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味:中卫秦长城荣登《2015年全球十大艺术考古发现》

这事发生于2015年

却忽略了

鲜为人知

这是我的错

不知不觉间到了2018年

2018年

中卫发生了许多喜事

一波又一波的重要活动

一条又一条的新闻报道

让中卫

更夺目耀人

长城照片)

言归正题

中卫秦长城荣登

全球十大艺术考古发现榜单

来自凤凰艺术-红皮儿报告

2015年全球十大艺术考古发现公布

中国中卫秦长城考古发现荣获殊荣

时光荏苒,时下凤凰新闻又播发了

宁夏中卫发现秦始皇长城观览》

瞬间将我们带回到

《中卫秦长城荣登全球十大发现榜单》

见下

考古学家在中国北部甘肃省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交界的地方发现了遗址,并称该遗址是长城的延伸部分。该遗址包含九部分,长达6英里。位于北京城外的八达岭长城保存完好,广受游客喜爱,然而于此不同的是,这次发现的遗迹是由当地的石土构成,经过数世纪的风吹日晒,现在只有三英尺高。

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的前馆长周兴华是本次发掘的领队,周兴华认为该遗迹可以追溯到秦代(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6年),这部分长城可能是用来防范外族在黄河结冰时入侵。

(相关介绍)

相关:宁夏、甘肃黄河段发现九段秦长城

新华银川2015年4月15日电(记者 艾福梅)长城专家、宁夏博物馆原馆长周兴华等人近期在宁夏、甘肃交界地段黄河内岸实地考察时,发现九段秦长城。周兴华考证,这九段长城的发现,将《史记·秦始皇本纪》及“蒙恬列传”“匈奴列传”记载的秦长城临洮段、榆中段,并河以东段、阴山段、辽东段连接为一体,使这条西起临洮、东抵辽东的秦始皇万里长城终于整体面世。

周兴华介绍说,长城研究界通常的说法是秦始皇派大将蒙恬修筑的万里长城从甘肃临洮沿黄河内岸抵达靖远县后,从靖远县以东至宁夏、内蒙古黄河内岸再无秦长城遗迹,因此认为秦始皇万里长城不经过靖远县至宁夏黄河内岸,并据以推断秦始皇万里长城或东走宁夏固原,或西入腾格里沙漠消失。

今年3月至4月,周兴华等文化工作者沿黄河考察时,在宁夏、甘肃交界地段黄河内岸新发现了九段长城,这些长城有石头垒砌的,有黄土夯筑的,有劈山为墙的,还有若干高山烽燧。这些长城、烽燧的发现,揭开了100多年来宁夏、甘肃交界地段黑山峡黄河内岸秦长城神秘失踪的面纱。

中卫南长滩喜鹊沟至靖远县大庙地区现遗存秦长城有六段。中卫喜鹊沟至靖远县鱼线沟残存长城长约1公里,鱼线沟至大剌钵残存长城长3至3.5公里,大剌钵至柳树沟台子残存长城长约1公里,柳树沟台子至双旋(黄河地名)残存长城长约2公里,双旋至鸡山湾残存长城长约1公里,鸡山湾至大庙地区残存长城长约1.5公里。这10多公里残存秦长城沿黑山峡黄河内岸高山峡谷傍河延伸。残存长城墙体多为石块垒砌,也有黄土夯筑的。石块垒砌长城一般分布在沿黄河山坡及小山水沟入河处,由于山水冲毁及自然倒塌,现存残高1至5米,均系干缝干垒,石块岩晒黑黝或暗红,苔藓遍布。

靖远县大庙地区黄河洪漫地上的秦长城现存遗迹有三段。第一段位于沿河居民村落中,长城为东西走向,黄土夯筑,残长约13米,残高约5米,底部残宽约6米,顶部残宽1至3米;第二段位于从大庙村沿河村落走金坪渡口的小康路左边,长城为东西走向,黄土夯筑,残长约28米,残高约5米,底部残宽4至6米,顶部残宽约3米,夯层6-7厘米;第三段位于从大庙村沿黄河南岸向西约1.5公里处的康家大滩,长城为东西走向,黄土夯筑,残高约5米。

周兴华表示,大庙村村落、果园的土地,原系自南向北流入黄河的三条山水沟口洪漫地,秦时黄河北岸的匈奴渡过黄河可以循山水沟进入秦境。秦国为了堵塞进入秦境的山水沟口,就在沟口洪漫地上修筑了这些堵塞山水沟口的长城。

后言

梵高左耳找到了?疑似乌龙!

Hash:367f7de91d93f8aaaa630360e8d53ae76e9e5d7c

声明:此文由 中卫天天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