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石岐人民体育场落成,当时广东最好的田径运动场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披荆斩棘、风雨兼程,在党的带领下,在各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新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70年的发展历程是一幅壮阔流动的时间版图,中山作为名人故里、珠三角中心城市,其发展蜕变是版图中耀眼的一块。

档案是历史的见证人和守护者,它承载着新中国的记忆,记录下了许多难忘的瞬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山档案方志结合馆藏档案史料、历史老照片,推出“70年·瞬间”系列栏目,为大家呈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山那些令人难忘的瞬间。

1950年的石岐市体育场

中山市档案馆藏)

1964年,中山第一座标准的田径运动场——石岐人民体育场建成,拥有400米跑道、足球场、田径区、竞赛区等,这是当年广东最好的田径运动场。中山人延续了一个多世纪的群众体育普及历史,至今长盛不衰。

标准赛场迎省运

解放前,中山体育场地设施简陋,1930年建成的仁山体育场已是相对正规的田径运动场,它位于现在的孙中山纪念堂的石阶以下之处。运动场不算大,只能容纳一条200米的环形跑道。建国初期,这个体育场仍在发挥作用,直到1959年因城市建设而封闭。

1950年,在仁山广场庆祝中山解放及元旦集会

(中山市档案馆藏)

1964年,中山承担了广东省第二届全国运动会田径选拔赛的任务,这成为石岐人民体育场建设的契机。落成的石岐人民体育场位于石岐悦来路,当时还处于城市的外沿,四周是农田和鱼塘,正门开在悦来中路,侧门开在环城路(今中山路)。1988年,人民体育场经历了一次较大的改建,场内分设有草地足球场、田径场、乒乓球室,并添置了看台和座椅等设施。档次比以前有较大提高。

1976年9月18日,在人民体育场举行的毛泽东追悼大会(中心会场),有6万群众参加

(中山市档案馆藏)

石岐人民体育场落成后,曾多次承担省级的竞赛任务,也一直是各种集会的最大最重要的场所,直到20世纪90年代兴中体育场建成。

历史悠久的小球

由于中山是侨乡,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较早也较深。西方的体育运动项目如赛跑、乒乓球、篮球排球等,较早传入了中山并迅速获得中山人的喜爱。

乒乓球运动是较早开展而又广受群众喜爱的运动。早在1935年以前就举办过全县乒乓球单打比赛。在1935年第13届省运会县联赛中,中山运动员一举夺得男子、女子乒乓球团体冠军和男子、女子乒乓球单打冠军。

1984年,中山籍运动员江嘉良在第五届世界杯乒乓球赛中夺得男子单打冠军(中山市档案馆藏)

到20世纪70年代,中山运动员共获全国赛11个第一、全省赛58个第一、佛山地区赛150个第一。石岐第九小学(今高家基小学)、石岐第二中学(即今仙逸中学)拥有良好的乒乓球传统,为国家输送了一大批优秀运动员。至今,容国团、江嘉良仍是中山人的骄傲。

1987年3月,蝉联世界冠军的江嘉良回到中山,受到各界的热烈欢迎(中山市档案馆藏)

无比狂热的篮球运动

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篮球一直是中山人最热衷的群众性体育运动。中山的篮球水平也相当高,以县级水平而论,曾有打遍广东无敌手的记录,甚至曾赢过省级的专业队。中山人对篮球的狂热,体现在遍布全县的篮球场和无数自发组织的篮球队。据1959年统计,当时全县有篮球场1200个,其中灯光场92个,篮球队1544支。

20世纪80年代在石岐烟墩山上举行的篮球赛

(中山市档案馆藏)

上世纪50年代初,石岐仁山球场是最热闹的球场,虽条件十分简陋,但观众非常热烈,常常里外三层地围观。1954年,仁山广场内建起了第一个灯光球场,有木制的看台,可容纳观众2500人;1960年曾用竹、油毡纸等盖顶,成为第一个室内篮球场,有水泥看台,座位2700个(于1961年受台风袭击摧毁)。

1984年灯光球场(现已拆除改建成环山马路)

(中山市档案馆藏)

石岐当时最强的是“群力”队,由一班青年自发组成。中山人亦有自己拥戴的明星,如“怪柳”、“明仔”、“维师”等。后来“群力”队又组织培养了一支新力军“群力力”队。1956年,广东省篮球锦标赛在石岐举行,石岐队夺得冠军,并于1958年参加在杭州举行的全国篮球丙级联赛。

1951年3月31日,中山县体育运动预选会石岐镇男女篮球代表队队员留影(中山市档案馆藏)

全国体育先进县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山群众性的体育运动以优异的成绩名列全国前茅,先后被评为全国“田径之乡”,全省、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2009年航拍的中山市体育场,摄影:杜建平

(中山市档案馆藏)

1972年,郑森山在全国少年田径赛中,以10.9秒的成绩夺得100米短跑冠军并打破了该项全国少年纪录;1979年,郑敏儿在法国举行的世界中学生运动会获得女子100米栏金牌;1977年在全国少年乒乓球赛中,中山运动员分获男子、女子团体第一名;1986年和1990年,冯强标先后参加了第10、11届亚运会游泳赛,与队友一起两次夺得男子4×100米自由泳接力金牌,分别打破该项亚运会纪录和亚洲最高纪录;1984年,以中山运动员为主体组成的中国内地第一支高尔夫球队在中山温泉建立,女队参加1986年香港世界女子业余高尔夫球公开赛,获七项冠军、四项亚军。

1986年10月30日至11月2日,中国第一届男子业余高尔夫球公开赛在中山温泉高尔夫举行,图为中山运动员组成的中国队留影(中山市档案馆藏)

1990年,中山为了迎接第一届世界女子足球锦标赛,兴建了兴中体育场,可容纳1.2万名观众。1982年,中山建成我国第一座太阳能加温泳池,从而实现了全天候的训练。1986年7月,在石岐人民体育场内,兴建了我国南方第一座室内溜冰场。

1986年,在石岐人民体育场兴建的广寒冰宫举行开幕典礼(中山市档案馆藏)

全民健身时代

自从2003年的“非典”过后,中山市民对当年毛主席“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伟大号召有了全新的理解。

2004年,随着两期工程的完成,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的中山市全民健身广场向市民全面开放。场内健身设施包括多功能健身广场1个、人造草地小型足球场8个、网球场8个、篮球场12个、羽毛球场4个、排球场6个、门球场2个、旱冰场1个、儿童专用健身池1个、乒乓球台32张、环形塑胶跑道1条、军事障碍跑道1条、鹅卵石健身路径2条、普通健身路径3条以及健身器材100多件(套)。广场还按区域配置了灯光音响、休息亭、直饮水、环保卫生间、宣传栏、停车场等辅助设施,一应俱全,全部免费开放。

2009年航拍的中山市体育场、全民健身广场,摄影:杜建平(中山市档案馆藏)

这种全新的体育休闲理念,得到了市民的广泛认同。据不完全统计,每天到全民健身广场锻炼身体的群众达3000多人,每年约100万人次。这是目前全省乃至全国规模较大、设施功能较全的集中式开放型健身广场,被评为“全国优秀全民健身活动中心”。

中山市全民健身广场(摄于2004年)

(中山市档案馆藏)

本文内容来源:《新中国建国六十周年·中山纪事》中山市档案馆编著,执笔:孙幸。本文在原文基础稍作删减调整。

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山档案方志

Hash:dc4b360ea00d4ce961063d246cd90748fb717248

声明:此文由 中山档案方志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