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见过这些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地道的青铜峡人

立于青铜峡峡口的青铜峡碑,青铜峡拦河大坝建成后淹没。

青铜峡峡谷内的摩崖石刻,曾经它离河面5米多,如今不到20厘米。

1935年的一百零八塔

1935年董府

1935年唐徕渠大坝,亭台楼阁,古色古香。

1958年峡口信用社存单

峡口镇曾经还有一个名字“金积县上游人民公社”

1960年青铜峡拦河大坝截流成功给一等奖颁发锦旗

青铜峡拦河大坝截流首日封

青铜峡水利工程截流邮戳

1967年青铜峡武装叛乱事件

文革中青铜峡筹备处与指挥部在小坝武装械斗

1967至1969年的青铜峡牌白酒,估计没几个人见过。

1968年青铜峡完税证明

1969年合影

1969年中共九大召开

1969至1971年青铜峡水电部五七干校,胡锦涛同志夫人刘永清在此劳动学习。

估计是文革时期的

1974年青铜峡水电厂的潜水

1974年青铜峡中滩公社春播

青铜峡前身叫宁朔县

开会凭证

宁朔县粮食局10斤黄米铁牌 宁朔县国民党三青团登记表

宁朔县的电话费收据

小 坝 赋

小坝,青铜峡市首府。东临黄河,南屏牛首,西依贺兰,北扼银川。沐浴汉唐千年风华而灵秀,盛载塞上江南美誉而富庶,衔黄河纳古渠,润万物映日月,天造地设,城靓民丰

小坝之名,始于元初,忽必烈壮志兴水利,郭守敬汉唐筑大堤①,夫唐坝大而汉坝小,故名。及至洪武②,小坝筑堡,名曰汉坝。赖汉延通河天时,得塞上水乡地利,始成美地。

盖小坝之小,难避峥嵘,历风雨,经沧桑,清军战火焚颓,军阀混战频毁③,公元一九四三,宁朔县府建成,宁马汉延兴土木,子文亲临叵测心④。历史车轮难扼,乾坤转,人民治。待青铜复市⑤,即为首府,重勾画,勤建设,兴百业。

小坝秀美,山环水绕,阡陌拥簇,层林叠抱。《水经注》西河临谒⑥,汉延渠穿城北走,大清渠西流溢泽,惠农渠东泻苍波。青秀迭翠,怡园幽美,银河飞彩⑦,景致天成。地灵毓,三水汇聚之地;城锦绣,园林集翠之所。长街染绿,幽夜阑珊,历春秋冬夏,汇万方佳画。

小坝思进,变化万千。有城之始,百米见方,历六百载,喜看今朝,园在城中,城在林中,贾铺珠连,市场兴荣,高楼鳞次触空,民居栉比有致。北扩东进,和谐人居环境。道路连城,街衢商路亨通;生态扩城,人水花木共融;水系穿城,三水六岸披绿;管理兴城,园林城市鼎建。业兴旺人安乐,举豪情筑伟业,凯歌高奏,万民言进,好一幅塞上明珠奋起图!

小坝璀璨,明日更美,沧桑历尽,百业俱兴,回汉同心手绘,吏进民勤壮志酬,容纳百川,引八方志士竞折腰;敞迎宾朋,携九州贤达图远谋。地灵人杰,来者足醉;物化天宝,去者流连;天咏地唱,小坝当歌!

注释

1.元始祖时期(公元1264年,郭守敬、董文用开浚唐徕、汉延等修渠建坝。

小坝始建于明洪武九年(1376年),旧称汉坝堡。

2.小坝曾建有马王庙、牛王庙、眼光庙、火神庙龙王庙、孔庙等庙宇,先后在左宗棠清军镇压宁夏回民起义和马仲英、门致中军阀混战中被焚毁。

3.1934年,马鸿逵修建了一座高楼大院,5月下旬,蒋介石的大舅子宋子文从南京飞来汉坝“视察水利”,实为督战。

4.1984年12月,国务院批准青铜峡市建制后,首府设在小坝。

5.《水经注》记载:“河水历峡北注、枝分东出。”故历史上黄河又分东、西河,西河从小坝东侧流经。

6.青秀、怡园、银河分别为小坝青秀园、怡心园、银河广场。

1935年的小坝,背景建筑从左到右依次为,娘娘庙,龙王庙,马鸿逵行宫

1935年汉延渠退水闸,图上建筑为碑亭和戏台。

从此以后,我们生活在了这里……不知从何时起,我们过上了所有生活都凭票的日子!

咱真得爱她

来源:骑行者-牛首君子、城市公用事业服务中心

Hash:fc044e2ddcd7b5cf3cc55aa776844c0540b00d87

声明:此文由 青铜峡微生活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