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城崛起:侯硐猫村的社会建构

前段时间,学校湖里突然间多了一群蠢萌蠢萌的小鸭子,每天有不少老朋友、大朋友和小小朋友慕名前来撸鸭,鸭鸭俨然成为校园第一大风景。我就好奇了,不就是小鸭子嘛,有那么好看吗?但还是忍不住去撸了几回,啊啊啊真香,鸭鸭好可爱,憨憨的样子好治愈啊!尤其是本妹期末考期间,简直是解压神器!现在妹除了撸猫撸狗,还爱上撸鸭了!

这不禁引起了爱学习的宝宝的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大家爱上撸猫撸狗撸鸭鸭呢,这种行为的背后会不会隐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机制呢?在最近读的一篇文献中找到了答案。

这篇文献主要探讨了 我国台湾新北市侯硐以猫为核心的旅游景观,及其引发的地方发展与动物保护争议。今天,串妹带你走进侯硐猫村,这一喜爱猫咪的人们必去的朝圣地,看看这“猫村”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喵呜,出发!

[今日文献]:

【葉文琪,王志弘.(2017). 貓城崛起:新北市猴硐貓觀光地景形構.思與言,55(3):177-235.】

侯硐猫村的前世今生

侯硐位于我国台湾省新北市瑞芳区,是个拥有火车站的河滨小村。上世纪初,侯硐因开采煤矿得以发展,这里当时是全台煤产量最高的地方。在1990年代以后,石油和电力代替了煤炭,侯硐迅速衰落,矿产开发殆尽、人口外迁,一度没落为宜兰线上的一个被大多数旅行忽略的小站。因此,侯硐不得不做出转型发展的决定。

1990年代中后期,侯硐瑞三矿业公司尝试以山林风光为卖点,开设山林育乐中心,但未能改变衰败的格局。而处境类似的平溪九份金瓜石等地,则搭上了怀旧消费和体验旅游的列车,成为1990年代崛起的观光景点,这给予了侯硐新的发展思路。

(侯硐矿产遗址)

1997年起,瑞芳镇镇长和当地人士提出以观光作为侯硐再发展主轴。然而,由于矿产遗址产权多属瑞三公司和铁路局所有,难以整合致使计划搁置。但这引起了台北县政府的关注,政府对侯硐的基础设施进行了完善。2004年,政府协助瑞三公司和铁路局,建立侯硐煤矿博物园区。令人感到可惜的是,矿产遗址并未如预期般的带动发展。侯硐煤矿博物园区缺乏完整保存计划,无法聚集游客,沦为风景区内一般景点。

2007年,猫爪划破了侯硐时空的宁静,侯硐猫村诞生了,这改变了侯硐观光路径,翻转了矿村地景。猫村的诞生看似是一场美丽的意外,但猫群聚的由来可追溯到矿业发展,这是由于矿坑中有老鼠栖居,矿工们养猫抓鼠,再者就是当地居民常将厨余置放门口(串妹提醒,我们不能这样子做哦),供野生动物食用,吸引了猫群。一只猫不能带动观光发展,但一群猫或许就可以了,先跟着串妹来感受一波侯硐可爱的猫猫。

(猫猫身上警惕与慵懒的特性,容易让人产生撸猫的冲动)

而这场美丽的意外源于猫摄影名人 简佩玲到侯硐旅游,发现当地群猫聚集,亲人可爱,她将相片传至网络后,侯硐猫村的封号渐为人知。而热心志工开始在社区推出各种活动,如猫掌日、猫风趣、猫灯节等。猫村名声大振,侯硐游客量暴增。随着猫经济产生效益,在地方人士与议员施压下,新北市观光旅游局、动物保护处和台湾铁路局,都开始配合这条新观光路径。

台铁在站内设置猫主题纪念戳章、猫资讯看板等,在猫群集中的陆桥布置了早期四大明星猫,其中的“ 黑鼻”过世后被台铁追封为猫站长,并设置塑像供人拍照。

(传说中的永远列车长——黑鼻)

观光旅游局在整建铁道天桥时,设计意象结合矿业和猫元素外,内部配置有猫跳台、供游客放置饲料碗的木架,以及人猫休憩座椅,号称“全台首例、全球唯一的人猫共用天桥”。同时,旅游局还不断推出猫厕所、猫公车,在墙面及车身上彩绘拟人化、卡通化的猫形象,如穿着人类衣服的猫医生、猫站长等。

(墙上彩绘的猫)

由于侯硐的猫观光魅力远大于矿业遗址,民间社团与公部门积极主导建设猫主题设施,彻底改变了侯硐的风貌。而猫群魅力吸引了不少人投资,构成了猫观光地景的商业成分。2014年,住家纷纷出租或改建为咖啡厅、民宿、餐饮店和风格文具小店,恍如施了魔法,朴实的街道变成创意街巷,车站周边广场也卖起各式猫主题纪念品,猫观光地景形成。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想问:你讲了猫村发展的故事,但是并没有回答我喜欢撸猫的原因呀?

猫的符号化建构

在猫村崛起后,猫的存在样态发生了变化。它不再是单纯的自然对象,它被赋予了人类社会的属性,深陷观光和动保的冲突性网络中,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商品化与符号化的消费。

在猫观光地景中,四处都充斥移植的猫形象。人们熟知的招财猫、猫王公、卡通猫(哆啦A梦、kitty猫、加菲猫等)都被挪用为猫村的意象,强调猫的友善、活泼、温驯、可爱等特质,实质上与现实的猫群少有关联,游客们纷纷怀抱着符号化的猫意象而试图接近猫群。

想来,这或许就是为啥我们喜欢撸猫撸狗撸鸭鸭的原因。小时候的我们,曾将唐老鸭、kitty猫、史努比当作自己的心肝宝贝,长大后,仍对这些卡通形象充满爱意,每次看到这些,都会惊叹“哇塞!好可爱呀!”而现在的微信表情包,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最近流行的“冲鸭”表情,赋予了鸭子积极向上的意象。符号化后的卡通形象时刻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所以,都市里兴起的猫咖、狗咖、鸭咖,正好满足了我们想接近宠咖们的欲望。

(在招财猫旁边的猫猫,应该是现实版的招财猫?!串妹赶紧撸)

但是爱猫的我不得不说,为了提供游客暂时的陪伴与慰藉,侯硐的猫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游客们过度逗弄、喂食猫咪,扰乱了猫的作息。拍摄猫时使用闪光灯,对猫的眼睛造成伤害,甚至有可恶的商家,为吸引游客,将猫拴在门口,供游客玩弄。 猫已然成为了猫观光业中的受害者,而此时的猫也被动物保护团体塑造为受害的弱者,猫继续卷入到符号化网络中。

人与自然关系的转变

侯硐从矿村转变为猫村的过程,就是从工业能源供应到宠物娱乐体验的转变,其中,人与自然(猫)的关系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在矿业生产时期,侯硐居民对自然怀揣着敬畏与仰赖的态度,单纯地进行煤矿挖采活动,此时猫的存在与否并不是居民关心的问题,这时期的猫仍保存着它们的自然本性。

在侯硐向山林风光、历史遗产观光转型发展时,人对自然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休憩、保育与观光成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关键词。山林游憩、矿业遗址观光成为了特定社会生产和文化建构的产物。虽然这时期的转型发展未能带动侯硐发展,但人与猫和谐共生的场景,为猫村的诞生奠定了基础,猫逐渐走进了人的生活。当猫村发展起来后,居民对自然对象——猫进行娱乐化、消费化及商品化,利用猫的特性赚取眼球,获取利益。

依我来看,地方寻求发展的过程,多多少少都会改变自然,将各种自然对象变成社会生产和文化建构的产物,进而出现人与自然关系的转变,但这种转变往往会产生多种矛盾与冲突。

地方发展与动物保护冲突

事实上,侯硐的再发展离不开猫群的贡献,但猫观光的发展模式影响着猫群的健康,无形中构成了猫经济、猫保护、猫治理的多重网络与争议。其中,猫友社、猫独社、黑煤猫、侯硐地方永续发展协会各持己见,构成猫观光的内蕴张力,影响着官方在不同阶段施展的治理方法。

侯硐猫友社以爱猫启动观光,与地方联手推广猫观光,同时维护猫群福祉。对于渐增的外来资本和本地商家,猫友社持正面态度,认为市场力量下的资本进驻和竞争很寻常,商家也能协助改善流浪猫环境。而从猫友社脱离出来的猫独社,以护猫抑制当地发展,批判政府过度开发、猫友社倾向于猫观光商品化。

由当地居民组建的黑煤猫,不仅抗议外来团体(猫友社、猫独社等)干涉地方发展,而且也担心着猫群遭受游客影响,他们认为侯硐地方发展不能独尊猫村,矿业文化仍需延续。而地方协会起初对猫观光发展很乐观,但猫城崛起的商机和利益并未充分回馈当地居民,而且外来商家及消费风格挤压了居民生活环境,他们认为爱猫人士携着爱心而来却阻碍了地方发展。

所以,各群体对猫经济、猫保护有着不同的理念,进而在猫治理的问题上,也难以统一。但为了地方发展,动保处统一对猫友社、猫独社、黑煤猫实施的治理工作进行了两次决议。

在猫经济、猫保护、猫治理的多重网络下,不同行动者的差异理念体现了猫村地景的内蕴张力,这些争议更是凸显处猫村凝聚多方欲望、焦虑和利益冲突,猫群则被迫卷入人类多重争议构筑的差异网络中。

这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网络上流传的黑象视频 ,泰国的黑象与侯硐的猫一样,是地方发展与动物保护争议的对象。训象表演于当地人而言,是谋生的手段,是一种传统,但这种传统习俗对大象产生了致命性的危害,大象因此失去了它们的自然本性,失去了灵性,它们变得很听人类的话,但每每看到这些都十分痛心。在妹心中,人与动物在自然界中都是一样的存在,正如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所说的,“人不过是自然界中的一员,不必高高在上”。对于未来的动物经济、动物文化,妹呼吁应在保护动物的前提下,寻求发展,人应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无论是现在流行的猫咖,还是鸭咖,都应该以保护动物为前提,撸猫撸狗撸鸭鸭之前,请多考虑一点,为可爱的生灵带去多一点友善。

写在当下

近期串妹一直在关注武汉新型肺炎疫情,在感到担忧的同时,也在思考为啥会发生新型传染病?据报道称,与2003年的非典相似,这次武汉肺炎,大概率是因为食用野生动物引起的。而野生动物往往是各种病毒(SARS、MERS、寨卡等)的自然宿主或传播者,人类肆无忌惮地食用野生动物,侵占野生动物的生存领地,使得人类与野生动物的接触面大幅增加,给病毒从野生动物向人类的传播创造了极好的条件。

串妹不得不说,野生动物生活得好好的,人类干嘛非要打扰人家生活呢?事实早已证明,各种新型传染病的发生无疑是野生动物对人类的报复,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与其现在狂购口罩,不如从源头去预防新发传染病,远离野生动物,杜绝野生动物消费,减少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侵扰。 人类真的是时候,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了,请不要去打扰大自然,让动物们自己好好地生活。

END

小编妹不说了,赶着去撸串~

/爱读文献 也爱撸串/

作者 - 某不知名爱猫人士

我知道你 在看哟

Hash:f04ef4267ba266668eb11db29dbff91d0ae3849b

声明:此文由 Sociological理论大缸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