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游中国丨达里雅布依:大漠深处有人家

□ 沈桥 文/图

距离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达里雅布依乡363户村民扶贫搬迁至功能完善、交通便捷的新居民点已近一年。新的定居点距于田县城91公里,不仅有安全干净的水、稳定的电、平整的道路,更有美丽的学校、功能完备的卫生院。

一直到搬迁前,畜牧业都是达里雅布依村民主要的生产方式,人们住在用芦苇、红柳简单搭起来的“笆子房”里,吃着“库麦奇”(一种用高温沙子烤熟的面食),过着简朴的生活。

0 1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肚脐”

从新疆于田县城出发,向北、再向北,沿着克里雅河岸,穿过胡杨、红柳和芦苇,翻过沙丘,一直伸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便走进了距于田绿洲250公里、一个被称为“沙漠的肚脐”的孤岛——达里雅布依乡。250公里的路程越野汽车一般要走6个小时以上,才能到达达里雅布依乡政府驻地铁里木。

▲沙漠中的村庄(2005年摄)。

这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怀抱中唯一的一块神奇绿洲,300多户居民居住在这里,游牧于110多万亩原始胡杨林中。

这里的居民自称“克里雅人”,把这个地方叫作“达里雅布依”,汉语意为“大河沿岸”。1989年,于田县政府在此设“达里雅布依乡”,乡政府驻地铁里木。1000多名克里雅人分散居住在克里雅河两岸、四周被沙窝分隔的村落里,以游牧狩猎为生。

▲建造新房(2005年摄)。

地质考古学者证实,至少在公元前1世纪的汉代,克里雅河曾纵贯塔克拉玛干沙漠,连接了沙漠北缘的龟兹国(现新疆库车)和南麓的扜弥国(现新疆于田),沿河道分布的数处著名城郭遗址,都曾是古代西域重镇。而达里雅布依正位于这条古通道的中端。以曾经的乡政府驻地为中心,向北24公里是喀拉墩遗址西北65公里即为圆沙古城

后来,因为克里雅河断流,塔克拉玛干成了世界上最孤寂的地方之一,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几乎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男人们放牧,女人们纺毛线、操持家务,孩子们在胡杨林里玩耍。大漠中的绿洲极少被人打扰,彼时的达里雅布依充满着原始的宁静。

0 2

克里雅绿洲沿河而生,克里雅人傍河而居

发源于昆仑山的克里雅河由南向北纵贯于田县,最后深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后消失。沿河两岸生长有大面积的胡杨、柽柳和芦苇等植被。由于芦苇生长旺盛、胡杨茂密,构架起一条绿色的生命长廊,并且在克里雅河流的尾闾,发育出一块面积达 3.2平方公里的绿色三角洲——它的存在阻挡了东西沙漠的合拢,减缓了沙漠南下的步伐。

▲男孩爬上枯死的树干,张望自家的羊群(2005年摄)。

达里雅布依村民整体易地搬迁之前,克里雅人居住分散,除了原乡政府驻地的几户人家,其余的克里雅人户与户之间相隔几公里乃至几十公里、上百公里,散布在胡杨林之中的院落或隐在沙丘边,或藏在茂草里,或卧在河滩上。村民们彼此之间难得见上一面。为了能串门,他们骑着马,一出去就是好几天。

克里雅人分散居住在克里雅河下游沿河两岸的胡杨、红柳林里。他们的“笆子房”,全部建材就是胡杨、红柳和掺入芦苇的克里雅河淤泥。房子是四方的,粗的胡杨木构建房子的框架,细的红柳编成一排为墙,房顶亦是,因为沙漠里几乎没有雨天。厨房设在大门边,除去厨房都是卧室。厨房、夏卧室、冬卧室的红柳编排疏密不同,只有冬卧室的墙壁会在红柳缝中抹上泥。房子没有窗户。房门不用锁,大多用一整块胡杨木做成。庭院周围也是用枝条和树干围成,整个院落不见砖瓦和水泥。

考古工作者发现,掩埋在沙漠之中的喀拉墩遗址、圆沙古城等城郭遗址的房屋与克里雅人的房屋似乎并无二致,一样是用胡杨、红柳和掺了芦苇的克里雅河淤泥做建材,考古学者称为“木骨泥墙”。

0 3

传统而独特的畜牧生活

这里的羊以胡杨树叶和苇草为食。白天,脖子上挂着铃铛的头羊自会带着羊群在胡杨林里闲逛。夏天时,克里雅河两岸成片的芦苇是不让羊吃的,割下后,连同秋天胡杨的落叶一起储存,以便冬天给羊喂食。

▲克里雅人用长柄斧头砍下胡杨树枝喂羊(1997年摄)。

夕阳透过稀疏的红柳墙,被切成一道道的,映在买买提的妻子艾拜汗的身上,她跪在厨房火塘前揉面,准备家人的晚餐。晚餐的主食是一种名为“库麦奇”的面饼。

克里雅人的每一间房子都有一个火塘,胡杨在火塘里燃烧,从不熄灭。火塘边永远放着一把被烟火熏得乌黑的茶壶,火塘里永远有一堆沙子。

胡杨在火塘里燃烧时,艾拜汗已将茶壶放在火边,开始揉面。没有什么技巧,就是将面和水均匀地揉在一起,再用拳头将面团捣压成饼,厚约半截手指。这时,火塘里的沙已被烤热,艾拜汗拨开烧尽的胡杨炭火,将面饼摊在热沙上,再盖一层热沙。大约十多分钟,面饼熟了,茶水沸了。艾拜汗拍去面饼上的沙,一家人就着热茶,嚼着外焦里软的“库麦奇”,昔日克里雅人的正餐就是如此。

▲烤制“库麦奇”。 这种用沙子烤熟的面饼是克里雅人的主要食物(2005年摄)。

当有客人时,克里雅人会宰羊款待。做法多数是清炖,有时也叉在红柳上,架在火塘边烤,或者把肉剁碎了夹在“库麦奇”中,这样的“库麦奇”就成了一个饼状的烤包子。很少有人习惯吃蔬菜,除了皮芽子(洋葱)、恰麻菇(适宜南疆干寒地区栽种的一种蔬菜)、胡萝卜等根茎类的蔬菜,其他的十分少见。

0 4

婚礼,沙漠村庄最大的节日

深秋的一天,是艾西汗·白克尔出嫁的日子。达里雅布依把婚礼视为全村的节日。艾西汗·白克尔的娘家和夫家要尽邀乡亲,一起庆祝一个新家庭的成立。

▲参加婚礼的克里雅妇女(1997年摄)。

家里有喜事,主人家以往必须提前20天甚至一个月,骑着毛驴,一户传一户,将信息带至胡杨林里的所有人家。婚礼是他们叙旧、拉家常最好的机会,也是青年们交朋友的良机。

▲在吃“库麦奇”的孩童(2012年摄)。

艾西汗·白克尔娘家邀请的客人和夫家接亲的人一拨接一拨前来,在家门口的胡杨树下,人们排队依次握手致意。婚礼的高潮无疑是揭开新娘的盖头。

下午即将日落时分,蒙着盖头的新娘终于坐在毯子中间,让人抓住毯子角抬出娘家门,然后坐上一辆汽车——过去是毛驴。不过这并不是去新郎家,而是在娘家的房前屋后转悠一圈后,新娘又走进娘家门,坐等娘家人的一位代表在短暂的舞蹈中揭开盖头。这期间,她的丈夫一直陪伴在她身边。之后,新娘才又重新坐上汽车,真正迈进自己的新家。

▲克里雅人家家门前都有一口自己挖的淡水井。克里雅河的水流进村庄已经变成咸水,无法饮用(2005年摄)。

传统克里雅人的生活极其简单:一群羊、一口井、几间房,还有那堆几乎永远不会熄灭的篝火。不论春夏秋冬,篝火点亮了大漠中的一间间木屋,烧烫了沙漠、烤熟了“库麦奇”面饼、煮沸了一壶壶茶水。与那堆一直燃烧的篝火一起,克里雅人在大漠深处、在河流与胡杨间世代繁衍,生生不息。

如今,告别了苦水井、“笆子房”的克里雅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用合作社的方式升级传统畜牧业,将更多劳动力解放出来,又依托村里得天独厚的文化和自然资源发展旅游业。随着生产生活条件的不断变化,达里雅布依村民步入了崭新的现代生活。

来源:中国民族报

监制/孙雅莉 统筹/王珍 制作/彭凤平

出 品

Hash:b658cbd884117286cebfd2dc45a96df182972234

声明:此文由 中国民族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