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滩创造“中国治沙奇迹”的启示

近年来,宁夏灵武市白芨滩林场在阻止毛乌素沙漠扑入黄河、防止周边村庄及机场被“淹没”的斗争中,探索出“五位一体”防沙治沙模式,拦住了流沙,发展了经果林,还锻造形成了以全国治沙英雄、“人民楷模”王有德为代表的“宁可掉下10斤肉、不让生态落了后”的白芨滩精神,成功走出了一条“既防沙之害,又用沙之利”的新路子,对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也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白芨滩创造“中国治沙奇迹”的典型做法

■三个摸索,实现了人进沙退,绿色“堡垒”不断扩大;三项改革,实现了“场子活”“职工富”,激发了职工群众治沙潜力。

三个摸索,实现了“沙漠绿”。白芨滩沙厚、风大,沙丘移动快,十分难治。白芨滩人经过长期摸索,总结出了许多应对之策。一是摸索出了根治沙漠肆虐的“土方子”,管住了沙,种活了草和树。以草方格固沙为主,辅以雨季撒播草籽、穴播灌木种子、营养袋苗造林、春秋植苗造林,锁住了流沙,在黄色的沙地中营造出一个又一个黄绿相间的“堡垒”,层层推进,阻住了风、挡住了沙。二是摸索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的规律,实现了大面积增绿。把握雨季造林规律,灌草结合、树种搭配,沙丘丘顶撒播草籽,迎风坡、丘间低地种柠条、花棒、沙拐枣等耐旱灌木,大大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在年降雨量只有160毫米情况下,苗木当年成活率达75%,3年植被盖度达45%以上,创造了雨量稀少区苗木成活率高的“中国治沙奇迹”。三是摸索出了“两条生态防线”,实现了人进沙退。采取滴灌节水技术,营造乔灌混交林,形成防风固沙第一道生态防线;种植沙地经济林,发展沙产业,营造可持续治沙第二道生态防线。两道防线交替使用,结合“五位一体”治沙模式,绿色“堡垒”不断扩大,防沙治沙区逐渐发展为全国知名的沙漠研学基地及红色教育基地。

三项改革,实现了“场子活”“职工富”。20世纪80年代,林场职工流失严重。以王有德为核心的林场领导班子大胆改革,留住了骨干力量,激发了职工群众治沙潜力,实现了职工个人和林场集体“双赢”。一是分解治沙任务,划片“包干”。林场领导班子顶住压力,力推“计件制”改革。改革激发了活力,职工主动打破“铁饭碗”,以家庭、联组、个人等划片承包。为收集麦草,职工自发组队帮助附近农民收麦子,以劳动换取麦草,还主动发动亲友收集草籽、树种等。改革前林场每年治沙造林3000亩,改革后每年能完成30000多亩,每年都能以极低成本超额完成国家分配的任务。二是成立副业公司,多元增收。在全国同行中率先实行企业化运营,先后成立了3个绿化造林公司,在国内外承揽绿化、治沙工程,每年创收4000多万元,利润反哺治沙造林。同时成立制砖、制水泥预制板、建筑施工等工程组织,抢抓市场机遇,职工和集体都从中获得了收益。三是鼓励职工“内部创业”。鼓励职工以承包方式,引水拉沙造田,培育经果林和苗圃。改革激发了职工活力,随绿化面积增大,果园、苗圃、养殖同步壮大,职工的收入增加了,林场的吸引力越来越强。林场职工张雪云在完成林场规定的“每个职工一年扎1万个草方格,栽植1万株树苗,治沙100亩,从治沙中实现收入1万元”目标任务的同时,还承包了林场的经果林和苗圃,收入增加很多。

■白芨滩创造“中国治沙奇迹”的启示

■坚持党建引领聚合力;完善制度体系作用推进生态治理现代化;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先行区建设动力。

只有坚持党建引领,才能聚合力,打赢生态环境保卫战。白芨滩在20世纪80年代治沙任务繁重、职工离职多的困难时期,基层党组织发挥了一线“堡垒”作用,留住了骨干职工,持续防沙治沙,形成了稳定防线,阻挡了风沙进击。当时,在防沙治沙进展较好、植被恢复较多的地带,还有偷牧、抓草、挖药、非法占用沙地等不良行为,在林场党组织带领下,进行了无数次艰苦“斗争”,保护了治沙成果,并积极建言成立保护区、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等,保障了沙区安全。自治区围绕蓝天、碧水、净土、应对气候变化、生态保护和修复、危险废物管控等,打响了生态环境保卫战。与治沙一样,打赢这场保卫战也需要强化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带头示范作用,凝聚科技、资金、专业机构等力量,持续抓好“散乱污”企业治理、推进“一河两湖”环境综合整治、推广低碳新工艺新技术等,努力实现减污降碳任务目标。

只有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作用,才能更好推进生态治理现代化。治沙现场分散,且治理过程复杂多变,既要确保治沙者自身安全,又要确保任务有序推进。原林场场长王有德编写的《98字育人方针》提出的“思想教育引导人”“建立制度管住人”等建议,已深入每个治沙人心中,且将其作为“行为准则”。林场也以此为“母版”,建立林场管理制度,并由此发展形成了白芨滩独特的“管理制度+文化”体系,成为“活制度”“自觉习惯”,对规范职工言行、激励职工实干、形成自觉工作习惯等,都十分有效。推进宁夏生态治理现代化,投入资金大、参与力量多、治理周期长,治理过程中需要协调的事项也非常多。各垂直机构及横向部门间,应借鉴白芨滩的做法,将制度建设与文化建设融为一体,形成更多“活制度”“自觉习惯”,奋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生态治理共同体,加快推进生态治理现代化建设。

只有坚持改革创新,才能进一步增强先行区建设动力。白芨滩能产生“治沙奇迹”的关键,是找到了职工想“富”和“沙漠绿”“场子活”的结合点,通过改革创新,使这个结合点不断获得支撑和放大,最终实现了个人、集体和国家“多赢”目标。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任务十分艰巨,需要持续以改革创新增动力、添活力;只有坚持改革创新,才能将“九大重点产业”“十大工程项目”“四权”改革等,有效衔接对接起来,在减污降碳目标和相关规划引领下,加快生态保护修复,推进生态与经济协调融合发展。

(作者龙生平系中共宁夏区委党校<宁夏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教授、 邢桂花马克思主义学院 <哲学教研部 > 教授、 郭庆罡 系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哲学教研部 >副 教授 )

来源:《宁夏日报》

2021年8月16日06版

Hash:55e99721d87f386724cd0bf6ea873acfe01ab341

声明:此文由 大西北消息速览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