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的这些建筑细节,再现盛世大唐!
突然大火的《长安十二时辰》讲述了大唐上元节前夕,长安城陷入危局,死囚张小敬临危受命,与少年名士李必携手在十二时辰内拯救长安的故事。这部剧从中国火到海外,甚至被人称为是美版长安“反恐24小时”。
△长安城长镜头场景
唐代作为我国古代最为辉煌的朝代之一,各方面的发展都是空前的,《长安十二时辰》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唐代生活,也彰显着唐代长安城中轴对称的布局特色,接下来我们对剧中的建筑和布局进行深入剖析。
△剧组在开拍前用了7个月时间打磨的道具搭建场景
唐朝的经济水平富裕阔绰,房屋建筑也非常多,众多造型独具匠心的楼宇,整齐划一的分布在各个角落,华丽的闹市楼阁构成了长安的108坊,看起来就像一个迷宫 。
据考证,最长的“坊”,它从左至右,自东向西两边大门之间的距离大概是9.7公里,我们人行走的速度大概是每小时5公里左右,所以从东门向西门走完大概要用2个小时。长安城从朱雀门自北向南下来有一条大街,被称之为“朱雀大街”,这条大街修建的非常宏伟,光宽度就足有150米。
我们都知道,如今北京长安街最宽的地方也只有120米,而且它还是把机动车道、自行车道、还有些绿化带都算在内。所以,朱雀大街150米的宽度,放在当今现代任何一个城市里面也几乎是没有的。
△剧中的建筑均按历史记载1:1搭
“坊里制”城市形态是便于管理城市居民所延续的居住形式,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封闭式“坊里制”的成型阶段,而到了《长安十二时辰》背景所处的隋唐时期就达到了“坊里制”形态的完备时期。
长安城的排水沟
剧中的黄土路面和排水沟很写实,长安城和所有北方古代城市一样,路面既未硬化,也不是完全的平地,而是由六道黄土梁“六坡”把城内分为高低不平的带状空间,长安城特别是城南时有“深数丈余”的积水,城北“京兴道坊一夜陷为池,没五百家”,再加上长安城上百万人口,排水明沟就成了城内极为重要的工程,基本每个里坊内外、横街、十字街等路两侧都会有排水明沟。
坊墙下的水沟看出来导演很用心,需要提醒的是遗址中水沟一般距坊墙1.5~2m,剧中太近了,墙都沁了。 西市的水沟情况比较复杂,由于有多个路面地层,故水沟情况也不一样,其中早期路面两侧的水沟仅宽30cm,土壁半圆形截面,据地层遗物分析,这层路面及水沟一直用到肃宗,即天宝十五载之后,而像剧中这种砖砌水沟则属于安史之乱后的晚期路面层,对比早期,肃宗后的西市水沟不仅拓宽到了1.2m,深0.65m,而且沟壁、沟底都包了砖。
十二时辰剧情发生时间是天宝三载,故当时西市水沟实际情况是30cm小土沟,但是剧组还原了典型的长安砖砌水沟以及水沟上的石盖板(小石桥)还是很惊喜的。
根据西市的发掘报告,店铺和水沟之间是两米左右的人行道,这个在剧中也感受到了。熟悉唐代建筑的一般都听说过《营缮令》,最早是唐开元二十七篇令之一,原本不存,文宗太和十六年敕书引用过,证明律令沿用很久,其中有一条:“其士庶公私第宅,皆不得造楼阁,临视人家。”很直接的规定了民间不得起楼阁,后大历十四年,唐代宗又敕文:“诸里坊邸店,楼屋皆不得起楼阁,临视人家”。
长安城的楼阁
△西市楼阁
城中官员、豪强府第有楼者应该不在少数,如河间王李孝恭子李晦“私第有楼,下临酒肆。”《太平广记》里有“食店张家楼”,天宝中,举子入京应试,落第者也“多会于酒楼”,在后来相关律令普遍崩解,坊市制松动的大背景下,西市理应有很多经营性的楼阁,但应该不至于满街鳞次栉比的程度,毕竟唐政府还规定“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这种较为详细的禁限,建楼活动想必也不至于全无顾虑。结合时期,长安十二时辰里的西市楼阁高低错落的景象应该也较符合实际。
△塔形望楼
△莫高窟盛唐123窟南壁 | 有塔刹的阁
《十二》中的望楼用来瞭望长安108坊中的各类异动。真实的长安城内并无望楼,这是剧本里虚构的建筑。望楼从造型看和前文中的坊门有所不同,但仍然属于阁的范畴内。第一集刚开始时就出现了一座很高的望楼,每层均设平座、勾栏但无腰檐,顶端安有刹型物,类似佛塔。这样的形制在莫高窟盛唐123窟南壁出现过一座,只不过层数较少,只有两层。
△十二时辰中的小型望楼
靖安司室内沙盘的近景中能够看到长安各坊中均设有体型相对较小的望楼,这样的望楼形象在后面几集中也有出现。细看可以发现,第一层柱网完全裸露在外,无夯土墙。
△莫高窟盛唐217窟北壁二层阁与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墓群曾出土过平阁
此图像可以肯定完全取自敦煌壁画。 莫高窟盛唐217窟北壁中展现了一座与《十二》中几乎一致的建筑物。吐鲁番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墓群曾出土过平阁一座,柱网部分与敦煌壁画别无二致。由此可证名此类阁在唐代真实存在过。
市门、坊门
市门、坊门应该算是剧中考据最多、最精致的建筑之一。虽然坊门本身未必是这种类型,但是作为唐式建筑来说,还是可圈可点的。楼门本身形象应该与敦煌壁经变图中大量重阁形象有关。
楼门的彩画即是所谓“铁石丹素”,众所周知现在仿唐建筑流行素木盒子,直接上清漆而不用彩画,故像这样真正做了朱白彩画的还是挺下功夫的,而且结构端头都进行了刷白,也和文物资料对的上,彩画最大的亮点应该是雁翅板,节愍太子墓楼阁图里就是这种,剧里应该是第一个复原这种唐式雁翅板彩画的,这种小细节足显功力。
△心间补间双蜀柱
建筑本身开间、柱高比例也很匀称,结构上,下层心间还作了双蜀柱,这个细节很精彩,一般多见于关中唐代建筑形象,如大雁塔门楣石刻,也是从没见人还原过。
△唐式雁翅板与寻杖勾阑绞角造
值得赞叹的是剧中几乎所有的栏杆都比较唐,严格遵守唐代寻杖栏杆中间不用望柱间隔的时代特征,而且用了比较多的寻杖绞角造,显得古意盎然。这几个楼门如果细究的话毛病也有,但总归在细节上有了极大的进步。
《十二》中展现了两处大门型建筑。一处位于西市,为市门。一处位于昌明坊,为坊门,左右连接坊墙。两座门都为两层楼阁式,结构相似。
△美术手稿
此种形式的大门确实存在于唐代的长安,但在国内已经没有留存下来的实物。 盛唐距今约1300年,大多数唐代建筑已经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目前现存的唐代建筑仅剩: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大佛殿(782年)、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857年)、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832年)三座,都为佛殿建筑,无大门这种类型。
所幸的是,在日本寺院、神社建筑群以及敦煌唐代壁画中,这种形式的大门却十分常见。《十二》中的坊门形态主要取自日本京都八坂神社西门。
△京都八坂神社
电影美术工作者对其进行改造后,使其更接近唐代风格。柱身增加了卷杀,柱头铺作使用了隐刻慢栱,椽子改为了圆形椽,雁齿板刷为红白相间,斗刷白,栱端同样刷白。和风减淡了,唐风变得更加明显。在同类型唐代木建筑无存世的状况下,这样的处理手法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方式。
《十二》中的坊门究其重点并不在于它“门”的形式,而在于其“阁”的形式。它是一座二层的阁式建筑。“阁楼”二字我们常一并使用,但在唐代其所指代的是两种不同建筑形式。
△莫高窟盛唐217窟南壁 | 二层楼
简单地说,两层之间设平座及腰檐的为楼,如莫高窟初唐329窟北壁中的一座,两层间设平座却无腰檐的为阁,敦煌壁画是研究唐代建筑最重要的艺术宝库,通过壁画我们了解到,这两种建筑形式在唐代是同时存在的。
靖安司的乌头门
乌头门是唐大型府第外重围墙上的门,唐令“五品以上…….仍通作乌头大门”,靖安司的这个乌头门形象非常好,几乎与敦煌431窟院落图的乌头门一样,且门扇都是直棂板门。
△乌头门
乌头门自汉代就已出现。《唐六典》和《宋史》两部史籍都记载了“六品以上乃用乌头门”的内容。其形态特征为二柱一梁无屋顶的构造,柱子间距一丈,柱端安瓦筒并染成黑色,梁下为对开门。
乌头门体现出了一定的社会等级。在南宋,官分九级。当时的临安,六品之上的官吏十分多见,乌头门也很常见。
△莫高窟中唐236东壁门 | 乌头门
乌头门在宋画中很多见,在敦煌唐代壁画中也可以寻到踪迹。莫高窟236窟、148窟、23窟中都能看到乌头门的踪迹。需要注意的是,《十二》中所展现的乌头门与莫高窟431窟中所描绘的几乎一样,对开门为直棂板门,符合唐代特征,如下图:
靖安司的崇屏
崇屏(影壁)这个细节也不错,唐代多“门有崇屏”,从记载及图像来看唐代府邸宅院一般大门直冲堂屋,而不是像北京清代四合院一样大门在一侧,故门内用屏风墙挡一下,唐代宅院影壁屏风使用的频率很高,材质的话一般似也多为夯土,基础则为“炭灰泥”用以防潮。
△崇屏
不过靖安司的这个屏风墙是在门外,唐代习惯设在门内,但作用大概一样。
靖安司的小殿
靖安司是长安城内一处临时情报机构,机构前身为道观,因此可在场景内看到多处巨大造像。靖安司苑内有一处小殿,小殿与殿前庭院为主角间多次发生对手戏的地方,在剧集中出现过不下二十次。
小殿面阔4间,进深2间,椽数不明。中国古建筑开间向来以单数为主,偶数开间少见。截屏细看后可知,该殿造型应取自下图奈良法隆寺金堂2层。
靖安司的水井
这个井架很好,这种八角井沿、井架的文物资料,貌似只有仁寿宫水井遗址是这样的,井架复原是杨老方案,井亭简化了,台明看着也是的,四周一圈存水槽很巧妙。
△水井
△杨鸿勋复原的隋唐仁寿宫水井
林相府的取景地
剧组很有眼光,林相府这组建筑远看观感确实很好,这处建筑实际上就是西安著名的仿唐建筑--青龙寺空海纪念堂与古原楼。
△作为林相府的青龙寺
总的来说,相比别的剧,这部进步确实很大很大,整个剧正在向真正的历史靠拢,氛围也慢慢有了鲜明的时代感,瑕不掩瑜,希望以后这类考据清晰的剧越来越多。
本文内容来自网络,由中海文旅编辑整理,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谢谢!
欢迎关注并加入我们
点击查看更多,欢迎商务洽谈
Hash:91270d0efa54f57afefc4ecb12c910d40474266d
声明:此文由 COCT中海文旅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