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基栏板之下,雕刻有一个个大兽头向外伸出,这就是螭首

基座是建筑或其他陈列物下面的底座,栏杆是围在基座四周的构件,台阶为上下基座的通道,所以这三者是结合在一起的构件。

早期基座用土堆造,但土座不结实,容易被雨水浸损,所以发展到用砖或石料包砌在土座外表,从而大大提高了基座的坚固耐久性,同时也增加了基座的美感。

基座的产生是源于人类生活和房屋安全的要求,是一处房屋上具有实用功能的部分。在实践中,房屋越是高大,它们的基座也必然增高,于是才有了"高台榭,美宫室"之称,基座之高低成为衡量建筑等级的标准。

龙头

建筑上的栏杆,一是用在多层房屋楼层的檐廊柱间,平台四周,有时在一层的檐廊柱间也用栏杆;二是用在屋顶四周的檐口,称为"女儿墙";三是用在亭、榭一类建筑的柱间或露台四周,有时和坐凳相结合,称"坐凳栏杆"。栏杆最初皆用木料制作,但木材经不起日晒雨淋,容易朽坏,所以在房屋平台等露天位置的栏杆逐渐用石料替代了木材,出现了石栏杆;在北京紫禁城宫殿建筑群中还见到用琉璃砖砌造的露天栏杆,它不但不怕日晒雨淋,而且还能保持琉璃色彩的经久不变。

"螭首"又称为"龙头"、"喷水兽",用于清制豪华做法的须弥座,在上枋位置的四角角柱下安装大龙头,柱间每间隔一定距离安装小龙头。

螭是传说中的一种没有角的龙,螭首也就是龙头,并且列为龙生九子之一。在古代的碑额、殿柱、殿阶上常塑、刻有螭首形的花纹,起装饰作用。除纹样外也有雕刻成形的突出建筑之外的螭首,常常设置在建筑下面的台基外部,栏板之下。

在台基的外面、栏板之下,雕刻有一个个大兽头向外伸出,这就是螭首。它们的造型是口张开,上吻高抬,眼窝深陷,眼珠突出,额顶突起,上生两角。整个螭首表面凹凸有致,龙鳞龙须清晰可见,线条或流畅柔和、或粗壮有力,使螭首看起来威猛中带有一种可爱之态。

螭首

在这里,这些螭首除了具有重要的装饰功能外,雨天还可以排除台基上面的雨水。

台明与室外地面都做有一个高度差,"踏跺"就是为连接这高差而设置的台阶。它是台明地面与自然地坪的交通连接体。《营造法式》称为"踏道"。

踏跺的构造形式有三种,即:垂带踏跺、如意踏跺、御路踏跺等。

我们今天先说的是垂带踏跺,垂带踏跺是指踏跺两边有栏墙,栏墙的顶面用带状条石做成斜坡形。

踏跺石采用毛面花岗岩铺贴。"踏跺石"又称踏步石,宋称"阶石",是指砌筑台阶踏步的阶梯石。《营造法原》称之为"踏步"、"副阶沿"。

踏跺两边垂带上的栏杆叫垂带栏杆,整体形象是随着垂带倾斜的,最下面一根望柱的前端是一抱鼓石。垂带栏杆主要由由寻杖、华板、望柱等构件组成。

垂带踏跺

"寻杖栏杆"也作"巡杖栏杆",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栏杆式样,主要由寻杖、望柱、华板、地栿等构件组成,因其最上层即为寻杖,所以称为"寻杖栏杆"。寻杖栏杆的形制在南北朝时已基本具备。寻杖栏杆原用木料制作,后来出现石制栏杆,但除了材料变化之外,其式样基本仿照寻杖栏杆。

栏杆全部为汉白玉材质,它洁白无瑕,质地坚实而又细腻,非常容易雕刻。古时称纵木为杆,横木为栏,故称栏杆。抱鼓石圆鼓子内雕刻莲花、如意草图案装饰,抱鼓石即为栏杆的首尾栏板石,因其雕刻成圆鼓形而得名。望柱为方形柱,只做了一些浅浅的线角雕饰,望柱头雕刻有云纹、莲瓣头、石榴等纹样。望柱,就是栏杆中栏板与栏板之间的立柱,俗称"立柱"。

抱鼓石

寻杖为方形形式,寻杖也称巡杖、扶手。净瓶瓶口雕有云朵花纹,一般来说,在两个望柱之间有三个净瓶,中间是完整的瓶子,挨着望柱的则是半个瓶子。拐角处则多做成两个,即两个都是半个瓶子。

华板雕刻最为华丽,长条形的华板上双龙戏珠图案,两条龙踩着祥云戏耍在抢一颗火球,火球在中间,两条龙对称壮地设在左右两边,呈行龙姿态。

「 "现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我国33处文化与自然遗产中,有长城、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曲阜孔庙孔府孔林武当山古建筑群、布达拉宫苏州古典园林、颐和园、天坛、丽江古城平遥古城、皇家陵寝明十三陵、清东西陵明孝陵、显陵、沈阳福陵、昭陵、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等,就连以纯自然遗产列入名录的四川黄龙九寨沟也都有古建筑,古建筑占了中国文化与自然遗产的五分之四以上。由此可见,古建筑在我国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中之重要性。"

古建筑是社会发展的记忆,是历史的见证者,它承载着文化积淀。一旦损毁,文物本体及其承载的历史文化都将不复存在,总之,只有把古建筑保护好,维修好,让它们以其原有的面貌长久地保存下去,才能发挥"实物的史书"、"历史的年鉴" 、"文化的载体"等作用。保护古建筑,让古建筑流芳千古,古为今用,为后人服务,这是我们每一个人应付的社会责任。」

由于本人知识的局限性,编写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在此表示谢意!

欢迎在评论区发表您的看法哟~

参考文献

[01] 田永复编著.中国仿古建筑构造精讲第二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

[02] 王其钧主编.中国建筑图解词典.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2

[03] 楼庆西著.中国古代建筑知识普及与传承系列丛书.中国古代建筑装饰五书.砖雕石刻.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4

Hash:8060a6c9e2c51f267940760ab153af725550ade2

声明:此文由 西北工程人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