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武力收复台湾,为何只攻下澎湖列岛,郑氏集团就被迫投降了?

1681年,郑经因病去世,他的儿子郑克爽继位。

康熙趁此机会,任命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整军备战,准备收复台湾

1682年,施琅率领水师从福建莆田出发,但是半路遇到台风,只好无功而返。

1683年,施琅再次领命出击,率领大小战船三百多艘,水师、陆师两万多人,从福建东山岛出发。

六月十五日申时,施琅抵达猫屿、花屿。从东山岛出发,只用了一天半就顺利到达澎湖;率领如此庞大的舰队,还能以如此快的速度到达,可见施琅这次出海之顺利。

此时,刘国轩出现了决策失误。郑军接到探报,得知施琅逼近时,刘国轩只是下令严防死守,并未主动出击。

刘国轩坚信自己铸造的防御阵势固若金汤,施琅舰队无处泊船。他还迷信天气,期望“风起”,“则彼何所容身”,以此“以逸待劳,不战而可收功”。

而刘国轩没有想到,自己的紧缩防守,使得施琅轻松泊船于八罩水竣澳,得以伺机进攻澎湖本岛。

这时,邱辉再次献策:“趁着今晚潮落,发起偷袭,敌人自然溃散。”

刘国轩笑着回答:“你可以说是一位勇将,自当竭力报国!不过,我已有胜算,施琅只是徒有虚名!现在台风频繁发生,还敢率领船队越海征战,岂不是自寻死路?”

刘国轩希望靠台风取胜,再次失去了战争的主动权。

首战澎湖

由于刘国轩的战略失误,郑军丧失了进攻的主动权,施琅则把握时机,积极备战。他把各船指挥召集起来,布置作战任务。次日,施琅亲自率领船队进攻澎湖,澎湖之战就此开始。

双方海上交战情况非常惨烈。战斗从中午一直打到晚上,持续了接近7个小时;郑军水师都督林陞被炮火击中身受重伤,施琅的右眼也被火铳击伤。

不得不说,郑军炮台火力确实非常猛烈。当施琅船队逼近郑军炮台时,郑军随即发炮,数艘清军战船被击中、击沉,施琅率领指挥船也投入到营救落水士兵中。

这次海战,郑军仅损失1000余人,获得了暂时的胜利,击沉及烧毁施琅军舰十几艘以后,被迫退却,虽无具体数字,但就连施琅在海战中都被击伤,战况的激烈,可想而知,清军的损失也至少在1000人以上。

施琅率船队撤退时,郑军大将邱辉率船队追击,刘国轩担心有埋伏,马上鸣金收兵。

刘国轩之所以不敢继续追击,没有同意邱辉的意见,主要还是实力的问题。郑军虽然也有二万,和清军相比,在人数上并不吃亏,但战斗力就差远了。不少士兵是从老百姓中临时招募的,还没怎么训练。

而且,郑氏在台湾的声威已经日渐衰弱,后勤保障难以保障。加上清朝多年的迁界禁海,早已令郑军军心不稳。

因此,面对施琅,刘国轩的战术就是:拖时间,期待台风来帮忙。

澎湖决战

六月二十二日,施琅再次命令,分兵三路发起总攻。

施琅率领主力,直插敌人心脏,向郑军主力镇守的娘妈宫发起狂攻。郑军被逼无奈,在岸炮的火力掩护下,派岀战船,出海应战清军。

经过激战,郑军损失惨重:

郑军被焚毁、击沉炮船26艘,被焚毁、击沉鸟船36艘,其余小艇无数,除了船只损失严重,兵将也是死伤殆尽。各营主将如曾瑞、王顺、江钦、陈谅、吴潜、郑仁、陈启明、邱辉等47员大将阵亡,损失士兵1.2万余人。

澎湖的5000多名陆军士兵见海上大败、刘国轩逃跑,也全部投降。

清军大获全胜。

澎湖海战对郑氏降清的影响

清军虽然取得了澎湖之战的全面胜利,但部队的损失也不小,此时,施琅的远征舰队急需后方补给。

其实早在施琅出征前,负责后勤补给的姚启圣不仅亲自调度,还自己掏腰包出军饷,根据姚启圣的统计,施琅出征后,共向前线发放白银23万5370两,共增援士兵12200名。

此外,康熙皇帝对施琅也大力支持,命令户部和兵部,凡是施琅需要的兵饷、器械及船只,不许延误。

由此可见,从后勤保障方面来看,清军远胜郑军。清军能够进行充足的战后修整和补充,是有大陆这个巨大的经济实体来保障的。这无论在军事震慑还是在心理威慑上,都对郑氏集团产生了巨大的威慑。

郑氏主动请降

刘国轩战败,逃回台湾后,拜见郑克爽,说明了战败的原因。台湾的士兵和百姓听闻以后,都非常害怕、闻风丧胆。

冯锡范命令鹿耳门守将严加防范,又召集文武百官,商议战守之策。

会议上,冯锡范提出夺取吕宋岛作为战略后方的计划。刘国轩当场提出反对意见,建议投降大清,这个建议得到了大多数官员的支持。

而且,驻守台湾各处部队的倒戈倾向也非常明显了。

此时,大清仍然采取“剿抚并用”的收复方针。在继续派出大兵压境的同时,也开始对郑军实施更加积极的招抚。

将澎湖之战中俘虏的郑军官兵全部医治、照料、发放路费,并放回台湾,愿意回大陆也可以回大陆,受到优厚对待的郑军官兵回到台湾后,奔走相告,台湾军民争相来归,无法禁止,大大动摇了郑氏的统治。

同时,姚启圣再次派人招抚刘国轩,施琅也在郑军俘虏中寻找刘国轩的亲信,派到台湾,向刘国轩表达自己的态度:

“我决不与为仇,他肯降,吾必保奏而封之公侯。前此,各为其主,忠臣也。彼固无罪,吾必与之结姻亲,以其为好汉也。”

施琅还和刘国轩“折箭立誓”,在这种情况下,刘国轩降清之意已决,所以,刘国轩不仅在朝堂上同冯锡范据理力争,还在私底下积极劝说郑克爽降清,郑克爽也被其说动,派遣亲信郑平英到澎湖军前谈判,由此可见,刘国轩在招降郑氏集团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清军和平统一台湾本岛

郑克爽听从刘国轩的建议,修书一封给施琅:

“听闻大将军的盖世之名久矣,愚懵无从攀仰!远避外荒,株守先祀,初未尝妄生衅端!不虞楼船迅烈,震我门庭,仆知过矣!即不敢期将军之深为布护,独不为桑梓生灵系念耶?顺天之命,谨奉国制而遵敕谕,永为屏翰。盖东宁远在炎荒,若服而舍之,使守先祀,犹足以昭大同而靖南徼。兹遣协理礼官郑平英、宾客司林维荣赍表赴辕门,祈鉴真诚,奏达宸聪!倘邀俞眷,实荷大德!更有不逮,惟祈指南。临楮曷胜翘瞻!”

这封信的意思是,郑克爽仍希望“永居台湾,承祀祖先,照管物业”。然而此时的大清,兵锋正胜,是不可能接受这样的和平统一条件的。

施琅也认为“此议不妥”,是郑氏集团的缓兵之计,康熙发回的圣谕也明确指出:“今克取澎湖,已扼险要,台湾逆穴,指日歼灭,立见廓清。”

由此可见,清廷对郑克爽提出的投降条件是不接受的。

在清军大兵压境的情况下,谈判的主动权早已牢牢掌控在清朝手中,意思很明白,谈成就统一,谈不成就打。

施琅提出条件:“必须由刘国轩、冯锡范来降,将人民土地悉数纳入大清版图。所有官兵削发移入内地,听从朝廷安排。”

郑克爽别无选择,只能听从施琅的要求。

八月十三日,施琅率军抵台接受郑氏集团投降。

至此,盘踞台湾二十二年之久的郑氏集团归顺大清。

综上

自郑成功荷兰人手里收复台湾至康熙统一台湾,郑氏集团以台湾为据点,同大清对抗了二十二年。郑氏集团从郑成功到郑经再到郑克爽,历经三代,实力不断衰弱。

特别是郑经时期,盲目参与“三藩之乱”,不但没有获得任何利益,反而白白损失了大量的兵力、物力。而康熙平定三藩、平定北疆、治理漕运,国内经济逐步稳定,总体实力不断增强。此时,不管是军事实力还是经济实力,大清已经远远领先台湾郑氏集团。

康熙还实行了多年的沿海迁界政策,使得沿海五省居民背井离乡,同时,为抵御郑氏军队对沿海的袭扰,清军还不得不处处设防,军费开支巨大,种种原因,促使康熙要尽快收复台湾。

不过,清军只善陆战,不善水战;清廷上下也是畏惧海战,长时间内没有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能够实施渡海作战。后来,康熙派遣施琅三次攻台,也都因为台风天气无功而返。

以后的几年,康熙对郑氏集团就以招抚为主,但仍无法收复台湾,大清便决心武力复台,恰在此时,郑经去世,康熙抓住机会,进攻台湾。经过两年准备,施琅仅用了8天时间,就取得了澎湖之战的完胜。

为何澎湖一丢,郑克爽就投降了呢?

澎湖列岛共由64个岛屿组成,围起来的海湾就是著名的澎湖湾。港外波涛汹涌,湾内却风平浪静,可以屯兵。

澎湖也是从东南沿海前往台湾的捷径之路,清军攻下澎湖,就可以以此为基地,整军备战,而且澎湖离台湾实在是太近了,只有不到50公里,令郑氏集团防不胜防。

占据澎湖的数万虎狼水师,可以选择任意一点在台湾实施两栖登陆,所以,在武力威胁下,郑氏集团选择主动投降,确实是明智之举。

Hash:d56c152541478f562d362d788683eb20ea1965c9

声明:此文由 忆钟山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