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公布重要考古发现​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

对外公布宝墩遗址

新田野考古发掘成果

1986年,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发现了两个祭祀坑,坑内出土了青铜面具、青铜神树、青铜大立人、黄金面具、金杖……展示了一个3000多年前的强大的古蜀王国

如此辉煌的三星堆文化从哪里来?

考古人员展开了艰苦的探源工作,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在成都平原相继发现了宝墩古城遗址郫县古城遗址温江鱼凫城遗址都江堰芒城遗址、崇州双河古城遗址、崇州紫竹古城遗址、大邑盐店古城遗址、大邑高山古城遗址八座史前古城遗址。八座古城文化面貌相似,年代前后延续,学术界将该文化命名为“宝墩文化”。

宝墩文化的确认将成都平原历史向前推进了800年,将成都平原正式纳入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之中,填补了长江上游文明进程的空白,同时为三星堆文明的起源,找到了重要的线索。

“宝墩文化阶段,广泛分布于成都平原的城址、遗址,证明了成都平原拥有孕育三星堆的文化沃土。”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宝墩工作站副站长唐淼说。

根据目前的考古发掘,已知宝墩文化分布于50余个遗址,其中就包括三星堆遗址。在宝墩文化晚期,社会复杂化程度加剧,出现了拥有一定权力的特殊阶层,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一系列中原、长江中下游文明因素进入成都平原,与本地宝墩文化融合,产生了三星堆文化。

成都宝墩遗址首次明确发现成都平原最早的房屋竹构件

此次考古发掘首次发现了宝墩时期作为建筑构件使用的碳化竹片,这是目前所发现的成都平原最早有机质的房屋构件,进一步证实了竹骨泥墙建筑在成都平原的久远历史。

从上个世纪晚期开始,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陆续在宝墩等八座成都史前城址群发现了竹(木)骨泥墙基槽式居住型建筑遗存,这类建筑遗存也延续至了三星堆、十二桥文化时期,但由于成都平原偏酸性的土壤环境,截至去年以前,尚未明确发现残存的有机质建筑构建。

这些成都平原上的早期建筑,到底是木骨泥墙,还是竹骨泥墙亦或是二者皆有?在本年度宝墩遗址考古发掘中,涌出重大发现,在台地边缘倒塌的红烧土基址中发现了6枚碳化竹片。

“竹片出土的那一刻,内心是无比激动的。守候了8年,终于看到了4500年前的碳化竹质建筑构件,说了这么多年的竹(木)骨泥墙基槽式建筑,大多是根据建筑遗迹留下的痕迹推测。如今清晰明了实物证据,虽不能排除有木骨泥墙的存在,但最直接的证明了竹骨泥墙的存在。这些竹片对应是那种竹子?如何妥善保护它们?激动之后的问题接踪而来。”唐淼说。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科技考古中心、文物保护中心相关人员迅速的介入到竹片种属鉴定、保护方式上来。

唐淼介绍,宝墩古城修筑了内、外两重城墙,外城修筑年代晚于内城,但内外城同时使用过。如今看似平坦的城内区域,在宝墩文化时期地貌多样,台地与低洼区域交错分布,最大高差约5米,宝墩先民因地制宜,对城内各种的地貌采用不同的方式合理利用,例如城内地理位置最高的鼓墩子区域,可以称得上是宝墩古城内的“黄金地段”,在该区域分布有三座南北向的大型建筑,推测应为大型公共性建筑。鼓墩子区域既是宝墩古城的地理中心,很可能也是文化中心。

宝墩先民选择地理位置较高的黄土台地营建居址,而墓葬则通常分布于房前屋后或台地旁的低洼区域。宝墩时期已干涸的低洼区域,也被用于制作石器或其他手工业活动。更为低洼的湿地,则被用于水稻的种植。宝墩近期发现的疑似水稻田,即位于这片区域。

竹(木)骨泥墙建筑

唐淼介绍,宝墩古城开启成都城市文明,为早期国家的形成及文明的萌发孕育了胚胎。宝墩文化时期积累的挖壕筑城、治水、水稻栽培、家畜养殖等经验,为宝墩文化后期和三星堆文化时期古城址的修筑、生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因此,宝墩古城遗址是成都平原城市文明的起源地,是成都平原迈进文明门槛和长江上游文明起源的历史见证,也是研究古蜀文明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基石。“以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群为代表的宝墩文化,以三星堆遗址为代表的三星堆文化,以十二桥遗址金沙遗址为代表的十二桥文化,以成都商业街船棺墓为代表的晚期蜀文化等考古成果勾勒出古蜀文明长达2000年的发展脉络。”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段祯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来源: 锦观新闻、亚洲考古

投稿邮箱:dzkaogu@163.com

欢迎订阅2021年《大众考古》 每期20元

邮发代号:28—448

官方淘宝店:populararchaeology.taobao.com/

● 扫码关注我们 ●

Hash:6e0ec7f550ebd834cc41ad8c4217be895e5c4f82

声明:此文由 大众考古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