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灵宫

金墩昭灵宫,坐落在三江口镇苏厝村眉山南麓,坐北朝南,前后二进,面阔三开间,廊檐、柱础、墙基均保持旧式,是一座保存完整的古建筑

宫门前有一片的300平方米的砖埕,砖埕的南沿摆放着一列长的石凳,石凳之下约1 米,有一口清清的水塘,塘水绕着砖埕转,很有一番山村情调。

庙门上挂着一块“昭灵宫”牌匾,门口安着两只青石旦,上面溜光发亮,惹人喜爱。前殿内挂数盏宫灯,左右各摆一张神案。从天井步上正殿,又见许多八角宫灯。殿上正中供奉张赵二真君及临水夫人、法主仙妃、欧氏仙妃诸神像。右边为“葆光社”神龛,龛中供奉敕封尊主明王、后土夫人。他们与一般的社公社母打扮很不相同。敕封尊主明王头戴帝王冕旒,身穿黄色龙袍,完全是帝王装扮。后土夫人(社母)也做皇后打扮。左龛内也供奉社公社母,但装扮朴素平常,是平民化形象。龛前供桌前写着“兴安社”3个楷字。

在正中大供案的两侧,一对石殿柱上刻着一副长联,右联为“匏腹分二姓英灵德泽宏施钟福地”,左联为“歌舞向九天作乐威显赫濯护眉山。”据介绍,这副14字长联是旧时流传下来的。“匏腹分二姓”即指传说中的“三真君”的故事。三真君即张赵王三姓。不知何故,“三真君”缺失了一个。“眉山”,即指苏厝村所在的小山。因为村中苏姓的祖籍源自四川眉山县,所以,自古以来,就把这里称为“眉山境”。

关于眉山昭灵宫,这里还有一段曲折的传说。据村中苏姓有关资料记载,早在北宋初,就有一支苏姓人由永春迁居莆田涵江鳌山。南宋时,又有苏姓人从鳌山分居苏厝村。鳌山村有昭灵祖庙,奉祀张赵王三真君,苏厝村有昭灵宫,奉祀张赵二真君,这决非巧合。据介绍,苏厝昭灵宫,最早实由鳌山分火创建的。庙中的墙上还有一块石刻记载: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乡人在苏厝村附近的龟山上创建昭灵宫,供奉张赵二真君。当年,这里山势起伏,山背高耸,状如神龟,而且满山茂树高松,景色宜人,古人以为是风水宝地,便在山半造起了一座昭灵宫。到了元季、明初,有人从金墩村迁居洋中另建村舍;又有人迁居苏厝,于是一村变成三村,龟山昭灵宫也就属于三村所有。后经三村耆老商议,经拈阄决定,洋中人奉走庙中的杨公太师回村另建社庙,而昭灵宫二真君却归苏厝村人奉祀,回村别建庙宇。苏厝村人当年便在村南的“后黄坑”,择地别建“昭灵宫”。

明代后叶,莆田有个叫雍澜的人,在朝为官,去世后,雍的家人到宫庙里求卜安葬之地,不想占卜的人说是应当在“眉山罗伞下”。“眉山在哪里?” 雍家派家丁四出打探寻找,好费一番周折,竟在苏厝昭灵宫撞着了。相传,那天正好闹元宵,乡人抬着菩萨,打着“眉山境”罗伞出巡。雍家知道地点后,费了好大的劲,终于把这个地方拿到手。昭灵宫和邻近的村舍只好向北迁到眉山,即今天的苏厝村之地。村民于是二次择址重建昭灵宫。如此推算,苏厝昭灵宫重建的时间,当在明嘉靖末或隆庆初(1567年),距今将近有500年的历史了。

自那时以来,昭灵宫历经沧桑,经过清代、民国时期历次重修。上世纪50年代,昭灵宫一度荒废,改为生产队仓库。直到1987年才由村民们集资重修,将腐烂的殿柱改换成石柱,重葺朽墙破瓦,彩绘藻饰,如今焕然一新。近年来,乡人又在庙左造了一座庙堂,古庙新堂互相映衬,更添几分美色。村内还有“眉山孝子祠”等诸多古迹,如经整体规划,也不失为一处游览的好处所。(莆田宫观)

Hash:591bc2976aaae2f2ebeb8e8455bcb6d55e6bf1b8

声明:此文由 看涵江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