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里总提到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你真的知道它是干什么的吗

在最近的新闻中,“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频频出现,让很多人对这个平时几乎没有听过的机构产生了兴趣。这到底是个什么机构,为何能与各省并列?想必是很多人心中都充满了大大的疑惑。

1954年10月,中央决定驻新疆人民解放军10.5万名官兵集体就地转业,组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执行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从此,拉开了新中国屯垦戍边事业的序幕。

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兵团人。

他们的任务只有四个字:屯垦戍边。

修水利,治沙治碱,植树造林,先后治理和参与治理了新疆的数十条河流,修建水库近百座,从亘古戈壁荒原中开发出良田1600多万亩,建成了一个个田连阡陌、渠系纵横、林带成网的绿洲生态体系。

如今,新疆每三亩半耕地中就有一亩是兵团人开垦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粮棉油和畜产品生产基地。

70年代兵团人工挖渠引水灌溉

团场职工坚持积肥改良土壤

★屯垦戍边★

屯垦戍边是沉甸甸的四个字,是有血有泪的四个字,也许今天,我们很难理解这四个字的重量,不会理解这其中的意义。因为现在这辈年轻人赶上了好时候,现在没有战火硝烟,没有一穷二白,更没有饿殍遍地。

我们在一个幸福的时代长大,我们拥有完整的基建设施,富足的生活条件,良好的教育条件,稳定的社会环境,即使在疫情肆虐全球的今天,我们依然有底气,有力量,因为我们的强大国家在保护着我们,保证一切正常运转。

老人常常教导我们,人不能忘本。

如今的中国毫无疑问是强大的,但是我们不能忘了,这一切的基础,是和平,是稳定,是国家的强大。而边疆的稳定,对于一个国家稳定和发展的意义,不言而喻。

新疆,166万平方公里,陆地边境线绵延5600多公里,与八国接壤,多民族人群和文化聚集在这里,丰富的石油矿藏资源埋在地下。特殊的地缘政治和社会背景使得新疆的治理充满了复杂性和重要性——既要保证民族团结,又要维护边疆稳定。

兵团,就像是介于“文”和“武”之间的,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存在。

兵团人

他们建设新疆,是为自己的家奋斗。他们保卫新疆,就是保卫自己的家。

今天,当我们在通报里看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这是个什么地方。但其实,正是因为他们保障了边疆的稳定与和平,才有全国各地今天安逸的生活。假如你看到这一则关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故事,希望我们能一起,记住他们。

★红色旅游景点推荐

军垦博物馆

军垦博物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科普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的前身是1988年筹建的石河子军垦博物馆,是全国第一家反映军垦历史的博物馆。

2004年在石河子军垦博物馆的基础上,将石河子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军垦第一楼”改扩建成为“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于2004年10月10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开馆并举行了隆重的揭牌仪式。

2005年被评为全国百个红色旅游景点之一。

主要宗旨是大力弘扬新疆兵团几代军垦人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孙龙珍军垦烈士陵园

孙龙珍军垦烈士陵园位于一六一团11连(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托斯特乡塔斯特村)南侧,距“小白杨”哨所东北方向500米,为了加强屯垦戍边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经兵团民政局、发改委批准,对孙龙珍军垦烈士陵园进行全面改扩建,把军垦烈士陵园建设成集纪念、教育、宣传、游览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社会主义军垦文化精品,使其成为一座有军垦文化积淀,有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绿色、生态、安详、和谐的军垦烈士陵园。

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

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位于乌鲁木齐市胜利路392号,建筑面积503.6平方米,占地1100平方米,1962年旧址被市政府列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命名为“革命烈士纪念馆”,1965年10月更名为“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该旧址是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和自治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0年被团中央列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之一。

Hash:bf2918fc3697b19515d3e9ef6522cbd22361cf07

声明:此文由 遇见阿勒泰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