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巨笔挥毫泼墨,戈壁明珠光彩夺目——八师石河子市改革开放40周年发展综述

改革巨笔挥毫泼墨,戈壁明珠光彩夺目 ——八师石河子市改革开放40周年发展综述

宁静美丽的石河子之夜。

40年前,当改革开放成为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时,八师石河子市顺势而为,积极推动师市改革开放各项工作。

40年,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却高度浓缩了一座屯垦戍边城市奋勇争先的历史,这座年轻的城已成为新疆、兵团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以全新的姿态屹立祖国西陲,散发出夺目的光彩。

石河子市市民享受免费医疗服务。

40年来,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在自治区党委、兵团党委的关注支持下,八师石河子市走出了一条具有兵团特色的改革发展之路。这是八师石河子市历届党委带领干部职工群众披荆斩棘、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的40年,是调结构转方式、城镇面貌深刻变化的40年,是职工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巨大改变的40年。

40年,实现了巨大的动力之变、结构之变、民生之变,八师石河子市改革开放传奇是如何书写的?

01

动力之变

从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引擎动力强劲,发展成就令人瞩目。

中欧班列天业集团铁路专用线为企业经济增长助力。

被称为“戈壁明珠”“军垦名城”的石河子,是一座年轻的城。

60多年前,这里是一片荒滩,沼泽密布,杂草丛生,一条山洪造就的卵石沟横卧东西,“石河子”因此得名。

1950年7月,进疆不久的王震将军带着部队策马来到这里。面对丛生的荆棘和遍布的沙窝,马鞭一指,铿锵地说:“我们就在这里开始,建一座新城留给后世。”从此,数以万计的军垦战士将战马变成耕马,吃窝窝头,睡地窝子,在人迹罕至的戈壁荒滩,建设新城

“让戈壁明珠更美丽,让维稳戍边堡垒更坚固,让绿洲文明更璀璨!”对于八师石河子市而言,它的改革、发展与壮大,离不开党中央对兵团的定位要求,离不开兵团党委全力实施稳疆兴疆固本之举,离不开八师石河子市历届党委及广大干部职工群众的艰苦奋斗。

各族市民在石河子市军垦文化广场载歌载舞。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大地改革开放大幕迅速拉开。这一年,八师石河子市党委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调动职工群众生产积极性、推进技术改造、优化产业结构。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持续推进改革开放,八师石河子市经济始终在快速发展的轨道上稳步前行。

一系列数字,见证了八师石河子市40年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

据统计,八师石河子市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2.28亿元上升到1990年的11亿元用了12年时间,上升到2002年的51亿元用了12年时间,此后5年,平均每年上升10亿元,2007年超过100亿元。

厚积薄发,2008年,八师石河子市经济发展进入高速增长期,生产总值平均每年上升40亿元,在2017年超过500亿元。

生产总值突破500亿元!这个数字意义重大,意味着八师石河子市经济实力上了一个新台阶,意味着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改变,意味着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又向前迈出一大步,更意味着八师石河子市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更高起点,令人欣喜与振奋。

飞机在石河子花园机场降落。

俯首勤耕,披荆斩棘。回首往昔,八师石河子市广大干部职工群众可以自豪而欣慰地说:改革开放40年,是师市经济蓬勃发展的40年,综合实力由弱变强的4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成倍增长、职工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显著提升的40年。我们的血汗没有白流,我们的梦想正在实现!

02

结构之变

产业结构在融合发展中调优调强,核心竞争力在转型升级中增强,经济运行划出一条向上延伸的优美曲线。

40年来,八师石河子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从一产独大,到一、二、三产业快速协调发展,产业结构基本实现以工农业为主向一、二、三次产业协同发展转变,工业、服务业迅速壮大。

全程机械化采棉展现现代农业风采。

1982年,王东风从新疆农业大学毕业来到石河子市财政局工作,他清楚地记得,当时所有工作人员挤在几间矮小的平房里办公,全市年财政收入不足4000万元。2000年,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在财政支持下,开发区工业总产值、税收等指标年均增速一度达到40%以上。2017年,石河子市全口径财政收入近60亿元。

改革永不停歇,发展快马加鞭,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改革的发动机引擎强劲,重要经济指标近5年年均增速在20%以上,这在全国各地的开发区中也不多见;食品加工能力、纺锭规模等占兵团的50%左右,成为兵团经济发展名副其实的“排头兵”。

2018年11月29日,一个特大喜讯传来:国务院正式同意石河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机声隆隆,塔吊林立,石河子高新区建设如火如荼。

这个喜讯,意味着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创新创业新高地,石河子高新区将建设成为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政策试验区、创新创业生态优化示范区、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新兴产业集聚示范区、转型升级引领区、科技创新国际合作先导区。

在40年改革开放征程中,八师石河子市从来不乏奋斗进取的丰硕成果。

不断描绘农业新景观,40年来,八师石河子市农业基础地位持续巩固,农业经济平稳增长,种植业生产能力显著增强,特色经济四面开花,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形成粮食牛奶、肉类、油料、制酱番茄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链,北泉镇被命名为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

一栋栋高楼在石河子高新区拔地而起。

加快开辟工业化主战场,改革开放以来,八师石河子市深入贯彻落实“做大做强工业,突出工业主导地位”工作思路,抓项目、保运行、强服务,工业规模不断扩大,工业产品品质和竞争力不断跃升,工业产品产量增长迅速。2017年,八师石河子市实现工业增加值168.03亿元,占兵团比重为23.1%,比1978年增长43.4倍。

拓展新兴服务业。随着对第三产业认识的不断深化和投入的不断加大,八师石河子市第三产业实现快速发展,近年,房地产、金融保险、社区服务、信息服务、旅游和文化娱乐等新兴服务业发展迅速。2017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19亿元,比1978年增长111.6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1.2%。第三产业有力地支撑了八师石河子市经济的快速增长。

强化“棋眼”意识,全力推进向南发展。2017年6月,按照兵团党委向南发展的决策部署,八师石河子市对口帮扶十四师皮墨北京工业园区,23名从师市各行各业选派出来的优秀干部来到十四师昆玉市,迈出了向南发展产业帮扶的第一步。

皮墨北京工业园区是在十四师昆玉市二二四团的一个工业园区的基础上建设的,2011年经兵团批准后成为兵团级工业园区,并被列为北京市对口援建园区,规划面积9.48平方公里。

为履行好向南发展的使命,八师石河子市选派一名师市党委常委靠前指挥。结合交通区位、资源禀赋和自然条件,充分利用师市援助和北京援建的优势,采取与地方园区错位发展的思路,确定园区向纺织服装、特色农产品深加工、电子产品组装、新型建材、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发展;根据“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服务集成”的原则,依托昆玉市城市总体规划,不断完善产业发展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确定“一区三园”发展定位和发展规划,即综合工业园区、农产品(食品)精加工产业园、纺织服装产业园、物流产业园;论证出台《皮墨北京工业园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皮墨北京工业园区人力资源引进奖励补贴暂行办法》……

园区在盘活原有企业、积极培育园区经济增长点的基础上,着力突出园区的政策“洼地”和服务“高地”,不断优化招商优惠政策、创新招商模式、拓宽招商渠道,在逆境中勇创佳绩。截至目前,园区签约招商引资项目28个,协议金额28.2亿元。

改革开放40年,八师石河子市经济发展大潮奔涌,吸引集聚了大量资金、项目、人才,经济运行划出一条向上跳跃的优美曲线。

03

民生之变

城镇变化翻天覆地,各类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保障能力得到提升,职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更加强烈。

历史是人民书写的,维稳戍边新城是广大职工群众栉风沐雨建成的,改革开放成果必须更多更公平惠及职工群众,使他们更具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戍边堡垒根基更实。

在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中,一张张粮票、油票、肉票,见证了物资匮乏的时代;一个个木犁、马镫、坎土曼,无声述说着那段艰苦奋斗的时光。如今,美丽的八师石河子市绿树成荫、大道宽阔、楼房林立、商铺相连、企业云集,如一幅舒展的美丽画卷,勾勒出辽阔的发展天际线。

在石总场北泉镇,95%的职工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近年,石总场北泉镇民生建设投资超过15亿元,建起1600多套风格别致的商品住房,高标准建成明珠花园、北泉花园等12个居民小区,形成了由“北泉新城”“北泉镇中心城区”等组成的城镇集群。

环境好了,人气足了,一大批知名连锁店、个体业主落户场镇。以北泉路、军垦路为中心的商业区,餐饮、服装、超市等商铺总计达400多家,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最早住地窝子,现在住新楼房,以前缺这少那,现在超市里啥都有,变化翻天覆地。”在石总场北泉镇工作生活50多年的居民王红玲说,“过上了好日子,心情舒畅得天天想唱歌!”

改革为了发展,发展为了群众。改革开放后,八师石河子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在给师市经济提供强力支撑的同时,也有力改善了民生。

其中,城市建设投资完成了开发区、高新区扩区工作;完成石河子火车站改扩建,石河子花园机场通航运营;新建改建公路,肯斯瓦特水利枢纽工程、第二水厂、印染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不仅大大提升了城市影响力,也美化了市民生活环境,为大量居民提供了就业岗位。

40年来,八师石河子市就业人员持续增加。2017年就业人员达31.77万人,比1978年增加9.11万人。2006年以来累计创造城镇就业岗位22.7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长期保持在较低状态。

居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消费需求趋旺,消费结构升级加快。

经过40年的快速发展,八师石河子市商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明显提高。尤其“十二五”以来,市场商品充裕,城乡市场空前繁荣活跃。2017年,八师石河子市实现商品销售额652.28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427倍,年均增长73.4%。高档家用电器、电脑汽车等成为消费热点,餐饮、娱乐、旅游消费成为消费新的增长点。

改革开放前,与经济发展的落后相比,八师石河子市社会事业发展更加滞后。40年来,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到2017年末,有42.81万人参加了养老保险;科教文卫事业蓬勃发展、成果显著,2017年,师市全年申请专利1126件,授权609件,荣获“中国红色旅游军垦文化体验地”“中国屯垦文化国际旅游目的地”等称号。

生活水平一路上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极大地激发了八师石河子市广大干部职工群众的自豪感,调动了干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与创造力。

近年,八师石河子市共选树全国先进典型3人、自治区和兵团道德模范11人、省级各类先进人物百余人;获得联合国“改善人类居住环境良好范例城市”迪拜奖、首届“中国人居环境奖”,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 “国家森林城市”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连续六次获评“全国双拥模范城”,跻身全国百强县市。2018年,石河子市作为新疆唯一入选城市跻身“2018中国幸福小康县市百强榜”,八师石河子市以兵团第一名的成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评估认定。

改革永无止境。今年,兵团团场综合配套改革全面推开,八师石河子市再次挺立改革潮头。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兵团深化改革重大战略部署,进一步集聚人口、壮大和稳定职工队伍,更好履行兵团特殊使命,八师石河子市深化改革蹄疾步稳,大批职工已经受益。

11月25日,一三三团七连职工白合提亚·艾拜都拉专程来到连队办公室,对连队“两委”表示感谢。

“今年取消了农业‘五统一’,拿到了身份地,在连队‘两委’热心服务下,我和妻子种植的100亩地纯收入12万元,是改革让我们拿到了这么多钱!”白合提亚·艾拜都拉高兴地说。

天蓝地绿水清,宜居宜业宜游。

改革只有进行时,开放永远在路上。40年改革发展硕果累累,40年岁月见证了八师石河子市发展壮大之路。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奋勇争先、敢闯敢试的八师石河子市必将在时代大潮中书写新一轮改革开放传奇!

来源:兵团日报

Hash:e0dbfbc1fe651385f279abff7dab8019d8da13c7

声明:此文由 文化石城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