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200万客家人,谁最早到那边闯荡?

香港南海小渔岛到国际大都会,从荒芜渔村到东方明珠,从偏僻的弹丸之地到亚洲四小龙之一,我们到处可见客家人拓荒的足迹,到处可见客家人创造奇迹的身影。

客家人为了香港的繁荣昌盛,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和牺牲;为了香港回归祖国,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和贡献。

▲香港回归典礼上的客家妇女

谁是最早到香港拓荒的客家人? 恐怕没有人能够说得清了。闯荡香港的客家人究竟有多少?

恐怕人们只能说一个大概数字。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由于港九本属广东宝安县,而宝安县有一半以上人口属于客家人。

因此,九龙新界一带,如上水、元朗,乃至大埔沙田就有不少原居民是客家人。300多年前,香港就有许多客家村庄。

客家人成群结队地大批迁入香港地区,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

▲香港客家村落:崇正新村

第一时期,从清康熙年间到香港开埠(约1684— 1842年) ,为强迫迁入阶段。

因当时清廷与郑成功对峙,为孤困郑氏,顺治曾令沿海人民内迁三十里。至康熙二十三年( 1684年)明令复界,招致各地农民前往垦殖。

于是,江西福建和广东等地的客家人,“便很多经由惠州淡水而至沙鱼涌盐田、大梅沙、西乡、南头、梅林,或更至沙头角、大埔澳、沙田、西贡九龙城、官富城、筲箕弯、荃湾、元朗等地”,开垦荒地,定居垦殖。

到柴湾一带拓荒垦地的5个客籍家族,后来建立了大坪村、西村等小村庄,并以姓氏为名各建立自己的屋村—— 罗屋、成屋、陆屋、蓝屋。

于是,文教渐兴,考童渐众,由此可知客家人迁入之多。

▲香港大坑客家舞火龙

第二时期,从香港开埠到辛亥革命(约1842— 1912年),为谋生迁入阶段。港九开埠,新界又租,城市初建,需要大量劳力。

这时涌入香港的客家人很多,尤其善于采石的五华人更多。位于柴湾的“蓝屋”以及位于望夫石下的“曾大屋” ,就是粤东客家人涌入港九的里程碑。

五华县七都围的邓焦六(花名打石六)和圆瑾村的曾三利(又名贯万)兄弟,大约在道光年间只身出走香港,他们开设元昌和三利石行,后成巨富,三利在九龙沙田还建有“曾大屋”。

兴宁县罗岗镇的袁安成(又名石秀) ,大约在19世纪60年代去香港,在中环码头打石为生,开设袁秀记店号,卓有成效,富有盛名。

稍后去的还有兴宁县的刘三桂、陈瑞山、丘裕和,五华县的李瑞琴、杨发利、李浩如等。这些是有史可考的迁入香港的粤东客家人。

▲香港客家民居建筑

第三时期,从民国初年至新中国成立前(约1912— 1949年),为接引迁入阶段。

这一时期又分前后两期。前期至香港沦陷前( 1941年),由于此时香港政治相对比较稳定,经济呈现蓬勃发展势头,故粤东客家人去港谋生者与日俱增,多操打石、织藤、织布,也有经营洋杂、笔墨等小本生意。

兴宁县的曾敬堂、廖蔼池等从事藤业,张岳鹏等经营小本生意。这批人发迹后,继续接引家乡的故旧亲友到香港谋生。

五华横陂马山村人,百年来不断涌入香港,聚居一地,从事各种行业而形成香港的马山村。

此后,客家人出港学师谋生者愈来愈多。兴宁县的李自蕃、李济平、彭伟才等先开设布业,后经商做生意。

随着香港沦陷,多数同胞回乡避难。

后期( 1945— 1949年) ,随着二战的结束,日本的投降,除以前回乡避难的老港客纷纷返港外,又有一大批年青人跟随亲友长辈赴港。

▲香港客家籍民星

第四时期,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约1949年至今) ,为受限迁入阶段。

前期为50年代初,由于香港尚可自由出入,一批无地少地的农民和原属国民政府的军政人员、学者、富商及其家属,如兴宁县的李振球、刘定藩、罗香林、饶亚环等,就是此时去港。

中期为50年代中期至改革开放前,每年都有一批为继承财产、协助父母经营工商或争取团聚经批准去港者。

此外,50年代至60年代,又有大批归侨到香港谋求发展。田家炳于1958年从印尼移居香港,曾宪梓于1968年从泰国返回香港创事业。

由于受限入港,结果偷渡或闯关事件也时有发生。后期为改革开放以后,政策有所放宽,又有一批客家人批准来到香港。

▲香港客属社团:香港嘉应商会

客家人适应性和应变性强,迁移到哪里就在哪里落地生根,安居乐业,建立家园。据不完全统计,旅居香港的客家人达200万人。

来源:客家精英手机报

Hash:0e36687581add532da749886932e4f7be2cab07e

声明:此文由 五华生活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