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古迹:杨氏祖墓耀青史 漳州文物震神州

【导读】近日漳州龙文区赤岭社因城市建设需要被政府规划拆迁,其中发现“杨氏祖墓与龟山公祠等文物古迹遗址”。

漳州市龙文区发现“明二甲进士广西参政赤岭杨表古墓

据历代流传与有关史料记载此墓应为杨表公祖墓!

漳州府誌载:杨表,正德甲戌科进士,讳表、字汝中、龙溪人。初入户部主事,督凤阳仓竣,军民赴京保留者数百人。升本部员外郎中,督赋湖广,擢知长沙府,改知雷州府。兴学校、表节义。尝作文以祭城隍,猛象为之出境。升两浙盐运使,修水利,浙人称之曰:三十年来,鹾司廉官唯杨公一人而已。升广西参政,以忧归,足不履城邑。有言及营利者,辄斥之,以廉介终其身。(系杨时龟山公第九代裔孙松月公(居泉之路下入漳始祖)第八代孙,明龙溪赤岭洋滨村人。)

其祖墓与龟山公祠历代杨氏后裔均有祭拜,如进士杨观吉与抗日将领杨逢年曾组织杨氏后裔举行祭拜活动。九十年代与二十年代中杨氏后裔均有向文物部门申请办理文物保护单位。《漳州杨氏对外交流委员会》多次组织漳台杨氏后裔举行祭拜活动。保护文化古迹,传承宗功祖德乃公民应尽职责与义务也!

据现场一杨氏宗亲杨子艺介绍,《漳州府誌人物索引》记载,“开世祖松涧公与兄松月公自泉之路下,宋末始迁入漳之赤嶺居住,兄弟俱生五子”。自此在漳繁衍杨氏后代,如今,赤岭杨氏后裔己遍布漳州、台湾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世界各地。“我们族谱史料都有记载,我们的祖先杨松月夫妻的墓就是在这个村子里,村民每年都有去祭拜。”杨子艺说,解放前,他们老一辈人还有在杨松月夫妻墓前祭拜,后来文革时期,墓地被别人占有,后来,还在墓地所在地盖起了房子,祖先的墓因此被掩埋在房子下多年。“但墓地的位置我们大致知道,因此,此次拆迁,挖掘机挖掘到大致位置时,我们都早已在此守候,还特意交代挖掘机司机要注意”。

“这可以算是文物啊,我们希望政府可以保护起来。”杨以能说,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杨氏后裔几乎每年都有来赤岭社祭拜祖先。

漳州府志卷之三十,漳东赤岭东山美山杨氏族谱

洋滨社(赤岭洋滨)杨氏源流

赤岭杨表公古墓未清理前石烛位置 漳州杨氏子孙朝拜老祖!

漳州有诸多 “名胜古迹”乃世界瑰宝。故而建议政府在开发城市建设,文物古迹旅游的同时,要有作为,千万不能为一己政绩,推卸责任,不作为。要借鉴南靖永定华安土楼好的经验,吸取教训,取长补短,开发时要做到“原汁原味,保留历史文化内涵”,即以旧复旧,且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达到与文物古迹的和谐统一,尊重历史,拆迁现代的东西,适当保留一定的历史过渡,让游客见证客家文化的变迁。其内涵就是要充分挖掘文物古迹文化与闽南文化,开发旅游特色产品,打造闽南文化世遗品牌。在民居建筑山川和谐的格调中表现出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从中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高度审美标准。

申明来源:

部分内容摘取中国陶瓷研究会会员,东盟时报社,收藏艺术报主编 杨子艺 文;海峡导报;收藏艺术宝网等等媒体。

综合汇编:杨仁容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好文目的在于增进业界交流,若作者和原始出处不准确还望谅解修正,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谢谢!

更多商业地产精彩内容敬请期待。欢迎转发,分享,交流。

Hash:f08ee546eade4b302bc3bf89c37780a24e2c5a81

声明:此文由 商业地产精选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