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新建一个人民俗馆,投资40多万,展出1000多件老物件!

锁住乡愁,留住记忆。鄄城古泉街道白彦屯村“乡村记忆”民俗馆于2019年2月2日上午举行隆重的落成庆祝仪式。馆长吴华东通过十多年的收集,共积攒了一千余件民俗文化展品,从劳动生产工具到家居生活用品一应俱全。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要特别注意保护好传统的民俗文化,乡村记忆民俗馆就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这些充满鄄城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老物件,展示着鄄城人民生活文明的衍变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提醒年轻一代要牢记生养自己的这片土地的“前世今生”,激发年轻人对家乡的热爱情怀,不忘乡愁,继续传承家乡的历史和文化。

该民俗馆位于鄄城县古泉街道办事处白彦屯村东北部,馆内充实了历史文化、农耕文化和群众文化内容,并进行了精心布展,分底上两层布置。馆房总投资40余万元,在鄄城县个人民俗馆建设历史上尚属首家。目前通过市场购买、社会捐赠、朋友寄存等多种方式,费尽千辛万苦,广泛收集整理了各种老照片、老家具、老农具、老物件共计1000余件。“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隔断了精神命脉。”乡村民俗馆的建成对于活跃乡村文化、促进乡村振兴、传递乡村基因,无疑起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也让会让更多的下一代能够锁住乡愁、铭记历史、憧憬未来。

走进民俗馆大门,一个个上世纪中叶的大石磨会闯入你的眼帘,会让现在的中年人一下子穿越到三四十年前。

馆房是用一块块大青砖全靠手工砌筑起来的,分上下两层,墙上的缝隙看得道道分明,馆房脚下还放着几口古色古香的瓦罐瓦缸,上面整齐地立着一个又一个的大镜框,镜框里镶嵌着不同时代的黑白老照片,好像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又好像咀嚼着乡村的味道。

沿着东屋南侧的小楼梯上去,你会直达民俗馆房顶层,在顶层有三间堂屋大小,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的衣食住行旧物件。生产工具有织布机、纺花机、牛梭子、驴夹板、耧、牛栏等。

生活工具有磨刀机、电熨斗、火罩、草苫子、戥子秤、闹钟、喇叭、算盘、剥玉米机、风箱、水桶、跨篓、箩、米筛子、大金鹿自行车等。

顶层与下层之间联结着一个小楼梯,从这里可以自由上下进出,走到下层你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家什,有八仙桌子,有旧式厢车,有破瓦破罐。

“通过10来年的收集,找了很多村庄,共收集了1000余件东西,如果这些东西不收集起来,下面年轻一代对这些东西就遗忘了,我们把这些收藏起来的东西集中在一个乡村记忆馆里,对下面小孩了解历史起到很好的作用。”鄄城县白彦屯村“乡村记忆”民俗馆馆长吴华东深有感触地说。

锁定了乡村记忆、饱含了农家风味,在徐徐微风的吹拂下更显得韵味十足。

综合自网络

编辑:潘敬敬

Hash:65ebf52c6e1f837614f724d3a41a3306b374b923

声明:此文由 菏泽市旅游局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