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这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被称作“京西的布达拉宫”,你去过吗?

▲从南边山上俯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爨底下

老舍有一句话:秋天一定要住北平。

老舍说这话时,是在七十年前,指的是青砖黛瓦四合院,罩着红黄紫各色秋叶的北平。

今天,这样的秋色在北京城内已不多见。

而在北京西郊门头沟区斋堂镇,在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爨底下,你可以见到同样有韵味的秋天。

丁酉之秋,舍妹儿、舍弟相约来到爨底下。

▲准备进村(秋天山里凉,多穿点儿)

爬至半山腰一段老墙,舍妹儿望着不同寻常的墙砖,用出满了汗的手在墙头捋了一把,伸给同行的舍弟,意味深长地问:“这是什么?”

“土。”舍弟说。

“废话。”舍妹儿有点鄙夷,“我要问的是:这土为什么是青绿色的?”

“不知道。”

舍妹儿:“‘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记住了,苔痕指的就是我手上这东西,雨天生长,遇旱天枯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堆积成无尽的岁月……”

舍弟:“这山上哪儿都是这种土,有啥稀奇?”

舍妹儿:“当然了,这儿到处都是,因为这儿是爨底下。”

在爨底下,舍妹儿与舍弟仿佛看到过往时光穿越而来:

青砖碧瓦、雕梁画栋、玲珑石雕、中式家具、陈旧的岁月痕迹,覆盖着典型的中国民居古建筑,和它里里外外的一切。随处用手一拭,即可发现传统的乡村生活所蕴含的长久生命力。

位于北京西郊门头沟区斋堂古镇的这个山地古村落,在中国最繁华的都市之侧,以其对古代村落文化的完整保留,更显出物以稀为贵的品读价值。

▲全景图

这是2017年的初秋时节。爬山之前,舍妹儿、舍弟先在村口一个农家院登记住宿——周末游客多,怕登记晚了没住处。但即便是在紧张的周六日,住宿费仍便宜得令人难以置信——带炕的二人间,六十元一晚!交过钱后,房东给打了一张白条,算是收据。

爨底下的民居很集中。若用另外的词形容,你也可以说很“紧凑”,或者说很“拥挤”。古老的砖瓦房以北边的山脊为元点,呈扇面形向下散射分布。其中最早的房子建于元代,其次是明,最多的还是清代居民留下的四合院,个别为三合院。

院落都很小巧,每个院子大体由正房、倒座和左右厢房围合而成。个别大一点的院子才有耳房、罩房。

典型山地四合院,紧凑中体现出对土地的珍惜。或许正是这种沿山势自上而下的建筑方式,让人联想为“京西的布达拉宫”。

舍妹儿、舍弟以前曾游览过北京城内一些四合院。仔细观察,爨底下与北京城内四合院有不少共同点,这里的附属建筑设置也有门内外影壁、门楼、拴马桩、上马石、荆笆棚等;居室装饰也有砖石木雕、中国字画,雕刻纹饰也不外乎吉祥花卉与鸟兽,装饰的主要部位则同样集中于建筑的屋脊、檐口、门墩石、门窗、门簪、门罩、墙腿口及影壁。对比以前看过的山西河南河北等地四合院,也多有此共性。看来,它们体现的中国古典建筑美学是一致的。

舍妹儿、舍弟曾采访过罗哲文老先生,罗先生曾于生前讲过:爨底下古山村是中国古典建筑中的一颗明珠,它蕴含着深厚的北方建筑文化内涵。就其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来说,不仅在北京,就是在全国也属于珍贵之列,公之于世,功莫大焉。就是在老先生推动下,十五年前,爨底下被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游完爨底下,花了将近三个小时,可见这个村落并不大。听村民们讲,目前全村共有五十来户、一百六十多口人、将近一百个四合院,其中一部分是新建的,大部分也都修缮过。

有趣的是,在村内最高处,舍妹儿、舍弟看到一个导游牌上写着“财主家的四合院”,一下被吸引了眼球。这处宅院建于清早期,依山势北高南低,落差有5米多。南北二进,院落分东、中、西三路——三个相对独立的院,构成一个大四合院。

▲紧凑的四合院

由文字说明可知,“财主家的四合院”共有四十五间房,院外有一个总的围墙。因为很好奇,舍妹儿就拉着舍弟,把财主家院子的每个房间都看了一遍。就单独一个院落或单纯每栋房子看,与别人家的四合院似乎没多大差别,未见任何富丽堂皇之处。

这似乎告诉人们,“财主”家当年生活也挺朴实。同一个社会群落中,贫富差距不大。

爨底下是一个让人学习和品味古代民居建筑艺术之地。中国传统四合院分为双店式四合院、山地四合院及店铺式四合院,它们当中,最有价值的又是山地四合院。因为山间平台窄小,这里房屋建筑得紧凑,在如何节约用地方面,能给后人很大启发。而在局促的建筑空间内,仍费尽心力精雕细琢,尤其难能可贵。

▲老外在山地平台感受古老乡村中式生活

舍妹儿看到,在“财主家的四合院”西侧,一个山地平台上,有几个老外在夕阳映照下,围着一张八仙桌在喝下午茶。这么清爽而又别具情调的山地村落,把他们也吸引来了。可见传统中式生活从时光深处散发出的魅力。

爨底下村里和四周山上长满了树,有榆树、白桦、槐树、松柏、枫树、泡桐等等,是华北地区常见的树种。秋天来了,树叶开始变色,漫山青绿色中夹杂着成片的红、黄、紫、褐色的秋叶,五色斑斓,非常出彩,让人想挥动大笔为它们点赞。

白菜炖猪肉,舍妹儿吃得好香

▲古井成古董,舍妹儿也体验一下摇辘轳的感觉

晚饭时,舍妹儿跟房东点了两菜一粥,一盘素炒萝卜丝,一盘猪肉炖白菜,配一大盆小米粥,主食米饭、馒头随便吃。房东是位小学老师,据他讲,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爨底下曾、被写成“川底下”,因为对外人来说,“爨”字既难写又难记。但后来,他们坚持把它改写了回来。这个村最早的居民姓韩,现在大部分村民仍是韩姓。韩与“寒”谐音,为避寒冷与贫寒,他们更愿意选择“爨”字——“兴字头、林字腰、大字下面架火烧”,越烧越旺。据说文字上的讲究,给了他们积极的心理暗示。

▲乡村即景

晚饭餐桌就摆在房东家的瓜棚下,隐约吴格子状的棚架下坠着丝瓜葫芦和南瓜。夕阳照进院内,只在东厢房的屋檐处抹下一道晚霞紫辉。院门外不远处有一眼老井,地面石上生绿苔,上方进架上有轳辘。房东说,老井早不用了,家家户户都引入了自来水。

舍妹儿还了解到,位处京西的斋堂镇已被纳入中国著名历史文化古镇序列。全镇拥有古建筑文化的村子不止爨底下,它只是最有代表性的一个。爨底下向西,有另一个古建筑村落柏峪村;向东,有著名的古文化村落灵水村

爨底下一百六十多口人,有近一百个四合院,可容纳一千个人居住。

是否该为这个村落的房屋算算空置率?其实不必,每一个农家院,都随时准备迎候外来的游客。

尤其在这美丽的秋天……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友)

Hash:bfa89d69809a90efce33e5de6745e4044f0d1d6e

声明:此文由 雅尚典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