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半截沟—那山那水—小水山

来源丨 手游奇台

我从小就在离奇台县半截沟镇小水山村接壤不远的半截沟镇老葛根所属的一个叫北梁的牧业村出生居住,我的小学就是在小水山学校毕业的,真是童心未泯呀,至今我对小水山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沟沟坎坎和小时候的玩伴都很有感情,在我人生走过的几十年里,有许多小水山的童年玩伴我都与其有交往,我是山里长大的孩子,又是地道的泥腿子农民,也没见过什么大世面,我总是觉得山里或山里出来的人都很实在、憨厚、淳朴,他<她>们与人交往心眼也少,对人热情又大方,诚恳诚心与人相待,有时真觉得是一种傻傻的可爱……

小水山,位于奇台县半截沟镇西南5公里处,地处前山区,这个小山村地名的来源,是因为地处山地,山沟里有很多水量不大的小泉。特别是泉沟里和陆家沟里的那一溪泉水常年流经不断,所以按地理特征就叫小水山了吧,据当地老辈人讲,小水山这个地名在清乾隆37年(公元1772年)设置“奇台通判”至1776年设置奇台知县时就陆续开始叫了,正式定名于清代光绪年间。解放后属奇台县南乡三区的管理区域,农业合作化时期与过去的营盘滩村同属永丰合作社,1958年公社化时期还与营盘滩村同属永丰大队,1959年成立了小水山党支部,第一任党支部书记是潘进荣,1961年改为公社猪场,1964年改名并成立了小水山大队,1966年小水山和麻沟梁合并改称为天峰大队,1974年麻沟梁又从小水山分离出去成立了麻沟梁大队。1978年又恢复了小水山大队名称,1984年乡镇改革建设时命名为小水山行政村。

小水山的山沟大多都是南北方向的,如陆家沟,吴家沟,付家沟,黄家沟等,而泉沟里的另一条溪水的源头却在刀条岭(刀条岭位于奇台南山江布拉克景区西环线半截沟镇石河子村与小水山村的分界处,刀条岭呈南北走向,因其山体窄而长,顶端尖而陡峭,形似一把横卧的古代长刀而得名,从清光绪年间始叫至今)东麓的四道洼东面的草坡下,开始顺山沟向东北再转向东流入孙家石峡进入新户河的,小水山只有这条沟是东西方向的,从所处的地理位置上讲,半截沟的人普遍把刀条岭往下至老葛根北梁盘坡的车路沟以东,新户河以西,白扬台子以上三层坡以南包括张家塘、黄家山、陆家沟、李家梁和蚂蚱湾以北的泉沟等这一大片山地整个叫小水山,小水山村有四个村民小组组成,有三个农业小组,一个牧业小组,三个农业小组分别地处陆家沟、泉沟、张家塘,牧业小组也在泉沟西边,从2011年起,小水山村合并入营盘滩村、新户梁村、半截沟村、麻沟梁村中,五个行政村合并为一个大行政村,统称江布拉克行政村,小水山成为其中的一个片区,小水山行政村也就此被撤销了。

小水山村的地方不是很大,它也可以说是咱奇台县江布拉风景区范围内的一个特色景点吧,站在刀条岭顶上向北往下看,整个小水山村是一览无余,在夏天看上去,风景的确很美,山清水秀,几条沟梁层次分明,绿草如茵,每条沟都有山泉涌出,且汇成一条长流不息的小溪水,人走在沟顶的小路上,就能看到溪水两边居住的人家,也能听到沟两边农户家院子里传出的鸡鸣狗叫声,小水山的村庄的建筑风格与山外的村庄大有不同,大小不同的农家院落,有的依山而建,有的依坡而建,有的居高而建,有的临溪而建,有平房,有彩钢房,还有二层别墅,还有许多人家都开办了农家乐度假村,走进小水山,真的让人感觉走进了世外桃源,让人能充分感受到农家田园风光的生活气息……

今天夜间至明天晴转多云,西北风3-4级,气温-7℃到7℃,上山区气温-5℃到5℃;16日小量雨转雪,西北风4-5级,北部局地可达6-7级,气温-9℃到1℃,上山区中量雪,山区局地大量雪,气温-11℃到-3℃;17日晴,气温-14℃到3℃,上山区气温-14℃到-1℃。

编辑/孙 欢

责编 /靳春燕

审核 /姚吉文

Hash:539452405121686aa75bed50dfbd617170a60d64

声明:此文由 奇台零距离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