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时期泾源县级行政建置及变迁述略

泾源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最南端,因境内为发源地而得名。东、南分别与、华亭县庄浪县接壤,西、北与宁夏固原隆德县、原州区、交界,总面积1131平方公里,素有“秦凤咽喉,关陇要地”之称。历史泾源县境内曾多次进行行政建置,县名及频繁变更,主要有秦汉时期乌氏县、宋金时期安化县民国时期化平县和新中国成立后的泾源县。

一、秦汉时期乌氏县历史沿革

春秋时期,乌氏戎就在泾水以北占据周之故地建立方国。战国时期公元前327年, 秦惠文王派兵攻取乌氏戎国,以其地设置乌氏县,县治在今宁夏泾源县大湾乡瓦亭村①。

西汉新莽政权时,改乌氏县为乌亭县,不久即复原制。时,改乌氏县为县。公元111 年,春夏大旱,民饥荒。羌族起义,安定郡及属县吏民内迁美阳(今陕西武功县境)。公元129年,羌族势力衰败,安定郡迁还故土,徙者各归故县。

西晋时,乌支县复名乌氏县,属雍州安定郡。南北朝时期末年,乌氏县废而又立。时(535~556年),乌氏县终废,后改乌氏驿。

乌氏县辖区包括今宁夏固原南部、泾源县北部甘肃平凉西北部地区,历前秦、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多个朝代,多次更名和迁置,存在了800多年。乌氏县是今宁夏全境始设的第一个县级行政建制②,也是历史上在今泾源县境内设县之始。

秦汉时期乌氏县位置

二、宋金时期安化县历史沿革

北宋初期公元964年,划分华亭西北部地区设置安化县,治安化峡(今宁夏泾源县新民乡),辖白岩河镇及3乡,隶属秦风路仪州(今甘肃华亭)③。

995年,安化县治迁徙至安化镇(今宁夏泾源县城东)④。1074年,宋廷废原州制胜关,安化县治移至关地,领安化、白岩河两镇,以旧县地为安化镇(今宁夏泾源县城东)。金国时期1167年,改安化县为化平县,隶属凤翔平凉府,领安化、白岩、安国、耀武四镇与瓦亭寨。

元朝时期1328年秋,化平县并入华亭县,归陕西行中书省平凉府所辖⑤。清初1757年,华亭知县甘珠尔恤民徭役,经奏准,割西北瓦亭、十三堡归固原⑥。

金安化县共历宋、金、元三朝,县级建制存在了365年。从史料可以清晰地看出,南部今宁夏泾源县新民乡,北部瓦亭一带,东部今甘肃省平凉安国镇和耀武镇,都曾经是宋金安化县的辖区。如果不是随着朝代的改换而不断调整的话,宋金安化县辖区甚至比今泾源县辖区面积还要大。

宋金时期安化县位置

三、民国时期化平直隶厅(化平县)历史沿革

清同治十年(1871年)三月,陕甘总督左宗棠奏请清廷划平凉、固原、隆德、华亭4州县地,置化平川直隶厅(今宁夏泾源县),归平庆泾固化道所辖。驱逐当地土著汉民,将陕甘起义失败的回众9480人安插于此。1873年春,清廷于华亭县西北之安良镇(今宁夏泾源县新民乡)安置陕甘起义失败的禹得彦部⑦。民国时期1913年2月12日,化平直隶厅改为化平县。设四里,即香水里、化临里、圣谕里、北面里,又曰四区。此后,化平县一直延续至新中国成立。

民国化平直隶厅(后称化平县)的辖区是较小的,仅包括今泾源县黄花乡、香水镇、兴盛乡和泾河源镇的所辖范围。由于清廷迁出了当地土著汉民,将陕甘起义失败的回众安置于此,只留下香水镇永丰和黄花乡黄洼两个村的少数汉民为县署官吏及其家属服务,造就了民国化平县(解放后称泾源县)成为全国回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县,达到了近99.2%。直至2003年固原县什字、蒿店、大湾三乡镇划归泾源县后,这个保持了130多年的全国第一才被宁夏同心县(回族人口比例80%)所取代,泾源县成为全国第二。

四、新中国成立后泾源县的历史沿革

1949年7月29日,泾源县(时称化平县)解放。8月5日,化平县人民政府成立,隶属甘肃省平凉专区。1950年9月18日,因泾河发源境内,改称泾源县。1953年5月11日,改称泾源回族自治区。1955年5月,更名泾源回族自治县。1956年11月22日,甘肃省华亭县新民、石嘴两乡(今新民乡)划归泾源回族自治县。面积由589平方公里增加到755平方公里。1958年10月2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改泾源回族自治县为泾源县,属宁夏固原专区。2003年4月4日,固原县什字、蒿店、大湾三乡(镇)划归泾源县管辖。自此,泾源县辖香水、六盘山、泾河源3镇和大湾、黄花、兴盛、新民4乡。

解放初期泾源县城

五、2003年县级区划调整,在泾源县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003年县级区划调整,原固原县所属的什字镇、、蒿店乡划归泾源县管辖,这在泾源县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一是扩大了县域面积。泾源县面积从755平方公里增加到1131平方公里。二是增加了辖区人口。泾源县总人口由2002年末的8.19万人增加到2003年末的12.67万人。回族人口比例由96.8%下降为72.5%。三是丰富了历史文化。战国乌氏县、秦汉萧关瓦亭城、牛邯屯军处(今大湾乡牛营村)以及宋夏时期安边堡(今大湾乡武坪村)、木波寨(今六盘山镇什字村)、定川堡(今六盘山镇和尚铺村)、山河寨(今六盘山镇蒿店村)等一批历史古迹和历史文化的注入,使泾源县历史文化更加丰富。四是延伸了建县历史。《民国化平县志》“北宋乾德二年设置的安化县为泾源县建县之始”的记载改写为“乌氏县是历史上在今泾源县境内设县之始。”张逢泰的记述本身是没有错误的。因为民国时期,华平直隶厅(后称化平县)所辖区域既不包括今泾源县新民乡,更不包括今泾源县六盘山镇和大湾乡。原什字镇、蒿店乡和大湾乡(也称“北三乡”)尚属于固原县,2003年方划归泾源县管辖。而“北三乡”才是秦汉乌氏县的主要辖区和县治所在地。这样,泾源县的建县历史就从公元964年上溯到公元前327年,推前了1200多年。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沿着数千年历史演进的轨迹,我们可以窥见泾源这方厚土所经历的兴废更替、沧桑迭变。在新的历史时期,泾源人民必将续写新的历史篇章。

参考书目:

①《固原市志》、《中国地理丛书·宁夏回族自治区地理》。

②《固原市志》、《中国地理丛书·宁夏回族自治区地理》。

③ 徐兴亚《北宋泾原路在今宁夏南部的军事防御体系》。

④《宋会要辑稿》方域五。

⑤《泾源县志》、《华亭县志》。

⑥《华亭县志》。

⑦《泾源县志》、《华亭县志》。

图文作者简介

孙广俊,男,回族,1966年1月出生于宁夏泾源县,现供职于泾源县县志办,爱好文学、写作 。

大家都在看

1.

2.

3.

4.

5.

Hash:bb66f6c476727ad092ec6d0a2f8289f4b81e7963

声明:此文由 龙乡泾源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