,1914年始建,1915年建成,由景明洋行设计,汉协盛营造厂施工。建筑立面取消古典柱式,但仍表现出三段构图。1910年,英国保安保险公司在汉开设保安洋行,主要经营各项保险业务,1922年停办。

△武汉保安洋行旧址(目前的照片)

△曾经外墙被刷成这种颜色!(网摘)

“知错就改”,还原历史建筑的原貌才是“整旧如旧”,才是修复的原则和负责任的态度!

汉口麦加利银行大楼旧址

△汉口麦加利银行大楼旧址

这座三层西式大楼,是汉口开埠史上有记载的第一幢外国银行建筑。麦加利银行,即英商渣打银行,创建于1853年,本部设在伦敦,是英国皇家特许开展殖民地业务的银行。

为什么在中国内地被称为“麦加利银行”呢?原来,渣打银行在中国的第一任大班名叫约翰·麦加利(John Mackellar),也许是叫他的名字叫得上口,麦加利银行在当时成了内地通称。

目前“中国银行”的招牌已部分拆除,相信今后会还原此建筑的本来原有的样貌。

在这附近的青岛路上的“汉口平和打包厂旧址”目前正在施工改造,因只能看到外墙脚手架,就没有拍照片。

汉口平和打包厂旧址是一座四层砖混结构建筑,墙面用红砖砌筑,窗间用壁柱分割,窗下方装饰一段灰色水泥拉毛墙面。建筑光滑平整,朴实耐用,是典型的近代工厂建筑。

老沙逊洋行仓库旧址

△老沙逊洋行仓库旧址,现今底层为商铺(中百超市等)

沙逊洋行为外商洋行。英籍犹太人大卫沙逊于1832年在孟买设立,专营运销中国广州的鸦片走私贸易。1844年和1845年相继在香港、上海开设分行。1864年大卫沙逊病故。其子伊利亚斯·沙逊于十一年又另设新沙逊洋行,以上海为主要据点。

除继续运销鸦片外,兼营棉纱、棉布进口以及房地产投资和保险代理等业务。1880年伊利亚斯·沙逊死,其长子雅各比接管,将总行迁孟买,上海设立分行。1923年新沙逊洋行第三代主持人维克多?沙逊重返上海,扩大经营与投资范围,约有五十个公司和子公司。解放后,该洋行所有在华企业均先后歇业。

唐生智公馆旧址

△唐生智公馆旧址(现为纪念馆)

唐生智公馆旧址位于胜利街183号,1903年建造,新古典主义风格,有较高建筑艺术价值,曾为凯威香槟会所,属于武汉市保留历史优秀建筑二级保护项目。

现为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该馆由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及与其毗邻的唐生智公馆、怡和洋行公寓3座老建筑组成,占地2495平方米,建筑面积4471.39平方米。可免费参观,需出示身份证。

△改造后

△改造前

怡和洋行住宅旧址

△怡和洋行住宅旧址(现为纪念馆)

原为怡和洋行的高级职工公寓。现为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作为纪念馆的辅助、临时展厅。

△改造后(现拍)

△改造前(网摘)

在上文的各个建筑的介绍中,经常会看到“由景明洋行设计”这句话,你发现了吗?

景明洋行旧址

△景明洋行旧址

英资景明洋行(Hemmings & Berkley)是20世纪上半叶武汉最重要的一个外资建筑设计机构,在汉口留下了数十座建筑精品。早期作品大多为西方古典式样。1921年,在鄱阳街青岛路口为自己设计建造了一座倾向于现代风格的6层大楼。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汉口经营多年的英资建筑设计机构景明洋行停办,景明大楼改为一座外侨公寓。该楼现名称为民主大楼,是武汉市民主党派办公楼。包括九三学社、致公党、民进、民革等。

英文楚报馆旧址

△英文楚报馆旧址

古典复兴式建筑,格里波夫设计。原系4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后增设1层。外墙素净,线脚简化,复合式柱式,以柱式控制立面构图,外形雄健而活泼。

报馆创办人为英国传教士、汉口圣教书局经理计约翰。英文楚报创办于清未民初,依托教会渠道,刊登鄂、湘、川、陕等省消息。当时外地报纸有关武汉的消息,多转自英文楚报;抗日战争初期,不少保卫武汉的消息也从这里传至欧美。

路透社曾在此办公。武汉沦陷后,该报为汉口唯一发行的英文报纸。1941年,日军查封该报馆,没收全部财产。现为长青藤会所。但附近居民,仍习惯称其为新闻大楼。

詹天佑故居

都是洋房子,来看一座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房子吧!只知道詹天佑修铁路,你知道他设计建筑吗?

△詹天佑故居

位于洞庭街51号,建于1912年,是詹天佑任汉粤川铁路会办兼总工程师期间由他本人亲自设计监造。古朴的青砖、木趟栊和满洲窗,是一座原汁原味的西关大屋。现已免费参观。

鄱阳街9号

在江汉路的鄱阳街路口也有几座优秀历史建筑。回想一下,每当路过,你是否从未曾注意?

记得在我儿时,这里就有一间粮油铺,我跟着爸妈提着油壶去打菜油。现在这里的底商有便利超市、服装床品店、拉面馆及做早点餐饮的小店。其实你也有可能在这里吃过饭,买过东西。

这些建筑已经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也许你都会因此自然而然的忽略掉。

△鄱阳街5号

武汉的优秀历史建筑实在是太多了,岂止是三五篇文章就能写得完的。由于篇幅有限,在此无法一一列举。本文仅仅做了个“引子”,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亲自去寻访,逐一去了解。

民生轮船公司汉口公司旧址

谈到民生轮船公司汉口公司旧址,我爸记忆犹新,颇有感情。爸爸说在他年轻时,也就是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分到“二医院”工作后,曾在这里的“单身宿舍”住过好几年的时间。

其实在“老武汉人”的记忆中是少不了这些老房子的,作为“新一代的武汉伢”, 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多多了解身边的这些优秀历史建筑,了解建筑的历史背景和我大武汉的历史?

虽然武汉正处于“大拆大建”的时代潮流之中,但可喜的是还能逐步意识到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修复”,认识到其重要性和历史价值。一批批经典的老建筑有幸得以保留。让优秀历史建筑整旧如旧,恢复如初,改造和建立起了一片片历史文化街区,重现昔日之风采。

其实,我自己从来都没有如此全面地走过武汉旧时的“五国租界”。有多少武汉人这样走过,又有多少武汉人关心和了解过这些呢?!

上网查了下,第一次知道了如此好的游览路线,马上发上来给大家共享!改天我也一定会按此走上一遍。

至于注释中提到的木制电线杆和窨井盖,如今还存在吗?!资料来源于“知乎”在此特别感谢原作者李冲冲。

强烈推荐的“武汉之五国租界游览路线”,如下----

⊙→英租界一日游(53处历史建筑)

起点是江汉路:江汉关、日清洋行、日信洋行、永利银行、中国实业银行、台湾银行,进入洞庭街;

洞庭街:李氏老屋、进入上海路;

上海路:上海路邮局、上海路天主堂、进入鄱阳街;鄱阳街:江汉村、由洞庭街转江汉路;

江汉路:四明银行、上海村、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中南银行、进入胜利街;

胜利街:交通银行、进入扬子街;

扬子街:广东银行、大陆坊、由南京路转中山大道;

中山大道:浙江银行、中央信托局、中国银行、国货银行、金城银行、大孚银行、进入南京路;

南京路:永泰和烟草公司、中孚银行、中孚里、汉口商业银行。

中餐后继续游览

鄱阳街:景明洋行、圣教书局、进入青岛路;

青岛路:平和打包厂、叶蓬公馆、麦加利银行、保安洋行、进入洞庭街;

洞庭街:老仓库、洞庭村、由南京路转沿江大道;

沿江大道:正金银行、太古洋行、花旗银行、汇丰银行、亚细亚火油公司、进入天津路;

天津路:英国领事馆、宝顺洋行、东正教堂、英国小学、德林公寓(中共领导人住地)、贺衡夫公馆、进入中山大道;

中山大道:西门子洋行、盐业银行、新吉庆街、汉口电报局、进入合作路;

合作路:英美烟草公司、汉口电灯公司、群众艺术馆内英国礼拜堂。结束。

☉→俄租界、法租界一日游(53处优秀历史建筑)

起点是沿江大道兰陵路。兰陵路:新泰大楼、顺丰茶栈、进入洞庭街;

洞庭街:詹天佑故居(参观)、俄巴公房、上海大戏院、穿俄巴公房进鄱阳街;

鄱阳街:惠罗公司、俄国邦可西餐厅、八七会址(参观)、由兰陵路转胜利街;

胜利街:楚善里共进会、伪武汉特别市政府参议府、江岸区结核病防治所、唐生智公馆、中共中央机关、日伪汉口放送局、进入黎黄陂路;

黎黄陂路:高氏医院、首善堂、五花宾馆、裕民洋行、珞珈山街中共中央长江局、周苍柏公馆美国海军青年会、进入洞庭街;

洞庭街:基督教信义大楼、俄国巡捕房、法国领馆、李凡若夫公馆、穿同兴里由黄兴路转友益街

中餐后继续游览

友益街:中华全国总工会、刘少奇故居、大舞台、进入车站路;

车站路:老汉口火车站、公德里、长生堂理发厅、法租界消防队、木制电线杆、法国天主堂、涂坤山公馆、赞育汽水厂、进入洞庭小路;

洞庭小路:俄国领事馆、进入沿江大道;沿江大道:浙商三北大楼、宋庆龄旧居、美国领事馆、东方汇理银行、立兴洋行住宅楼、进入蔡锷路;蔡锷路:关麟书私产、蔡锷路21号、滨江里、蔡锷路27号、进入胜利街;

胜利街:江汉饭店、真光照相馆、平汉铁路局、由蔡锷路转中山大道;

中山大道:和利冰厂、三德里向警予故居、肖耀南公馆。结束。

☉→德租界、日租界半日游(23处优秀历史建筑)

起点是中山大道一元路车站。

沿江大道:市政府礼堂、防汛纪念碑、立兴洋行、德国领事馆、进入一元路;一元路:江汉关监督公署、美最时洋行、西本愿寺、坤厚里、进入胜利街;

胜利街:胜利大院、一元小路窨井盖、德国工部局巡捕房、延庆里、胜利仓库、安利英洋行、日本军官宿舍、同仁会医院院长住宅、日本居留民团办事处、日本邮政局、涂长望纪念馆、由旅顺路转长春街

长春街:八路军武汉办事处(参观)、连排日式小洋楼、长春街73-75号、由芦沟桥路进入胜利街;

胜利街:新四军军部(参观)。

附 注

1、计有129处历史建筑(包括1处木制电线杆和1处1953年的窨井盖)。

2、红色路线游穿插在其中。参观红色博物馆,每处约15分钟。

3、配合展示部分历史建筑老照片的复印件。

4、游览路线的特点是不走回头路。

注:相关详细资料及介绍来源于网络

照片均为手机拍摄,相关老照片来源于网络。

你是否愿意再回头看一眼?

本文经小鱼游签约作者清风一叶

授权大武汉周边游(dwhzby)发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我是鱼妹

免费获取达人实地体验攻略

发现好地方,有偿投稿

(最高800 元/篇)

更多你没找到的武汉及周边攻略,请在后台发送相应关键字或给我们留言哦!

Hash:6e1febe09c588bd37e47602f82d9c11487397127

声明:此文由 小鱼游-个性旅行推荐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