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充满人性之美的地方——走进中华慈善博物馆
2016年9月1日,在中国近代慈善事业发祥地南通,在张謇先生创办的大生纱厂旧址,中华慈善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她既是对我国慈善文化的一次集大成展示,更将化为推动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可以说,她的诞生在我国慈善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从先秦时期慈善活动的萌芽,到当代慈善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华慈善博物馆在我们面前徐徐打开了中华慈善脉络的画卷。让我们走进中华慈善博物馆,踏上“日行一善”的善道,去感受那浓浓的慈善氛围。
精彩展品,涵盖各个时期
“慈善”是一种精神和文化,博物馆却是实体,如何才能把抽象的精神具象化?在前期筹备阶段,筹备组花了几年时间,数易其稿,聘请专家学者、科研机构、慈善组织等代表展开讨论,拟定入馆展陈的组织和人物标准,终于形成了展陈大纲。根据大纲里的内容,2014年3月至9月,南通市民政局在全系统抽调了40多名骨干,组成8个小组,分赴全国各地开展藏品征集工作。2015年7月和10月,征集小组又分赴台湾和港澳地区进行征集。
虽然有展陈大纲,可线索非常少,基本上只告诉了组员哪个地方有哪个慈善人物,有相关的博物馆,一切都要靠组员们自己摸索。在中华慈善博物馆思想厅内,陈列着一部素有“佛教熊猫”之称的贝叶经,创作年代为明代,这部经书每叶长48厘米,宽6.5厘米,一共13册,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它的征集故事在博物馆所有藏品中极具代表性,为了这部经书,征集组成员三次赶往云南,最终在云南省民政、民族宗教部门协调下,找到这部描绘世尊佛祖前世——傣族王子维先达腊乐善好施故事的贝叶经真品。
“其实,我们是在代表全国民政系统做一件虽然很艰苦,但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在收集藏品的过程中,我们也体会到了大家对藏品征集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对中华慈善博物馆的热切期待。”市民政局副局长、中华慈善博物馆馆长陈坚介绍,征集组所到之处,各级民政、档案、方志等部门都鼎力相助。目前,中华慈善博物馆已征集实物类藏品2900多件、图片8300多张,基本陈列分慈善思想、慈善历程、慈善组织、慈善人物、当代中国慈善事业、港澳台及海外华人的慈善事业六个板块,通过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手法,翔实、生动地记述展现了中华慈善事业的发展脉络、杰出典型和卓然成就。这些展品不仅是中华慈善文化的见证,更是爱心的汇聚和心血的凝聚。
文化符号,彰显艺术气息
来到博物馆,如果只是单纯的看展品、文字和图片就太可惜了。在中华慈善博物馆内,一共有20余种艺术表现形式,其中不乏艺术精品。除前文提到的唐卡和贝叶经外,山西剪纸、微雕、蜡像、铜像、木雕、苏绣等等也在这里占有一席之地。
根据明代皇室成员朱载堉的“混元三教九流图”制作的大型瓷盘,直径2.2米,据初步考证为目前国内最大的纯手工制作瓷盘,历经数次烧制才成功。瓷盘中央的孔子、老子、释迦牟尼三个人物仅以头饰区分,其余部分融为一体,寓意“三教虽殊,同归于善”。盘子周边的吉祥云纹与回纹图案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也寓意慈善事业吉祥安泰、源远流长;瓷盘用青玉颜色,寓意慈行善举有君子之风。
博物馆内,三幅关于范蠡的国画反映了这位首善之人的慈善生涯。范蠡最有影响的是“三聚三散”的故事,他三次积累千金又三次散尽家财,《史记》记载他“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在如何表现范蠡的慈善故事上,博物馆工作人员动足了脑筋。虽然史书上有关于范蠡的事情,但由于年代久远,他的文物保存下来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在不厌其烦的查证下,终于获悉在山东省肥城县有范蠡祠,工作人员立刻赶去,并复制了范蠡祠门前的一对刻有“赤心报国兴越时竭能洁己,立志诛歼灭吴后独善知人”的八棱石柱,这是后人对范蠡独善其身高尚品质的纪念。
在反映清代山西商人乔致庸赠粮的慈善故事时,博物馆特地选用了山西多层剪纸,由山西剪纸艺术大师李闽创作。远远望去,作品宛如一幅泛黄的画,只有走进细细打量才能发现,这是由黑色、橙色、黄色、浅黄色的纸层层叠叠剪出的效果。图案淳朴,真实活泼;房屋、辘轳、树木、马车、篱笆、人物等通过不同颜色的纸凸显立体丰富。更让人称绝的是,马鞭、马尾纤毫毕现;人物表情、动作栩栩如生;乔致庸服饰上的花纹繁复精美,是一件难得的艺术佳品。
苏绣屏风《苏轼》也是一件不能错过的展品。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受儒、释、道思想影响甚深,以释道修身,以儒学治世。他心怀坦荡,为官踏踏实实为民办实事、做善事。他的人生经历中,流传着许多感人的慈善故事。这六块屏风分别讲了苏轼散药、救婴、建坊、修井、治湖、讲学六个故事。博物馆委托专门机构,用了半年多时间才有了这幅佳作。
博物馆专门设有牌匾楹联厅,这些与慈善相关的牌匾、楹联,以仿古建筑的形式集中展示其特殊的文化底蕴。在筹建期间,中华慈善博物馆便与徐州圣旨博物馆多次协商,购得清嘉庆“大慈纯孝”匾、清道光十年“好善惟优”匾、清光绪“一乡善士”匾和“积善余庆”四块牌匾。“勉善成荣”牌匾悬挂于近代著名徽商胡雪岩创立的胡庆馀堂大门最高处,为清朝同治皇帝亲赐的牌匾,意为多做善事以成就荣耀。匾上的善字少了两点,意欲善无止境。
艺术场景,还原慈善故事
古书中也许只有一句简短的描述,可为了让大家更真切的感受慈善真谛,博物馆还原了大量艺术场景。粗略统计,博物馆共有7个大型艺术场景,10余个小场景,让观众身临其境地走近一个个慈善故事。而艺术场景所代表的慈善背景和文化也都各有侧重。
走进陈列厅,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泛舟之役”场景。主要讲述了秦晋在产生矛盾的前提下,秦国给予晋国大量的粮米以解饥荒的故事。这是我国有文字记载、最早的地区间大规模人道主义援助。“药方洞”场景来自龙门石窟,反映的是我国的宗教界的慈善。当时,前往河南的征集小组无意间听闻了药方洞,窟内所刻的古代药方,共一百四十多个,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药方,药方中提到了治疗相关疾病的方法,对当时的贫困人群有着巨大的帮助。博物馆专程派人三次前往石窟,将石窟内的佛像、药方等一一记录下来,并真实还原。
穿过药方洞,“方婆遗风”场景静静矗立。这个故事也是征集小组前往安徽收集线索时无意间听说的。在江西婺源(属古徽州地区)东北部的浙岭,地势险要,一条十五华里的古驿道,在浙岭上蜿蜒盘旋,岭头的一间古驿亭,成了行人挑夫歇脚小憩与遮风避雨之地。在一千多年前的五代,方婆常年在浙岭古驿亭,汲山泉,煮绿茶,方便过往旅客,不取分文。方婆辞世后葬于浙岭之上,过往路人感其恩德,途经其墓时捡石堆冢,以报其恩。年复一年,方婆的墓逐渐堆成了高约6米、占地一分的大石冢,世人称为“堆婆冢”。作为民间慈善的代表人物,征集有关方婆的藏品成为征集小组的心思,他们花了大量时间查询方婆故事的真伪,后来通过古徽州的典籍证实了方婆的存在。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发生后,慈善捐赠迅速展开,社会各界纷纷响应,捐赠的款物来源之多,范围之广,都创造了历史记录,被媒体称为“中国慈善元年”。博物馆二楼汶川大地震场景区,运用多媒体手段再现了地震发生后的场景,及中华民族万众一心重建灾区感天动地的故事。
此外,李士谦焚烧借据,丁戊奇荒,武训行乞助学,东华三院等场景也散布在展馆的各处,这些历史上的慈善人物和慈善事件、慈善机构,是中华慈善史上炫目的明星,值得后人尊重;他们的精神必将时代传承。
南通元素,传承江海精神
远观中华慈善博物馆,浓浓的民国建筑气息扑面而来。老南通都知道,这里曾是张謇先生创办的大生纱厂旧址。这位“中国近代第一城”的总设计师,用了毕生心力发展南通的经济文化和公益慈善事业,他改良或革新育婴堂、养济院、栖流所等传统善堂善会;另一类是创兴近代新型的慈善公益机构,如盲哑学校、残废院、贫民工场等,在南通构筑了一个具有近代色彩的慈善组织网络。他“祁通中西,以宏慈善”的慈善精神,为南通这座城市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博物馆一楼和二楼展厅之间,一尊张謇“鬻字筹款”的雕像卓然而立,他手握毛笔,仿佛正在为筹集更多善款而奋笔疾书。
除了张謇,中华慈善博物馆内,不乏南通慈善名人。说到冒辟疆的善举,可能远不及他与董小宛的传奇爱情故事广为传播。他仗义疏财,周济乡民。灾荒年份,倾其家产,救济灾民,著有《救荒记》。最为人赞颂的便是其“影园赈灾”的事迹。“影园”是明末造园大师计成的封山之作,位于现在的扬州荷花池公园内,冒辟疆曾暂居住于此。当年发生蝗灾、旱灾,哀鸿遍野,许多富贵人家关门闭户,漠然视之。冒辟疆乘船离开如皋,看到一座桥下有人僵卧,急忙命人燃起火把加以救治。抵达扬州时见各城门口尸体堆积,惨绝人寰。冒辟疆跟友人筹划救荒之法时,感到自己所带的银两不足,又拿出收藏的一只银鼎、一袭绒衣抵当十两银子供赈灾之用,半个月后才离开扬州。在清顺治九年的大饥荒中,冒辟疆为了救济灾民,三个多月里,总计向二十余万人次分发了粥米,几乎耗尽全部家产,甚至染上瘟疫。
提到港闸区“慈善双雄”——“磨刀老人”吴锦泉和“修车老人”胡汉生,大部分南通人对他们的慈善故事耳熟能详。在展馆二层,两位老人从事慈善事业工具——磨刀工具、自行车等等就在这里陈放。这些陈旧的物品,无声地诉说着主人从事慈善事业的艰辛与困难,两位老人即便自己不富裕也要帮助更多人的大爱精神。
向两位老人征集藏品的过程非常顺利,知道家门口要办慈善博物馆,两位老人都非常高兴。遗憾的是,在征集小组第一次上门征集后没多久,胡汉生老人就因病去世了,他的自行车、修车工具作为他慈善精神的传承被珍藏在博物馆内。
互动游戏,慈善可亲可学
观看展览,仅仅是边走边看或听听讲解似乎少了很多乐趣。中华慈善博物馆特别设立了7处互动触摸屏,让慈善“活泼”、“灵动”起来。不仅可以吸引中小学生、小朋友的注意力,成年人也能玩得不亦乐乎。
在思想厅,读腻了展柜中的慈善思想,你还可以“面对面”向古代先贤请教慈善名言,当你读懂学会之后,把双手放到指定位置,一颗慈善的种子便会落地发芽,象征着你的心中已经被植入了慈善幼苗。
在乔家大院的施粥场景,观众也能参与到“熬粥”环节,按照屏幕提示选择加多少水、多少米,电脑会计算你的“粥”是否符合乔家的粥“插筷不倒”的标准,如果不符合会提醒你“煮粥失败”。
在步出博物馆前,最后一个场所便是爱心照片墙,观众可以在这里拍照片、留言,照片则会立即上传至照片墙。就在拍照的摄像头两旁,观众也可以体会举手之劳的快乐。孤独的老人独自在家,用手推门,老人便会笑着迎出来;三轮车夫艰难的独自推车,把手放在车后帮忙推一把,他便会笑着转过头……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点点滴滴都汇聚着慈善的光华,“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从点滴小事做起,慈善人人可参与。
Hash:a02717e68f95c787f14979eb9106523f593f9bb0
声明:此文由 图说南通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