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谷地别样美
如果你置身于古城隆务,就会发现,曾经黄土裸露的同仁东、西两山树木成林,郁郁葱葱;如果你走近隆务河畔溯流漫步,你会惊奇于它的清澈和潺潺的“歌喉”。曾经一个时期,在同仁人的记忆里,原本清冽甘甜的隆务河几乎沦为“污浊”和“干涸”的代名词。
隆务河是黄河一级支流,在藏语中,人们将它称为“隆务格曲”或“格曲”,意为“九条溪流汇集而成的河”。它的支流麦秀河与扎毛河在四季苍松翠柏的麦秀山脚下汇合后滋养着黄南州同仁市境内的曲库乎、隆务、保安等乡镇,留下了灿烂的农耕文明,孕育了享誉盛名的“热贡文化”,最后经隆务峡,汇入黄河。
几十年来,同仁市从未停止过古城隆务东、西两山植树造林以及母亲河生态治理的脚步,但由于干旱缺水,背河而居的人们长期形成的生产生活习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两山年年栽树不见树,母亲河天天治理却不见变化。
经过十余年艰苦卓绝的奋斗,今日,环抱古城的两山已绿树婆娑,清澈见底的母亲河穿过谷地,一幅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崭新画卷别样美丽。
清澈的河水
裸露的山体异常脆弱,雨季到来,泥石流灌进河道;环保设施不完备,沿河居民环保观念滞后,生活垃圾“入河”已成习惯——这让养育了万千热贡儿女的母亲河一度成为“臭水沟”。
“那时候,每家每户都习惯把垃圾倒入河里,厕所就建在河边,污水也是直接排到河道里的。而且,下雨了发洪水,不下雨的时候河床就基本上是干的。”抚今追昔,73岁的马建才老人说:“你看现在多好,河水大了,还变清了,来河边遛弯的人也越来越多。”
在马建才家的屋顶,安装着两台热水器,一台是太阳能的,另外一台是电能的。村里修通污水排污管网后,他将家里的两间小屋改成淋浴间,还修了一间冲水厕所。
隆务镇是黄南州州府所在地,也是同仁市政府所在地。隆务河自南向北贯穿隆务镇区,城镇段从上游铁吾水电站引水口至下游曲麻沟与隆务河交汇处,河道总长约6.5km。
“水是城市的灵魂,优质的水生态和区域生态环境,可以提升城市的品位和内涵。”同仁市水利局局长马承斌介绍道,他们在加毛桥至曲麻沟与隆务河交汇处以北、曲麻沟沟口段城市主要核心区域,通过新建、加固堤防,疏通河道、修建液压翻板坝、设置拦水堰等措施,在保证河道安全泄洪前提下,恢复了河道生态湿地功能,让隆务河水生态系统改善有了如今的成绩。这让同仁市将隆务镇打造成青南地区重要商贸、旅游服务型高原城镇的目标又迈进了一步。
“治理工程涉及到132户沿河居房拆迁,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但在州、市各级政府和老百姓的支持下,终于让母亲河恢复了生气,有了今天这样的变化,我们投入的资金和付出的努力都是值得的。”回忆起开展隆务河防洪综合治理工程初期时的情况,马承斌这样说道。
从湖心岛出发,沿河向南行走,昔日沙石裸露的河道里,已建成了一座座拦水堰、液压坝和堤防等设施,两岸杂草丛生的边坡已被宽厚的堤坝、栈道和亭台楼阁所取代。
碧绿的河畔
在朝阳的映射下,清晨的东山顶上,除了两座通讯塔,高出山顶的景致便是起伏错落的树木。遥想十余年前,东、西山的每一处山梁沟壑除了裸露的黄土,剩下的就是丛生的杂草。在同仁生活和工作了30年,眼看着两山树木成林,马承斌深有感触地说道:“西山都是湿陷性黄土,东山稍微好一点,虽然没有树木,但杂草长得茂盛一些。现在都已经长成林了,一到夏天满眼绿意,让我们这些为之奋斗过的人感到很欣慰。”
人拉肩扛,将树苗和水运到每一处山梁沟壑,虽然当时的植树造林效果甚微,但这种顽强的精神一代代传承了下来。如今,每到夏日傍晚时分,人们便沿着掩映在林间的硬化路爬山、散步纳凉,更有人驾驶着汽车,一路驶向山顶,俯瞰镶嵌在河谷的古城隆务,领略家乡之美。
生态立市——这是同仁市围绕“山水黄南”理念而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多年来,同仁以隆务东、西山及南当山生态治理工程为重点,推动“两山”理论在同仁的生动实践。
国土绿化三年行动以来,同仁市实施国土绿化3.85万公顷,完成任务的114%,市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2020年,同仁市高位推进造林绿化工程,完成国土绿化任务1万余公顷,育苗1200万株,检疫苗木56万株,义务植树47万株,全市森林植被明显增加,林业生态体系日趋完善,青山绿水的生态优势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同仁市也由此被授予多项荣誉:被省绿化委员会评为“2019年度全省国土绿化先进单位”;隆务镇被省林草局授予“省级森林城镇”荣誉称号;隆务镇吾屯下庄村被评为第一批“国家级森林乡村”。
犹记得,2020年4月16日,载着我们的汽车驶出绿色包裹着的同仁市区,抵达保安镇格拉滩义务植树现场。虽然只相距10公里,但这里的风沙天气竟与微风和煦的市区形成了截然不同的景象。
当天,记者在格拉滩植树现场看到,一排排树苗已被整齐地摆放在各个植树区域的坡地上,虽然漫天黄土袭面,但植树的人们干劲丝毫不减,迎风挥锹,将一颗颗油松树苗栽满了山野。
在一年年植绿的不断接力中,从东山到西山,从南当山到格拉滩,金色谷地的人们将荒山秃岭一步步变成了绿洲。
至美的景色
元旦前夕,来自同仁市政府机关的干部职工和附近的居民近千人,欢聚在夜幕中灯光璀璨的隆务河湖心岛,开展了一场徒步活动,以此迎接新的一年,感受家乡之美。他们从湖心岛出发,途经崭新的河西步行栈道、康宾桥、贡安桥,最后穿过隆务古街,再次汇聚在市政府广场,一路上充满了欢声笑语。
“水流清澈、道路通坦、环境宜人,旧貌彻底换了新颜。”跟随人群走在河畔的栈道上,欣赏着灯光璀璨的两岸景致,同仁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马新国感慨道:“虽然身在同仁,但很少有机会出来散步,借此机会和这么多人一起欣赏了母亲河和隆务古街夜景,隆务河变化真是大啊。”
沿着河西宽阔的步行栈道一路向南,沿途的美景数不胜数。夜幕下,灯影交织,飞架西东的热贡桥、连接两岸的康宾桥和贡安桥,还有亭台楼阁、沿河富有特色的民居和沧桑幽深的隆务老街……每一处都让人流连忘返。
说起康宾桥,同仁市公安局干警夏吾扎西感触颇深。他生长在河东的铁吾村,小时候,与小伙伴们一起上学或是到城区玩耍,都要经过一座铁制的孤桥。在他的记忆里,打记事起,这座窄窄的铁桥就横跨在隆务河上,今年42岁的他也不曾听说这座铁桥是什么时候架起来的,又是谁为之付出了辛劳。
今天,窄窄的铁桥已完成了它的使命,一座崭新的梁桥沿用了铁桥的称谓——康宾桥。
马建才老人家的院子便在康宾桥西头,门口绛红色的柏油路和沿河步行栈道中间是望不到尽头的绿化带,已经种了草坪,栽了树。“以前,从这里往下走就是死胡同,路是土路,春天一刮风漫天尘土,秋天下雨又是一路泥。”他站在自家院门口指着隆务河方向说道:“你看,从这里一直往北就通到黄南州医院西面的湖心岛,从桥上过去就是铁吾,从这里折到西面就是老街,四通八达。”
如今,隆务河水生态治理及两岸环境整治项目一期工程已告一段落,河道和两岸呈现出令人惊奇的变迁。站在新起点上,二期工程将提上日程。马承斌介绍,长约7公里的二期工程北至向阳村苗圃,东临隆务河东路,西侧为隆务河西路至丹霞路,以“凤栖金谷、多彩隆务”为品牌,将打造自然与城市相交融,生态与人文共流淌的大川、大河、大美的“同仁七景”旅游风景区。
来源:黄南报
Hash:4bd0243e118f587479213a0ac80bd1e5bffe86c4
声明:此文由 大西北消息速览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