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徒步穿越深山老林,这个阔别家乡40载的男人,却“迷失”在北新故里
家乡是什么?
无论你身在何方,无论生活如何改变,家乡一直会存在你内心最柔软的那一处,温暖、踏实。
端午节前一天,初夏的阳光正好,北新镇海星桥上,聚集着一群“老同学”。
他们都是年过半百的人了,曾经同学,而今或已退休回老家,或年少离家常居外地,有着千差万别的境遇,但有一个共同的名称——北新人。
这是一次别有意义的上世纪70年代毕业的同学聚会。
发起人“去皮老姜”生于北新,1978年考上大学,从此一别故乡40载。“老姜”年轻时在外打拼,有苦有乐,事业有成后,定居成都。他闲暇时酷爱户外徒步,曾历险四川深山老林,饱览各地美景,内心颇感充实而满足。
直至有一天,“老姜”忽而看到本地摄影师老苏发布的北新镇老街微信推文,沧桑的图片猛然撞击到他心中最柔软处。“老姜”难掩激动,主动联系了老苏,请他帮忙一同组织一场故地重游的同学会。
相识时,彼此还风华正茂,再见面,却已头发苍白。岁月磨损了他们的容颜,却丝毫未改变同学间的那份亲昵。
那桥
同学会的第一站,到达的是距今已有90多年历史的海星桥。历尽岁月沧桑,这座当年由爱国民族企业家郁岂生老先生出资建造的水泥桥,依旧坚固,而今作为文物被保护,车辆禁行。在日本侵华时期,海星桥的栏杆曾经悬挂过革命先烈的头颅。
日月更迭,斗转星移,这条老桥见证着一代又一代北新人的出生、成长与老去。老桥的碎石砖瓦,一草一木,在历史的积淀下愈显沧桑与沉静。
流逝的是时光,带不走的是记忆。“就在那个河岸。”站在桥上,“老姜”欣喜地指向桥下一块岸脚说:“记得中学的时候,老师还带我们来这里写生呢。”边说着,边有些迫不及待地走下桥去,蹲下身,竟如孩子般鞠起一捧水,顽皮地清洗着胳膊,让家乡的河水感受肌肤的温度。
那校
“老姜”他们当年上的是社中,那时候的初高中都只需上两年课。如今社中早已不在,成了“北新镇乡村少年宫”。
曾经习以为常、平淡无奇的门前那条桥,每日可见的书桌、黑板,40年后却成了深藏心底的珍贵记忆。老同学们回到从前,寻找当年自己的位置,凝视沉思,拍照留念。
老桥的砖石瓦砾、石板栏杆,教室的粉笔黑板、三尺讲台,如今都成了装载青春回忆的宝盒,只肖一眼,回忆喷薄。
那港
漫漫长堤阻隔的是奔腾的长江水,却阻不断如江水般汹涌的思念。
老同学们来到长江岸边。这里曾经是老启东港,热闹纷繁,每逢客船到岸或者离港,汽笛声、人声,交织纵叠,此消彼长,好不热闹。码头消失多年,如今的江岸颇为冷清。“老姜”他们自顾眺望,吹着江风,闻着记忆中的江水味道,很是兴奋。
退休干部张菊萍是“老姜”的小学同学,虽身在启东,却也是多年未到这些旧地。面对一望无际的长江水,她感慨万分,这里曾经是她小时候常来的地方。那时启东交通并不发达,出远门基本靠老启东港的轮船。看轮船鸣着汽笛进港离港,是她年少时的一种乐趣。
“过来合影了。”随着老苏的一声叫唤,众人齐聚在“回北新,爱北新,赞北新”的横幅前,呈一排坐在江堤上,或伸展着双臂,或勾着肩搭着背,绽放的笑颜,一如年少时模样,“咔嚓、咔嚓”,摄像师用相机续写新的记忆。
那个名叫“喜洋洋”的牧羊场,无关回忆,只因“老姜”学妹力荐,临时决定去集体观摹。在羊场“林中小趣”中看羊群追逐,欣赏田园风光,让大家走出久远的回忆,享受当下的欢乐。未曾料,羊场的老板娘竟还是“老姜”失联多年的表妹,意外的收获,给这场同学会更添惊喜与感动。
左起陈霞(“老姜”学妹)、陈辉(牧羊场老板)、袁卫华(“老姜”表妹)、“老姜”
一处处盛满年少记忆的地方,脚步踏过,景物入眼,回忆万千滋味,只留心中感怀。历尽千山万水,“老姜”却说他在故地重游中“迷失”了,忘记了岁月,忘记了自己,只记得他叫“北新人”。
部分图片由39度影像提供
文字 秀逗逗
摄影 旮旯
编辑 天晓 小蚊子
Hash:277a7600e2719a26c2eb315a627e82db9d7e29ab
声明:此文由 无启不有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