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被写进《三国志》的风云人物

如果熟读过《三国志》的朋友,细心读的话就会发现这部史书里漏掉了很多大家熟知的名人,这些人大家不管是从《三国演义》小说里面还是民间传说都是能耳熟能详的人,却未被《三国志》立传,下面就来谈谈这些未被立传的名人。

首先就谈谈一个非常有名的人,这个人在为后来刘备入蜀三分天下做出了引路贡献,而就是这么一个人却未被《三国志》立传,他就是为刘备献上入蜀地图并劝其夺取巴蜀三分天下的刘璋部下谋士张松,他为刘备入蜀建立蜀国做出了巨大贡献,最后在巴蜀被刘璋杀害。

这么一个重要的人物居然没有传记,只是在刘备传记和刘璋传记里一带而过,大家应该都想知道这是为什么?

其实这和当时的中国历史文化背景是有很重要关系的,当时的中国汉代提倡以忠孝治天下,既是为人下属要对上司忠诚;臣属要对君上忠诚;子女要对父母孝顺;晚辈要对长辈孝顺。所以在这种环境下大家再看看张松的所作所为,完全是背主求荣与当时主流文化背道而驰的反面教材,所以他是根本不可能被立传的。

在三国时期有一位对魏蜀两国都相当重要且独镇一方的大将,这个人就是孟达,他的一生可谓跌宕起伏,先是随刘璋投降刘备,后来又反叛刘备投降曹魏,最后又反叛曹魏投降蜀汉,最终被司马懿诛杀,从这里看他完完全全是墙头草顺风倒。

相信很多喜欢读《三国演义》的朋友都很不喜欢孟达,就是因为他挑拨了刘封和关羽的叔侄关系,导致刘封不肯发兵救援关羽,最后关公父子败走麦城孙权斩杀。

小时候每当读小说读到这里都恨的孟达牙根直痒痒,岁数大了以后反而觉得孟达挺冤枉的,挺有名的一方大将,和魏蜀两国很多重要历史事件都挂上钩的人,居然在《三国志》里没有他的传记。

其实孟达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甚至可以用文武双全和出将入相来形容他,当时的魏国很多人都评价孟达有才能,善于统兵而又兼机智善口才,通常这样人一般都是要出将入相的,可惜他没生对时候。

先说一说孟达为何劝止刘封发兵救关羽,在真实的历史上却不是孟达阻止刘封,而是刘封自己做的决定。当时的孟达由于刘备的不信任,以及刘备集团内部对继承人纠纷问题,刘备为了避免继承人纠纷问题,把刘封远派到上庸出镇一方为上庸太守。

而刘封性格刚烈,仗着自己是刘备义子的身份多次不尊重孟达,甚至破坏他的祖坟,孟达在襄樊之战时早已被刘封剥夺了他的兵权,所以当时孟达根本无法影响到刘封发兵救不救关羽,之后孟达在出逃魏国时期只带的是他的亲兵和部分嫡系部队,只有四千余人,数量根本不算多。(其实刘封不救援关羽的策略是对的,因为上庸当时确实是兵少兵弱,如果刘封带兵去救援甚至可能把他自己都搭到里面最后和关羽一块被杀。)

后来刘备清算刘封的事情就想起当初自己不信任的孟达,想把他连刘封一块收拾了,结果孟达这个人头脑精明预先想到了这一点就带兵出逃魏国了,这也是说明孟达对时局把握的很清楚,至少头脑比当时的上庸太守刘封清醒多了,后来孟达为了立功想替魏国劝降上庸刘封,就写了一句千古名言,“势力所加改亲为仇,况非亲乎,明知祸之将至而留之,非知也。”这句话真是千古以来的权力之争写照,(这里面涉及了刘封与阿斗的继承人的争斗问题)从这句话也能看出孟达对当时时局了解的非常透彻,对权力之争有着异常的敏锐感,这也是后来他为何又反叛魏国的原因,这和他敏锐的时局感不可分割。

后来刘封没有听孟达的话,最后丢了上庸逃回到成都就被刘备处死了,刘封最后遗言就是后悔没听孟达的话,从这也看出了刘封与孟达的鲜明对比,一个对时局权势看不明朗,而另外一个清晰地分析出了当时的时局情势,可以说孟达在这方面胜刘封十倍。

孟达归顺魏国后深受后来的魏文帝曹丕喜爱,据野史记载因为孟达容颜俊美所以才深受曹丕喜爱,在这里很多野史都猜测孟达和曹丕有不同寻常的关系,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好基友。

总之曹丕就是非常喜爱孟达,也非常重用孟达,起初上庸城只有上庸一个城,后来曹丕觉得不够彰显孟达权利,又划了和上庸城差不多大的两个城并为上庸,也就是三个市划成一个市,而孟达就相当于现在直辖市市委书记,掌管三城合一的军政大权,并且最后顶峰时期拥兵10万,成为魏国唯一一个地方大将统兵10万的太守。

这也是为何后来孟达都能算做司马懿五路破蜀的一路,孟达论身份比起其他四路都很低下,其他四路一路是吴国孙权,孙老二那可是一国霸主;一路是羌族首领轲比能,也算是一国国君;另外一路孟获也是少数民族首领,也算是一国国君;再有一路就是魏国的大都督曹真,要知道曹真在魏国的地位可相当于现在国家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这身份很明显比孟达这个直辖市市委书记兼地方军区司令大得多。

从这里看出因为曹丕对孟达的信任才能让他拥兵10万,也能看出孟达的能力确实了得,所以司马懿才放心让他进攻蜀国,如果一个草包带着10万大军去打仗那不是白送人家去了。

在曹丕死了之后孟达失去了靠山,而且司马懿开始掌权,排斥亲曹派系的人,孟达由于本身和曹丕关系就很深厚,又和曹氏宗族夏侯尚关系亲近,所以当然也算到司马懿政治清算的对象。

于是孟达敏锐的时局感再一次出现,他也真做到了他那句话,“明知祸之将至而留之,非知也,”于是他决定起兵反魏投靠蜀国。可惜他遇到的对手是强大的司马懿,最后他免不了败亡身死的命运。

总结孟达未被立传的原因其一就是这个人反复无常,墙头草顺风倒;其二就是他和曹丕之间可能真的存在不同寻常的关系,这种事情史书肯定不能记录下来,但是个人觉得这个理由不是太靠得住,不记录下来可以完全不提这事,但是没必要不为人家立传;其三就是《三国志》作者陈寿当时是受到统一三国的晋朝委派写三国史书,孟达曾经是反对司马氏,所以陈寿是不可能给反对当时执政者的反对派立传的,个人认为这点最重要,就是因为孟达曾经是司马懿的政敌。

在《三国志》里未被立传的人有很多,但是论到当时名声最大的人却应该说是魏讽,其人是当时的河北名士,在士人圈里非常有名气,可惜后来策划在邺城杀掉曹丕,起兵反曹呼应当时发动襄樊大战而威震华夏的关羽,最后计划泄露被诛灭三族,由于魏讽名声过盛,造反时牵连者数以千计。

说起魏讽现代人可能大多不知道,但是在三国时代他可是大名鼎鼎,名声之大绝对不逊于诸葛亮,这么非常有名声的人最后却因为造反被杀。所以他不被立传的原因也就是因为造反了,但实际上魏讽在当时无兵无权,只是一个文官,靠口才忽悠了一个统兵的长乐卫尉陈祎,结果这个陈祎还胆小怕事的检举揭发了他,但是魏讽一案却牵连甚广,当时很多名士后代都和魏讽有交情,也因此都成为曹丕的打击对象,魏讽一案连坐被杀者多达数千人,所以后世都猜测魏讽不过是因为名声过大,被曹丕借机清除亲汉反曹势力和这些文官名士集团,为建立代汉建魏奠定基础。

因此魏讽案里面可能会牵扯到当时包括曹操、曹丕父子更多的魏国上层社会人物的不为人知的秘密,所以陈寿不可能为这个人立传。

出卖关羽的糜芳肯定是不会被立传的,喜爱关羽的朋友肯定都非常恨两个人,一个是糜芳,一个是孟达,他们俩都是出卖关羽的罪魁祸首。

糜芳早年一直跟随刘备,论起关系他还是刘备的小舅子,所以糜芳可能也一直是关羽的部下,但是就是由于人家是皇帝的小舅子,你关羽那么不给面子,当着那么多人责骂人家,人家能不背叛你吗?所以糜芳是一个可悲可怜的小人物,造成他可悲的结局就是大名鼎鼎的关羽。

因为关羽失荆州而不被立传的蜀汉将领还有好多,糜芳只是其中之一,可是由于糜芳身份特殊,他是刘备的小舅子,所以他不战而降东吴是最让蜀汉震惊,以及让刘备和其兄糜竺心痛。

糜芳和哥哥糜竺从徐州开始就一直跟随刘备转战各地,襄樊之战时荆州地区的蜀汉守将其他人都可以算是刘备入驻荆州之后收降的将领,不战而降还可以说得过去,但是糜芳哥哥糜竺在当时蜀汉政权里地位仅次于诸葛亮,是蜀汉核心管理高层,而刘备又是他的亲姐夫,这也是关羽放心在前线征战把后方交给糜芳管理的原因,结果却是糜芳和傅士仁却第一个带头而降,为后来其他荆州地区守将开了投降大门,所以最为让刘备和糜竺震惊和痛心。

同样因为关羽失荆州而投降东吴的还有当时的蜀汉零陵太守郝普,不过郝普和糜芳不一样,郝普所镇守的零陵是关羽失荆州期间荆南五郡太守里唯一抵抗东吴的郡守,郝普第一次抵抗东吴中了吕蒙之计,被骗投降了,后来第一次蜀吴和谈,刘备为了赎回郝普,割让了桂阳长沙二郡,吕蒙才把郝普释放回蜀汉,结果吕蒙第二次袭取荆州,郝普再度兵败被抓,觉得无颜面对刘备,郝普遂投降了东吴。

糜芳、傅士仁、郝普不被《三国志》立传的原因就是背主求荣,在那个崇信忠义的时代,这种事情是绝对不允许的,他们三人也被后世称为“蜀汉三叛徒”而一直被后世唾骂,后世建立关帝庙的时候都会在庙内为他们树立跪像,以示他们在死后泉下向关羽赎罪。

孙邵这个人肯定很多人都不知道,《三国演义》里面并没有提过他,《三国志》里更没有他的传记,他的传说只限于一些地方史略。

但是翻看孙邵的履历发现他的官职大的惊人,他居然是孙权开国时期的吴国首任丞相,当时吴国人都以为首任丞相非张昭莫属,岂知孙权却把相位交给了名不见经传的孙邵,由于很多史书都已经失传,所以大家很难还原到当时孙邵是个什么样的人。

不过可以肯定陈寿不给他立传肯定是因为他关系到很多吴国政治核心人物的不可告人秘密,所以这样人一般不会予以立传。

当然还有很多人都没有被立传,比如袁术手下第一谋士阎象,九章算术作者刘徽,巴蜀名将张任等等都没有被立传,总结下来陈寿的《三国志》不给这些人立传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1 涉及帝王隐私丑闻;2 涉及宫廷;3 不符合儒家大义;4 与陈寿当朝权贵祖先有关系;5 当权执政者司马氏无法启齿;6 与陈寿本人有关。

Hash:b7ab742e4d1cd4ca06ed845775e4aec506d48637

声明:此文由 晓晓说事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