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胜发现汉代古墓群11座,你知道它们都在哪吗?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朝代,疆域广阔,国力强盛。汉代人认为生与死只是一种场所的变化,厚葬之风流行。然而汉代的厚葬并没有起到保护墓主的作用,反而成了汉墓屡遭盗掘的重要原因。正因此,考古界也有“汉墓十室九空”的说法。

“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念

汉墓的“厚葬”大致遵循“事死如事生”的原则,即死者生前享受的东西都要带到墓中去。其墓葬形制的宅第化与陪葬品的生活化皆十分明显。

汉代陶熏炉(东胜区文物保护管理所藏)

随着汉王朝的移民开垦和南匈奴的归附,汉时鄂尔多斯地区形成了农牧产业发达、文化交流频繁、民族融合加快的空前繁荣局面,而鄂尔多斯出土的汉墓众多、内容丰富正是这一盛况画面的生动体现。

东胜汉墓分布

据鄂尔多斯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显示,《东胜区不可移动文物名录登记表》共记录东胜境内分布有汉代古墓葬(群)11座,包括五棵圪旦墓、乱圪旦梁墓群、台什墓群、任家沟墓群、大顺壕墓群、台什沟墓群、红旗梁墓群、墓虎圪旦墓群、补洞沟墓群、袁家圪楞墓葬、敖包沟墓群。

敖包沟墓群

汉代墓葬特点

鄂尔多斯地区的汉代墓葬主要集中在西汉中期至东汉初期,因为这一时期,汉王朝出于军事需要,对该地区进行移民屯边。这些墓葬可能是迁入这个地区的汉族居民与少数民族居民共同留下的。但大多数被盗掘或破坏,完整的汉墓是少之又少,这和当时的墓葬形式有很大关系。汉墓主要为竖穴土坑墓、土洞墓、石洞墓以及少量砖室墓。这一时期的墓葬在地表层都有明显的痕迹,就是处于封土堆下,极易识别,而且也没有太多的防盗措施,所以大多数的墓葬都被盗掘过。

鄂尔多斯汉代竖穴土坑棺椁墓形制

鄂尔多斯地区汉墓主要出土有棺椁、木炭、青铜器、陶器以及陶灶、陶仓、陶屋等专为墓主人烧造的陶明器组合。灶、仓、屋这些生活中密切相关的生活用具作为随葬器物的大量使用是将现实生活在另一个世界延续,真实反映了汉代“事死如事生”的生死观。

墓葬在人类文明史上是极为特殊的一种存在,它不但是人类物质生活的遗存,也是精神世界的反映,不但有关生,也关乎死。它在形式上只是安放死者尸体之所,但实质上体现了人类对于死亡的态度,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背景、文化艺术传统和宗教信仰。

汉灰陶灶(东胜区文物保护管理所藏)

参考文献:

1. 张子珍主编,甄自明编著:《伊金霍洛史迹拾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7年2月第1版。

2. 李梅田:《墓葬的考古学意义》,《南方文物》“生死观的文明史”专栏开篇词,《南方文物》,2008年第4期。

来源:东胜发布

Hash:729cbac773156a402ed3135204b5d585d659e6c7

声明:此文由 天安传媒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